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犹太人非常重视教育。以色列刚建国时,政府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53年颁布了《国家教育法》,1969年又颁布《学校审查法》。
现在,在以色列,全国的基础教育都由国家负责,所有5岁至16岁的少年都必须进入学校接受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可持续到18岁,高中以上学生的学费,则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由政府给予补助。
这套义务教育制度,需要巨额资金的扶持,以色列教育经费一直没有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在最高的年度曾达到8.8%。
对于一个不算富裕,并要维持高额军费开支的国家来说,教育投资能达到这一水准是很不容易的。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但它的教育经费也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左右,而像日本、德国就更低。如果说,义务教育在今日尚属不易,对于刚刚建国的以色列就更加不易了。为了保证学子们的学业与生活,犹太民族创立了两项制度。
第一项制度是每个人都要缴纳“十一金”,即每人把自己总收入的10%(当然更多一些也可以)捐献出来。就算是接受施舍的穷人,也必须捐献10%。
另一项制度是推行婚配上的门当户对。犹太人最理想的婚配方式是最有学问者的子女和最富有者的子女的结合。
无论在古代的开罗、伊比利亚的托莱多、威尼斯共和国,还是中欧的犹太社区,犹太人都持有同样的观念。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敬重,不难想象出教育的场所——学校,在犹太人的生活中是何等神圣。
1919年,在犹太人聚居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便在前线隆隆的炮火声中奠基开工。此后连绵不绝、愈演愈烈的战争和冲突,也未能阻止这所大学在1925年落成。
今天,人口仅400多万的以色列已经拥有六所跻身世界一流的知名大学: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海法大学、内格夫大学和巴尔伊兰大学。
犹太人之所以特别重视学校的建设,除了他们具有“以知识为财富”的认知之外,还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无异于一口保持犹太民族生命之水的活井。
事实上,商人变得更有学识是文明的进化,是一只推动经济发展的无形的手。犹太商人具有令人叹服的经商头脑,正是尊重知识、酷爱学习、重视教育的必然结果。
有个叫哈罗德的犹太青年,他最初是一个经营餐饮的商人,可是当他看到了麦当劳里面每天人潮汹涌的场面,他就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业利润。
于是他想,如果自己可以代理麦当劳,那利润一定是极为可观的。他找了麦当劳总部的负责人,说明自己想代理麦当劳的意图。这位负责人告诉他,如要拥有这样的代理权,需要200万美元的资金才够。
听到这位负责人的话,哈罗德就决定每个月都存1万美元。于是每个月的1日,他总是先把1万美元存入银行,再考虑自己的经营费用和日常的支出。而且他给自己规定,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一直坚持这样做。
这样坚持不懈地过了整整六年,由于每个月他都在1日把1万美元存入银行,银行里面的柜台小姐都认识了他,他告诉她们自己的计划,她们也都被他坚韧的精神感动。
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存款已经有72万美元了,但是距离需要的200万美元还有不小的差距。于是他去找麦当劳总部的负责人威尔逊先生,他向威尔逊讲述了自己的困难,希望能把麦当劳代理权给他做。
威尔逊听了他的话,被他这种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不过他还是决定亲自去银行打听一下哈罗德的事情。他到了银行问是否认识一个叫哈罗德的人,柜台小姐们就说:
“哎呀!那个人真是不简单啊!他每个月的1日都是在中午的时间存入1万美元,六年了,他一直这样,这个人真有毅力。有一次,下了大雨,把他浑身都淋透了,他还是一样来存钱。”
威尔逊听了,当时就决定把麦当劳的代理权交给哈罗德,从此,哈罗德传奇的发迹史就开始了。
犹太智慧
以知识武装起来的犹太商人,纵横捭阖,处变不惊,这是“第一商人”的魅力所在!要发财,就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