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彗木大撞击唤醒大行动

彗木大撞击唤醒大行动

时间:2023-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彗木大撞击唤醒大行动1994年7月23日,“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的21个碎块以约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撞入木星,其撞击能量约等于地球上全部核武器能量总和的1000倍。然而,在这令世人脉搏狂跳的彗木大撞击之后,让科学家们和广大公众忧心忡忡的是,类似这些彗星和小行星的危险天体能否与地球相撞?由于这一撞击引发的大爆炸所产生的1万亿吨尘埃将久久地遮挡住到达地表的太阳光辐射,从而带来导致世界末日的“宇宙之冬”。
彗木大撞击唤醒大行动_科学家谈世界末日

彗木大撞击唤醒大行动

1994年7月23日,“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的21个碎块以约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撞入木星,其撞击能量约等于地球上全部核武器能量总和的1000倍。然而,在这令世人脉搏狂跳的彗木大撞击之后,让科学家们和广大公众忧心忡忡的是,类似这些彗星和小行星的危险天体能否与地球相撞?其撞击几率有多大?会不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1994年9月底,在俄罗斯的斯湟任斯克举行了为期五天的“防止地球撞毁国际会议(SPE-94)”,来自不同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全体与会者一致通过和签署了“防止地球撞毁国际会议告世界呼吁书”,该文件全文如下:


防止地球撞毁国际会议(SPE-94)告世界呼吁书

世界公民们:

1994年9月在俄罗斯的斯湟任斯克市举行了“防止地球撞毁国际会议”(SPE-94)。我们作为与会者呼吁国际社会,对地球未来存在不可避免与小行星和彗星相撞而威胁人类的潜在危险予以关注。

1994年7月,“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的碎块与木星相撞的严酷事实更加显示出这一现实威胁的客观存在。然而,对地球而言,这种星球大撞击则意味着当今人类文明的毁灭。

我们意识到这一未来的巨大威胁,从而确认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以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理想和自身价值。

我们意识到各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为防止这一地球悲剧的发生所面临的责任。

我们决心加强世界各国专家学者间协调一致的努力与合作。我们呼吁国际同仁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建议在国际合作范围内,开展对地球同危险宇宙天体相撞的巨大威胁及其防止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和预测性研究。

我们签署了该呼吁书,号召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科研机关的领导者和研究人员,工业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公司,商行的商人以及所有为此而担忧的公民们,请对我们的这一倡议给予支持。

于俄罗斯

1994年9月30日


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根据地球航天照片绘制了一幅地球表面地形图,他们从该地形图上惊奇地发现了52个陨石坑——各种宇宙天体撞击地球留下的星伤,其中包括小行星。有些陨石坑的直径为100千米~150千米。然而,这一地形图却不包括从西伯利亚至蒙古和中国长达数千千米长的地域以及世界大洋底部,这些地方无疑残留着更大的昔日星伤。

迄今为止,来自宇宙的撞击从未停止过——每年陨落到地面的宇宙物质平均可达20万吨,大部分物质都是微小碎块,很少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可是,有些物质在穿过大气层时形成凝块,有些较大的凝块陨落物会给那个时代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在20世纪,使我们这几代人深感幸运的是——命悬尖桩的人类已幸运地躲过了五次宇宙悲剧。

第一次——1908年:迄今科学界仍争论不休的通古斯大爆炸,爆炸地点方圆2250平方千米的原始大森林受到轰击,当时远至圣彼得堡及其周围的地区和村镇都受到波及,爆炸所产生的各种痕迹一直残留至今。

第二次——1947年:一块重70吨的大陨铁闯入大气层,在那里解体碎裂成“陨铁雨”散落到地面,从而在地面上形成24个陨石坑和98个漏斗形坑痕,最终共收集到3500块陨铁。

第三次——1948年:“伊凯-塞卡”彗星与地球擦边掠过,其长长的彗尾延伸了30万千米长。须知,彗星的彗尾掠过大气层时能对地球大气环境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借助现代化探测器对地球大气的最新观测结果表明,地球大气已出现了由彗尾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受损程度甚大。

第四次——1968年:一颗名为“伊卡尔”的小行星与地球险些“擦肩而过”,谢天谢地,一场大悲剧幸免发生!据计算,“伊卡尔”小行星的直径为1.5千米,假如这颗小行星与地球相撞,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则相当于37500颗现代级当量的氢弹同时爆炸所释放的能量之和。由于这一撞击引发的大爆炸所产生的1万亿吨尘埃将久久地遮挡住到达地表的太阳光辐射,从而带来导致世界末日的“宇宙之冬”。天文学家的大量观测表明,“伊卡尔”小行星经地球轨道近地点的运行周期为19年,它每运行一个周期,地球引力场都会对其轨道产生影响,从而使它离地球越来越近,因此,对地球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第五次——1989年:一颗尚未被取名并无天文学编号的小行星与地球近距离遭遇长达6小时之久,然后同地球相错而过,横穿地球轨道。这颗无名小行星是美国天文学家偶然发现的,它的直径约800米。从可能导致悲剧的天文尺度来看,只有直径达100米的“不速之客”同地球相撞时才会导致全球性悲剧。

可见,上述五起事件均发生在100年间,这当然是些令世人瞩目的“不速之客”入侵事件,通常,小行星接近地球的危急情况相当多见。天文学上尚未给这些直径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的天体命名,这些天体的数量目前已超过5万颗。

至于这些小行星的质量,最小的小行星只有几吨重,更大的小行星质量可达几十亿吨乃至几万亿吨,不过,它们的总质量也不过是地球质量的1/1000。这些小行星主要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范围内沿周期性轨道运行。不过,那些最活跃的小行星偶然也会逃逸出小行星带而闯入地球引力圈,在与地球较之月球更近的距离内游荡。

与会者们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地球受宇宙天体撞击的威胁是现实存在的,因此,必须对整个宇宙空间进行常备不懈的巡天观测;既对近地宇宙空间,又对遥远宇宙空间进行观测。我们今天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首次使科学技术达到这样一个高峰——现代地球人凭借自身力量能够面对来自茫茫宇宙星海的任何“不速之客”。

第二个结论是,现代科学技术完全能够借助核导弹手段防止地球同威胁人类安全的宇宙天体相撞。

与此同时,可能发生毁灭性悲剧的警钟已敲响,这绝不会使掌握科学的人们高枕无忧。与会的西伯利亚、乌拉尔、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辅、阿拉木图以及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和洛斯阿拉莫斯的专家学者云集这里,携手努力,为人类摆脱厄运献计献策。

为此,科学家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计算中心研究和制定全新方略,针对那些运行轨道固定且有与地球相撞危险的宇宙天体预先有选择地进行巡天观测和及时发现,并将其摧毁在地球前沿。

然而,就在“防止地球撞毁国际会议告世界呼吁书”发布不久的1994年12月,美国科学家震惊地宣布,一颗周期性小行星险些同地球相撞,它以约三个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114万千米)从地球旁边掠过。在此之前,科学家们曾预测,这颗体积巨大的小行星将不可避免地与地球相撞,届时,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将遭到灭顶之灾。因此,当时的各国科学家和决策部门紧急地行动起来,专家学者们很快研究和制定了一项“摧毁入侵地球的危险天体”方案,就连美国的“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为实现这一迫在眉睫的目标也放弃自己的一切事务,以集中全部力量研制其威力超过现代级氢弹数万倍的超级氢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