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清廷实行“新政”,各地纷纷兴办新式学校,出版新式教科书成了全社会的一件大事。伴随着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和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实施,商务印书馆以其独具的文化眼光和得当的经营策略,议定1903年开始按照学期、分科分级编辑“最新教科书”。1903年9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一本“最新教科书”是谢洪赉订定的《最新中学教科书化学》1册,1903年10月初版的第二本“最新教科书”是谢洪赉编辑的《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1册。同月,谢洪赉成为商务印书馆的股东,并陆续编辑出版了《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1册、《最新中学教科书生物学》1册、《最新中学教科书代数学》上下册、《最新中学教科书几何学平面部》1册、《最新中学教科书几何学立体部》1册、《最新中学教科书三角术》1册、《最新教科书理科(高等小学)》4册、《最新教科书理科教授法(高等小学)》4册、《最新地理教科书(高等小学)》3册。谢洪赉成为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教科书的编辑过程中勇挑大梁的人,初步统计其编译的教科书共有13种,整理如下:
《最新中学教科书化学》1册,中西译社翻译,谢洪赉订定,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校阅,1903年9月初版,总理学务大臣审定。
《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1册,谢洪赉编辑,1903年10月初版,总理学务大臣审定。
《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1册,谢洪赉原译,1904年3月初版。
《最新中学教科书生物学》1册,谢洪赉译,1904年8月初版。
《最新中学教科书代数学》上、下册,[美]宓尔(W.J.Milze)著,谢洪赉译,1904年12月初版。
《最新高等小学理科教科书》4册,谢洪赉编纂,杜亚泉、张元济校订,1904年12月—1911年4月出版。
《最新地理教科书(初等小学)》(8册),谢洪赉编纂,1905年初版。
《最新中学教科书几何学平面部》1册,谢洪赉编,周承恩校,1906年1月初版。
《最新中学教科书几何学立体部》1册,谢洪赉编辑,周承恩校订,1906年1月初版。
《最新中学教科书三角术》1册,[美]费烈伯、史德朗著,谢洪赉编译,周承恩校订,1907年12月初版,附对数表、弦切表。
《最新高等小学地理教科书》4册,谢洪赉编纂,第4册1905年1月初版,附万国舆图1册。
《最新理科教科书教授法(高等小学)》4册,谢洪赉编辑,1906年12月初版。
《最新高等小学中外地理教科书》4册,谢洪赉编辑,徐仁镜、张元济校,时间不详。
《最新中学教科书化学》译自美国史砥尔的Steel's Popular Chemistry,“译例”中指出原著“发行以来,前后凡订正数次,出版数十次。美国各学塾,咸推善本,今特译之,以备中学教科之用”[51]。在这本教科书的开篇不仅有“序”和“译例”,应特别指出的是,还有长达4页的“教授要旨”,明确说明教授化学时的各种主要事项,以指导教师与学生。“是书论化学各事,俱分段落。如论原质,则来原、取法、性情、功用诸节,依次不紊,以便背诵之时,教习可以循序发问。”[52]接着特别反复强调背诵的作用,如“每次背诵之时,教习提及事物名目,为本学期内所已习者。学生即宜详为解说,温习旧闻,获益匪浅。当全班同学背诵时,可令数人答教师之问,又另数人同时于黑板上,写某事某物之性理。写毕,又令通班学生,评其所述之是非,文章之优劣,字画之证伪。(一班内生徒之数甚多者可用此法)”[53]。不仅强调背诵方式的多样,还特别指出背诵时需要理解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学生背诵,除界说外,绝不准用书中成语,盖教科书所以开导心思,增其智识,非欲其学语也。故学生当背诵时,宜乘此机会,自撰语句,表明意义,不得依样葫芦,仍蹈旧习。”[54]不仅如此,教授要旨中还对于一些细微的要求一一列举,如“各生均宜备小簿一册,须坚!耐用,整洁洁净,按本书次序,并历次所见之试验,所闻教习之绪论广义,一一记载”[55]。这是笔者所见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最早文字。又由于“教授实学,中国事方发轫。学者苦无良师,而于化学实验尤难”[56],所以还一一列举有常见的化学质料与化学器,并告知一般在哪些地方可以买到。对于参考书,不仅一一列举19种作为化学参考书,并有小字标注说明,现抄录如下:[57]
《化学名目表》
《化学鉴原正续补三编》(正编无机化学,续编有机化学,补编举正编所未及)
《化学分原》
《化学考质》
《化学求数》
《化学器》
《化学须知》
《化学易知》(以上八种,皆为傅兰雅译著,用旧名目,近译新书,无及其右者,名目表与化学器甚要,须知为初学书,易知为中学教科书)
《化学指南》
《化学阐原》(以上二种,皆同文馆由法文书译出,名目怪异,大旨与傅译诸书同)
《化学初阶》(嘉约翰译,前二卷略同监原,后二卷同分原)
《化学启蒙》(有林乐知、艾约瑟译本,为初学者设)
《化学入门》(丁韪良著,设为问答,论理清晰)
《化学入门》(厚美安著,为便初学)
《化学辨质》(聂医士著,原质名目用益智书会新定者,图表清楚,不可不备)
《化学卫生论》(傅兰雅译,书极佳)
《定性分析》(杜亚泉自日本书译出,为考质之简要本)
《化学图》(四大幅,无力试验者,观之亦有益)
《理化示教》(在科学丛书内,下卷为化学,仅亦初学)
谢洪赉编辑《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共七编,分别是总论、亚细亚洲、欧罗巴洲、亚非利加洲、北亚美利加洲、南亚美利加洲、大洋洲。全书开篇“序”和“例言”。他在“序”中指出:“悲夫大陆沉着残棋于罢局,群雄逐逐争碎片于金瓯,行将溃矣。尚何事上九天下九洲,而舂容与论大势哉。虽然垂绝之证,不可以不药。而眎其沈将萎之花,不可以不植而促其蕾。何况一线生机、丝毫元气,方且氤氤氲氲结为祥氛,以缭绕盘瓦于我国民方寸之中,孰谓其可恝焉而罔闻耶。爰辑大地志,以饷学子名,曰瀛寰全志,附之图表,为一巨帙。”[58]所以他发愤要把亚细亚洲、欧罗巴洲、亚非利加洲、南北亚美利加洲和大洋洲的地理国情一一述来,使中国学生尽早知道世界大势。谢洪赉认为当时的地理教科书中国部分太简单,外国部分又不清楚,于是决定编辑一本中学适用的地理教科书。“地志一书,坊间罕有佳本,非本国过略,即外国不详。是编矫此二弊,繁简酌中,适合中学教授之用。是编蒐採东西及本国地志数十种,编辑而成,时时注意种族竞争之要点,以期唤起读者之精神。非直译东西文一家之书可比。”[59]并说明这本书的编辑体例参考了多本书,最主要是参照了印度广学会刊行的《地理精要》一书:“采用之书虽多,然体例格式则多以印度广学会刊行地理精要一书为准。”[60]对于书中地名,他也是参考中西地理书籍之后,极为规范地在书末附中西地名表。“地名多宗戴氏地理略说,其末备者兼采瀛寰志略、地理全志诸者书,不敢杜撰。末附中西地名表,以便对堪。”②为了使学生直观理解,谢洪赉注重插图及地图的作用,并广泛收集了两百多幅精美图画作为插图,同时还有十多幅地图,成为这本教科书的一大特色。“缀画二百余幅,俱由编者搜采精画,重镌铜板,精细绝伦,地图十余页,鲜明清朗,皆为本书之特色。”[61]谢洪赉在“总论”中开篇说明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宇宙之大,事物纷繁。大而治平,小而格致,有心人宜无不讲求。讲求若何,必自地理学始。”[62]正是由于认为地理学对人生、社会至关重要,他写道:“地理学乃关系一切事物,无论何人皆为至要之学问。如医师、如商人、如兵士、如航海者,尤不可不知。其他研究历史、考察政治,亦必以地理学为基,即社会学、经济学、文学,何一不当借资于地理乎,然则地理学之要,从可知也。”[63]全书内容丰富,广涉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知识,现将《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第1编目录抄录如下:[64]
一 界说
二 地球(地形、地广、地动、天象)
三 地面诸线(地轴、经纬、五带、地图)
四 地之分界(陆之分界、水之分界、世界大势)
五 天气(同寒暑线、四季、风、雨)
六 物产(矿产、植物、动物)
七 人民(人数、种族、性情、言语、社会)
八 国家(界说、国体、政体)
九 宗教
《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1903年10月首版后极为畅销,1904年5月再版,1904年10月3版,1905年3月4版,1905年6月5版,1906年2月6版,1906年4月7版,1906年10月已达8版。1906年10月第8版的《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封2专页印有总理学务大臣对该书的审定词:“蒐辑精审、详略得当、便于教习讲授。”[65]民国之后,赵玉森重订此书,出版时名为《(重订)瀛寰全志》,分编为上、下两册,第1—2编为上册,第3—7编为下册,1913年6月有13版发行。
谢洪赉在“最新教科书”中,不仅编译有中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代数、几何等学科的教科书,为了使中学学习有良好的基础,他还进一步下移启蒙重心,编纂了高等小学堂理科、地理教科书。他在《最新高等小学理科教科书》中写道:“本书编辑大旨,乃取自然科学(此为天文地文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动物植物矿物诸科之总名)全体之要理,撮取大纲,诱掖儿童,与以人生必须之知识,去其习俗相传之谬说。”[66]这套教科书的第1、2册内容以动物、植物、矿物、地文为主,第3、4册内容以物理、化学、生理卫生为主。“读此,则一切小学博物理化教科书,均已包孕无遗,足为中学之基础。”[67]谢洪赉还特别强调指出,为了引发儿童的兴趣,有意将各种内容交错融合。“本书将各科学之要理依适宜之方法,错综教授,以引起儿童之兴味。”[68]如第1册开篇以早春的“梅”带学生进入植物世界,最后小结“花与虫及风之关系”,巧妙地把自然常识融为一体,如此种种,引人入胜。
1905年,谢洪赉编辑的《最新高等小学地理教科书》出版,该书承载了传统舆地学和地方志编纂的转型使命,“具有里程碑意义”。[69]谢洪赉在《最新高等小学地理教科书》中写道:“吾国旧有地志诸书,大率为专家研究之需,非为初学教科之计。近年国人始注意普通教育,渐有编译地理教科书者。”[70]国人编纂适用教科书的要求日渐迫切,但是“草创之初,难求美备”,故而“酌依日本地理教科之条目,兼参群书”[71]。他用旅行般的介绍说明世界人文自然景观。例如,在介绍蒙古人时,书中安排了插图,两个蒙古人坐在篝火旁吸烟,远处是炊烟袅袅的蒙古包。1910年学部第一次编纂高等小学地理教科书,在讲外国地理的部分就“模仿”了谢洪赉书中的插图。[72]
谢洪赉是一位虔诚信仰基督教的学者,1903年他与宋耀如(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夏粹芳、高凤池等13人,在上海汉口路的慕尔堂发起成立了中国基督徒会。“爱国爱人之心,……不以教派而分门户,惟集群策群力以谋自行传道于祖国为职志。”[73]其《成立缘起》是上海地区最早的自立教会宣言。[74]谢洪赉认为自己最擅长的是文字工作,愿意终身奉献到基督教文字事业中。[75]1906年,谢洪赉辞去商务印书馆和中西书院的工作,成为基督教青年会主办的《青年》杂志副主编,使得该杂志名声大振。谢洪赉36岁时得肺病,虽然经中外多方治疗,仍不见好转。当时中国患肺病的人非常多,且肺病在当时属于不治之症,他将自己多年来治疗此病的感想写成《免痨神方》,推己及人,心存仁恕,表明了一个基督徒的仁慈之心。1916年9月2日,谢洪赉病逝于杭州家中,享年43岁。1919年,杭州基督教青年会建水塔纪念谢洪赉,塔上层为蓄水池,中部为时钟,下部为青年会会所的大门,并有碑刻,今仍存于杭州青年会。谢洪赉是一位贡献巨大却鲜为人知的开创者,他学贯中西、英年早夭,“在他43年的短暂生命中,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传播都尽了最大心力,以他的双手建立起中国儿童的近代知识体系”[76]。
【注释】
[1]梁小初:《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五十年简史》,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编:《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五十周年纪念册(1885—1935)》,青年协会书局1935年版,第92页。
[2]1884年,潘慎文扩大苏州存养书院的规模,提高程度,更名为“博习书院”,他的宗旨是:“为教会去培训当地代替人——布道员、教师、医生等,一个卓有成效的当地(教会)机构,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作保证是不能成功的。”(A.P.Parker:“Buffington Seminary,Soochow.”in the Chinese Recorder Vol.XIV(1886).p437—438.)
[3]李迪:《中国数学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4页。
[4][美]罗密士著,潘慎文口译,谢洪赉笔述:《八线备旨》,美华书馆1904年版,序。
[5][美]罗密士著,潘慎文口译,谢洪赉笔述:《八线备旨》,美华书馆1904年版,序。
[6]同上,凡例。
[7]同上,凡例。
[8]张凤英:《〈八线备旨〉在清末》,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17页。
[9]张凤英:《〈八线备旨〉在清末》,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1页。
[10]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15页。
[11]同①,第19页。
[12]张凤英:《〈八线备旨〉在清末》,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49页。
[13]魏庚人:《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14]赵晓阳:《基督徒与早期华人出版事业——以谢洪赉与商务印书馆早期出版为中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81页。
[15]徐岩:《清末数学家支宝枬及其〈上虞算学堂课艺〉探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8页。
[16]王玮:《中国教会大学科学教育研究(1901—1936)》,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8页。
[17]刘鹏振:《八线备旨习题详草》,浙绍墨润堂1906年版,序。
[18]同上。
[19]同上。
[20]同上。
[21]同上。
[22]《中国历史大辞典·科技史卷》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科技史卷》,第224页。
[23]李迪:《中国数学史简编》,第394页。
[24]顾明远、张厚粲:《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教育学、心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69页。
[25]胡贻糓:《谢庐隐先生传略》,上海青年协会书报部1917年版,第17—21页。
[26]薛理勇:《旧上海租界史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27]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4页。
[28]谢洪赉:《华英初阶》,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封底。
[29]谢洪赉:《华英初阶》,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封底。
[30]赵晓阳:《基督徒与早期华人出版事业——以谢洪赉与商务印书馆早期出版为中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1]谢洪赉:《华英初阶》,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封底。
[32]蒋维乔:《创办初期之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95页。
[33]谢洪赉:《论英文读本》《华英初阶序》,汪家熔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2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60页。
[34]毕苑:《建造常识: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页。
[35]谢洪赉:《华英初阶》,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第54页。
[36]甘永龙校订:《改订华英进阶初级》,商务印书馆1906年初版、1923年39版,第6页。
[37]同上,第7页。
[38]同上,第10页。
[39]同上,第12页。
[40]同上,第16页。
[41]同上,第22页。
[42]同上,第23页。
[43]同上,第27页。
[44]同上,第29页。
[45]谢洪赉:《华英初阶》,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序。
[46]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第222—224页。
[47]《华英进阶三集》,商务印书馆1903年版,广告。
[48]朱谢文秋:《敬述先君谢公洪赉行谊》,《传记文学》1973年第4期。
[49]赵晓阳:《基督徒与早期华人出版事业——以谢洪赉与商务印书馆早期出版为中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81—84页。
[50]石鸥教授认为:“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应该满足如下条件:第一,产生了现代学制,根据学制,依学年学期而编写出版;第二,有与之配套的教授书(教授法、教学法)或教学参考书,教授书内容要包括分课教学建议,每课有教学时间建议等;第三,依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科分门别类的编写和出版。”(见石鸥:《最不该忽视的研究——关于教科书研究的几点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51]中西译社:《最新中学教科书化学》,商务印书馆1906年6版,译例第1页。
[52]同上,教授要旨第1页。
[53]同上,教授要旨第1页。
[54]同上,教授要旨第1页。
[55]同上,教授要旨第1页。
[56]同上,教授要旨第1页。
[57]同上,教授要旨第3—4页。
[58]谢洪赉:《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第1页。
[59]谢洪赉:《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第3页。
[60]同上,第3页。
[61]同上,第4页。
[62]同上,第7页。
[63]同上,第7页。
[64]同上,第10页。
[65]谢洪赉:《最新中学教科书瀛寰全志》,封2页。
[66]谢洪赉:《最新高等小学理科教科书(第1册)》,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第1页。
[67]谢洪赉:《最新高等小学理科教科书(第1册)》,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第1页。
[68]谢洪赉:《最新高等小学理科教科书(第1册)》,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第1页。
[69]毕苑:《建造常识: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7页。
[70]谢洪赉:《最新高等小学地理教科书(第1册)》,商务印书馆1905年版,第1页。
[71]谢洪赉:《最新高等小学地理教科书(第1册)》,商务印书馆1905年版,第1页。
[72]学部编译图书局:《高等小学地理教科书》,京华印书局印刷,学部图书局发行1910年版,第101页。
[73]胡贻糓:《谢庐隐先生传略》,第51页。
[74]阮仁泽:《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70页。
[75]同①,第31页。
[76]毕苑:《建造常识: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0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