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误区之24:“画家的市场关注度,主要在于艺术成就”
☆投资必备要诀:中国向来“画以人传”,画作价格很大程度上来自画家的人格。
☆阅读关键词汇:吴冠中全集·打假·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终身成就奖
吴冠中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奇迹。
早在1987年,由香港艺术中心主办的“吴冠中回顾展”在包兆龙画廊举行,展出的100余幅作品40分钟内即告售罄。据“雅昌艺术网”2011年10月初的数据,2000年以来,吴冠中各类作品总成交2165件,均价高达120万元。他以36亿3357万元的总成交额,在中国古今所有画家中仅逊于齐白石。其画作的单价也相当惊人,1000万元以上的共计55件次。其中,1988年作《狮子林》于2011年6月在“北京保利”拍至1亿1500万元。
吴冠中的奇迹还不仅限于此。
就在吴冠中的4件作品以数千万元成交的200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吴冠中全集》。9卷本的《吴冠中全集》是该社继1996年出版《齐白石全集》之后的又一巨制,历时两年编撰而成,共收录了画家不同时期的精品力作2048件。这种为在世画家出版全集的事情,为国内首创。其原因是,吴冠中作品的市场太火,造成伪作频出。此次入编全集的作品均由画家本人甄别,目的正是给购藏者提供辨明真伪的最全面、最权威资料保障。
市场极火的吴冠中,创造出了极大的“消费者剩余”。
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支付金额的节余,“支付意愿”越大“消费者剩余”就越多。购藏者对吴冠中作品的“支付意愿”,实在大得出奇,从10多年前的假画案便可见一斑。1993年,“上海朵云轩”和“香港永成古玩拍卖有限公司”联合在香港拍卖中国画《毛泽东肖像》,该画上有“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毛泽东”字样,落款为吴冠中。吴冠中在拍卖前认定该画为伪作,并委托文化部市场管理局和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要求主办方撤下。但主办方对吴冠中的要求置若罔闻,拍卖依然进行。为此,吴冠中于第二年向法院起诉。1995年9月,这桩国内首例假画侵权案一审审结,吴冠中胜诉。让人称奇的是,在吴冠中已经声明拍品系伪作之后,仍然有买家竞标,被一位台商以52.8万港元竞得(高出估价2倍多,创该场拍卖会最高价)。对假画的“支付意愿”尚且如此之大,真画自不待言。
吴冠中不仅创造了极大的“消费者剩余”,他的“生产者剩余”同样不小。
在经济学中,“生产者剩余”指生产者销售收入额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生产成本”越低“生产者剩余”就越多。吴冠中创作的生产成本,实在低得出奇。1970年,他随中央工艺美院师生下放到河北获鹿接受“再教育”,2年后被准许在节假日作画。因为没有画具,他去小商店买来放在地头写语录的小黑板,刷上胶代替画布。他又借来老乡的柳条粪筐,既当画架、又盛颜料什物,他因此被戏称为“粪筐画家”。1973年,他返回北京前海的“会贤堂”居住,因为陋室实在狭小,无法创作和存放大幅油画,他只得开始用宣纸作大幅水墨画。
由于创造了极大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吴冠中为我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经济福利”。
在经济学中,“社会经济福利”是指个人福利的总和,它的衡量指标是“总剩余”。用算式表示: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消费者支付意愿-支付额)+(生产者销售收入额-生产成本)。由于式中的消费者支付额=生产者销售收入额,因此,总剩余=消费者支付意愿-生产成本。在中国各类画家中,吴冠中作品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大到了极致,而他的“生产成本”低到了极点。这两者之间,便是他创造的巨大“社会经济福利”。
2003年,中国文化部为吴冠中颁发了“终身成就奖”。抛开他的多项其他奇迹不论,仅就他创造的“社会经济福利”而论,这项荣誉也确实当之无愧。吴冠中在美术界内外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样不无关系。
表24-1 吴冠中作品拍卖价格前10位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2011-10-12)
相关资料链接:
1编辑部《吴冠中及“现代彩墨”板块,社会势点奠定后市人气》《东方艺术》2006-05
2吴冠中《目送飞鸿——〈吴冠中全集〉自序》《美术研究》2007-02
3邹建平《〈吴冠中全集〉的编辑工作》《美术之友》2007-06
4吴海民《揭秘吴冠中画〈炮打司令部〉的弥天大谎》《中国版权备忘录》华艺出版社2008年版
5水天中《吴冠中和他的艺术》《文艺研究》2007-03
6《吴冠中生平自述》博艺网专稿2007-10
7赵李红《吴冠中:“画价冠军”的平民生活》《北京晚报》2008-03-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