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燕京啤酒集团掌门人的公开资料:
L君:男,1954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本公司董事长,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局副主席,北京燕京啤酒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董事长。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全国食品行业优秀企业家、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三次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并荣获全国酿酒行业特殊贡献奖、北京影响力人物奖、首都杰出人才奖。有第十二届国家级一等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2008年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突出贡献人物,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年度最受关注企业家;2009年品牌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被推选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酒界领袖人物,被评为中国啤酒工业杰出企业家,当选“为共和国干杯·推动中国酒业发展60人之卓越人物”,建国60年60位功勋品牌人物,2009品牌中国(食品行业)年度人物,获2009年企业自主创新人物奖;2010年获首届中国酒业“仪狄奖”卓越成就奖,2010年度中国食品安全最具社会责任感十大人物奖,品牌中国啤酒行业功勋人物,2010品牌中国(酒行业)年度人物,2010 CCTV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当选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当选第十四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持有“燕京啤酒”82506股。
公开的记者采访中,是这样描述的:
L君以身作则、待人和善,身上透着一股“儒商”气息。他常说:“企业小赢靠智,大赢靠德。”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燕京啤酒把“以情做人”作为企业理念的重要内涵。
在L君的带领下,燕京啤酒形成了自身特色的人才观:
1.人才战略
以事业留人:
(1)用燕京取得的成绩和美好的前景,吸引留住人才。
(2)创造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其感到在燕京大有可为。
(3)把实现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与发挥人才作用结合起来,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以感情留人:
(1)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2)在思想上引导,在工作上帮助,在生活上关心,留住人心。
(3)树立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的观念。
以机制留人:
(1)制定人才奖励政策,体现知识的价值。
(2)完善用人制度,依法办事,履行合同。
(3)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领导干部制度。
2.该公司的人员结构与教育背景
公司人员结构
3.培训与发展
公司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完善轮岗机制,提高队伍素质。公司设有培训中心,每年都会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分批、按需、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同时公司还通过聘用专业讲师、开展拓展训练、安排优秀的员工出国学习考察、到高校深造等方式,为公司发展储备了一大批后备人才。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和基层岗位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通过为员工创造、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施展个人才华的各种举措,公司已形成了敬业爱岗、公平竞争、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良好企业风气,达到公司发展与员工职业发展的共赢。
公司于2012年建立了燕京学院,公司人才培养走上了正规化、制度化的道路。
4.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公司建立了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机制。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激励、奖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与考核,使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考评和激励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在任免方面,公司根据年轻化、专业化的原则,通过公开考核、择优录取高级管理人员;在约束方面,公司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管人员的经营管理进行审计监督;在考核方面,公司按年度从专业技能、管理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对高管人员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业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与评定;在激励方面,采取薪金、奖金相结合作为主要激励方式,根据考评结果按月确定奖金的发放,同时公司开展内部培训、外派深造等活动,以增强对高管人员的激励。
对于其利润来源的广西,他们采取了独特的激励策略以保障其团队的斗志。
10年前,燕啤股份收购民企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社会法人股东和内部职工股东时,L君就承诺,不仅保持管理层和员工稳定,还有多重激励。
除了股权的激励之外,燕京啤酒还会为来自漓泉啤酒的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类似北京的待遇,将他们派出到其他收购企业担当重任。这一招也是非常奏效的安抚计策。
看起来一切似乎一派君王有德、群臣有序的和谐局面,然后,掀开L君的家底,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的危机:
(1)今年已经59岁的老L接下来的去留问题是大家不得不关系的话题。
(2)管理层老化现象严重的事实不容忽视。
(3)如果失去老L的燕京啤酒团队,谁会是那个可以与之匹敌的接班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