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没有股市泡沫,难有万众创新

没有股市泡沫,难有万众创新

时间:2023-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也会想到这些企业都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境外市场上市,让境外投资者赚到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若没有A股的市场化改革及适当的泡沫,将难有万众创新。如果想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风刮向中国大地,成为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必须靠A股自己。

环顾和分析近年国内的创新和创业,我们会想到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一大批很牛的创新企业代表。同时,也会想到这些企业都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境外市场上市,让境外投资者赚到钱。不过,进一步思考,你会发现一个重要的事实:表面上看是这些创新企业代表选择了境外资本市场,实际上其实是境外资本市场及衍生出来的风投体系成就了这些企业。

注册制对经济的意义是什么?为何监管层如此重视证券市场的发展?难道大家都去炒股,经济就会发展?

我认为,这其实是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呼应的一个战略安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若没有A股的市场化改革及适当的泡沫,将难有万众创新。

环顾和分析近年国内的创新和创业,我们会想到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一大批很牛的创新企业代表。同时,也会想到这些企业都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境外市场上市,让境外投资者赚到钱。

不过,进一步思考,你会发现一个重要的事实:表面上看是这些创新企业代表选择了境外资本市场,实际上其实是境外资本市场及衍生出来的风投体系成就了这些企业。

曾经听一位风投大佬讲一个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创业往事:创业中途,几千万美元风投资金很快被烧完,眼看就要弹尽粮绝,陷入困局。企业创始人只好到处打电话求助。情况比较紧急,软银最后拍板说再投一笔巨款。这个企业终于挺过了难关。

不难想象,这样的故事在很多创新巨头身上发生过,他们成功的背后其实是风投机构一而再、再而三的支持,而风投机构的背后,是高度市场化的境外资本市场。因此,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境外资本市场,就没有孙正义、熊晓鸽、阎炎这些风投大佬及其巨额风投资金,某种意义上讲,上述创新创业企业代表也很可能根本已不存在,更不用谈上市。

所以,我们应该遗憾的不是一大批企业到境外上市,而是为何这么一大批创新企业巨头的缔造竟然很少有A股资本市场的功劳?这足以说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是严重滞后的,是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极不相称的。

众所周知“远水解不了近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肯定不能长期依赖境外资本市场带来的创新创业动力。如果想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风刮向中国大地,成为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必须靠A股自己。

说到“印股票”,可能很多人会反感。在很长时间里,很多人都有一种误区:以为股市仅仅是让上市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与其他企业无关,与经济无关。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因为过度的审批及上市难问题,A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市场,股市走牛也只是让壳资源更抢手、更稀缺。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必须要推进一些改革。

一方面,A股要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推进注册制,从而打通股市和经济的“任督二脉”,让资本市场为经济输血;另一方面,还要通过A股适当的泡沫,让其成为创新创业的原动力。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泡沫是比较负面的,特别是想到泡沫破裂时的负面影响。但其实,泡沫也有好的一面。因为泡沫带来的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对民间资金投向会产生巨大的引导作用。正如我此前在一篇专栏文章中谈到的:“在已经实行注册制或在注册制的预期下,牛市不但活跃股市,还会激活股权投资,让风投更主动、更活跃。股市估值的上升会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

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美国当年的互联网泡沫,还是中国台湾1987—1990年的股市大泡沫,与泡沫相行相伴的,是一股巨大的创业创新浪潮,是互联网经济的大繁荣、大发展。

上述逻辑或许可以在格林斯潘的观点中得到印证。在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在一篇记者对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访谈中,面对外界对其“放任泡沫”的质疑,格林斯潘说:“如果你审视历史上金融泡沫的创伤,你同时会看到任何一种情况下出现的泡沫破裂留下来的技术和创新都会更好地改变世界。比如前几年的泡沫让我们受益的是便宜、好用的宽带及物美价廉的电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