首页 理论教育 制播分离势在必行

制播分离势在必行

时间:2023-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11月,北京第一家民间电视制作机构——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悄悄挂牌开张了。对于“民间电视制作”这一名称,大多数人只能望文生义,对实际情形并不了解。这样一来,民间电视制作机构并没有得到现金,得到的只是电视广告时段。以一家民间电视制作机构通过这种方式交换来的广告时段的广告报价为例。数据表明,在2000年举行的北京国际电视周上,电视台搭台、民间电视制作公司唱戏开始成为该届电视周区别于以往的一大特色。

制播分离势在必行 电视制作盈利颇丰

民间电视制作机构走的是一条市场化道路,相对于传统的电视运作流程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994年11月,北京第一家民间电视制作机构——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悄悄挂牌开张了。短短的几年间,它已经发展成为北京规模最大的同类企业。

对于“民间电视制作”这一名称,大多数人只能望文生义,对实际情形并不了解。然而正因为许多人不了解,其中才可能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机会。

事实正是如此。如拍摄一部20集电视剧,通常花费10万元就可以买到剧本,每集投入20万元就可以开机拍摄。这样,合计投入只要410万元。

可是其收入呢?通常地,如果联系100家电视台征集广告,采用常规贴片方式,可以播出4条30秒钟的广告。以每家企业广告费用200万元计算,4条广告就是800万元。显而易见,其毛利就是390万元。这笔收入虽然制作公司要和生产线均分,但即使如此,制作公司也要赚上195万元。

要知道,这时候的电视制作机构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资金投入,至多是玩了一回资本的魔方,说是无本万利也不为过!

更不为人知的是,这样的测算还算是保守的,比这高的盈利率比比皆是!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投资方的收入。那么,民间电视制作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又是怎样赚钱的呢?

通常而言,电视制作机构比较喜欢制作长度为15~30分钟的专题片节目,然后卖给各家电视台。电视台购买他们的节目通常并不付出现金,而是以广告时间进行“物物交换。”

这样一来,民间电视制作机构并没有得到现金,得到的只是电视广告时段。由于电视节目覆盖面广、收视率高,所以其带来的盈利空间往往也大。

以一家民间电视制作机构通过这种方式交换来的广告时段的广告报价为例(该节目已经在全国100多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覆盖人口8.15亿人,全国平均收视率为10%)。每期节目中插入的广告有三四个,平均每个广告每期单价为:5秒2万元、15秒4.3万元、30秒6.8万元。

按照这样的标准测算,每期30分钟节目仅仅播出的广告收入就可以达到27万元。这还不包括栏目冠名广告收入在内。而其制作成本有多少呢?以每分钟1000~2000元计算,才3~6万元。

对电视行业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过去我国一直是不允许民间制作电视节目的,即使制作完成了也不会给你播出。既然如此,现在的民间电视制作节目又是怎样堂而皇之走上电视台的呢?原来,这里有个奥妙,那就是打“擦边球。”

例如,他们以广告公司、文化公司的名义,与电视台共同策划、联合制作电视节目。说它的制作方是电视台吧,所有操作都是这些民间电视制作机构在办;说是民间制作的电视节目吧,挂的却是电视台的招牌。

就这样,民间电视制作机构及其节目在夹缝中生存,而且活得有滋有味。

数据表明,在2000年举行的北京国际电视周上,电视台搭台、民间电视制作公司唱戏开始成为该届电视周区别于以往的一大特色。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参展数量达到317家(其中仅仅北京市就有88家),竟然比参展电视台数量要多出2倍!

春江水暖鸭先知。民间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蓬勃兴起,在吸引国外传媒大踏步挺进的同时,也必将有力冲击我国原有的电视节目播出体系。尤其是运作了22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从2005年起所有节目都实行公开招标,部分节目直接邀请民间电视制作机构策划包装、完全按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对其浮出水面是一个大的推动。

面授机宜

1.中央电视台中视总公司节目制作部副主任张华认为:“传统的电视运作流程没有市场意识和网络意识,甚至可以说没有成本核算概念。电视台节目制作、播出一体化,从某种程度上滋生了电视腐败。民间电视的崛起,使得制播分离,不仅是电视改革的大势所趋,对国有电视台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2.民间电视制作在运作各项资源时,要求具有高超的技巧。虽然它能给许多个人带来财富机会,却并不适合于每个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