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构建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构建

时间:2023-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较国外更加健全的融资担保体系,我国在设计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行业的政策法规上还有所欠缺。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有效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避免因此给担保机构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倒闭的可能,进而对小微企业融资带来阻碍。而引导小微企业集群融资、互助征信这一提议可能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一、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框架

(一)法律层面

相比较国外更加健全的融资担保体系,我国在设计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行业的政策法规上还有所欠缺。现有的法律、行政法规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很多方面并未做出具体规范条例。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尽早出台相关法律,对担保行业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业务经营范围、担保责任承担、财务及风险控制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将更有利于明确担保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独立形式,促进整体行业的良好规范发展,有利于担保机构的营运管理,从而保障担保机构能够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

(二)资金层面

为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必须从担保资金层面着手,建立有效的政府担保资金补偿机制和担保机构自我补偿机制。首先,地方政府机构可以考虑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部分向担保公司注资或实行财税优惠政策,这在前文提到的政府扶持担保模式、分层再担保模式和“政银担”合作担保模式中均有体现,适度的政府扶持是有利于整个担保行业向前发展的。当然支付的担保资金补偿和政策扶持一定要建立在充分了解担保行业所面临的实际障碍之上,进行适度的引导,同时尽量降低政策干预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其次,担保公司一定要保证留有足够的自偿资金,为应对担保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带来的赔偿损失或者弥补担保机构在未来可能收支差额亏损。此外,担保机构一定要注重拓宽自身资金来源,扩大担保基金规模,提升自身的担保实力。目前国内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自身积累和政府支持,缺乏筹资渠道,而发行公司企业债和接受商业银行资金资助为担保机构开辟资金来源渠道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风险控制层面

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有效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避免因此给担保机构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倒闭的可能,进而对小微企业融资带来阻碍。首先,目前担保机构与银行等信贷机构在小微企业信贷担保上还存在着矛盾,主要集中在风险分担上,有些银行甚至希望只享收益不担风险。加强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减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银行与担保机构间有效的风险共担机制将有利于改变这一现状,有效减弱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其次,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的小微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还需加强,应该做到“宽中有严”的担保策略。一方面应该适度地对小微企业担保申请实行宽松政策,把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问题放在主要地位,为服务小微企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自身风险控制,对小微企业的未来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做出正确预估,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正确评估,保持自身业务的专业性,在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申请做审核时,应该做到不影响审核效率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审核流程,加强风险控制。

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一)增强小微企业的信用意识

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第一步是培养和增强小微企业自身信用观念,建立起小微企业信用自律和信用风险防范的意识,以保证小微企业在进行融资担保借贷时拥有比较完善的自身信用记录和信息资料,便于担保公司和银行对其进行审核评估,加快信用审核流程。同时相关政府机构和信用评估机构应该针对不同小微企业的差异,对小微企业自身信用担保建设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加快信用评估机构的专业化建设

现有的信用评估机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加快对国内信用评估机构的专业化改造是完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尽快明确信用评估机构的组建资格标准和实际运作要求,加强对其评估运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应该要求信用评估机构定期更新自身的评估业务和相关信息资料,及时披露自己所评估的小微企业的信息资料,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根据这些信息披露对信用评估机构的专业能力做出评判。此外,信用评估机构应该注重征信工作效率的提高,尽量避免给小微企业融资借贷带来时间上的延误。

(三)完善资信评级制度

完善资信评级制度主要指对担保资信评级制度和小微企业资信评级制度两方面的完善,这两方面的资信评级制度建立缺一不可。在担保机构资信评级方面,相关政府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应该定期对担保机构的资信水平做出评估,并进行信息披露,确保担保机构经营业务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公开透明,确保担保机构的担保实力能够继续开展小微企业的担保业务。小微企业资信评级方面,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建立统一的资信评级方法,加快小微企业征信系统的建设工作,对每个小微企业建立独立的信用账户和信息资料库,以便在对小微企业进行资信评级时能够快速提取其信用资料并做出资信评分,有效提高小微企业资信评级的效率和可靠性,加快小微企业的融资借贷流程,方便银行等信贷机构对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评估。

三、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创新扩展

(一)引导小微企业集群融资、互助征信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根本问题还是小微企业的自身实力较弱、无法提供足够抵押担保资产、缺少良好信誉。而引导小微企业集群融资、互助征信这一提议可能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引导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集群融资,建立互助性质的联合担保基金,由各个小微企业联合出资加入,并委托专业的担保机构对这项联合担保基金进行专业化管理,同时由小微企业联合成立的理事会对担保基金的运作实行监督,确保其决策的合理性和基金运作的高效性。集群融资、互助征信的优势在于其产生的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可大大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和获取借贷资金的可能性,降低担保机构和银行面临的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加强小微企业内部创新管理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和实力较弱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小微企业的内部创新管理,提升自身实力和改善自身信用状况。加强小微企业内部创新管理应该推出透明科学的经营模式控股结构,允许资金入股和技术入股而不局限于由单个个人或家族控股,这将有效增加企业自身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而多方股东的加入将使企业内部决策由多方共同商讨决定,避免个人决策的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此外,小微企业在加强内部创新管理时还应注重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引进及培养,专业人才的引进将有利于进行管理制度的革新,提高企业自身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三)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

目前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时的费用主要包括借贷利息、担保费用、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等,其中借贷利息包括浮动利息和基本利息,浮动幅度为20%左右;担保费率一般为年费率3%左右;而抵押物评估费用一般占总的融资费用的25%左右。较高的担保费率和抵押物评估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的中介费用让一些小微企业用不起贷款,给其带来过重的资金压力。

近几年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低迷,资金供求关系偏紧,银企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当前小微企业需要向中介机构和担保公司提交的融资担保费用居高不下,进一步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小微企业的自身经营结构,改善融资条件,增强信用评估等级,以此降低融资借贷的融资成本;二是加强企业与担保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额外融资成本;三是加强担保公司的规范化管理,严防乱收费现象的滋生,对担保费用的收取做出严格说明。

(四)加强反担保与再担保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信贷过程中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敞口较大,带来的弊端是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为有效降低担保机构所面临的风险,推进担保体系中反担保与再担保的实施是较为可行的手段。

反担保是在对小微企业进行担保时根据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和贷款额度设置反担保条款,以此来降低小微企业的借贷违约率,降低其道德风险。反担保条款通常包括保证金反担保、抵押反担保和质押反担保三类。保证金反担保是指担保机构在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担保时要求其预先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将此保证金作为违约事件发生时的偿还金。抵押反担保和质押反担保则是小微企业在进行融资担保时预先提交的一部分担保物,这类担保物往往是银行等信贷机构不愿接纳的,当违约事件发生时,担保机构有权将这些担保物变现用于偿还贷款。

再担保则是指为了完善风险控制体系,担保机构向再担保公司申请再担保,完成一部分的风险转移。这类再担保公司应该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两个层次的担保公司,当发生风险时,由于担保机构分层次的转移担保,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将有一定比例被再担保机构承担,有效避免了担保机构的部分经济损失,同时增大了其担保倍数、扩大了其经营规模、提升了担保行业的整体担保实力。

(五)推进担保机构的担保产品创新

目前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的担保产品相对单一,小微企业往往只能用不动产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借贷,而小微企业的不动产往往较少,故很难据此来获得担保支持。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以及面临的困境,担保机构应该加快推进担保产品的创新,为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不同期限、不同种类的担保产品,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推出不同的担保模式。同时,担保公司还应该积极开展对小微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担保、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提供咨询顾问服务,全方位地解决小微企业的发展问题。此外,担保机构应该强化自身的引导性和示范性作用,同时缓解相关政府机构对小微企业担保市场带来的影响,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随着信贷市场发展足够成熟,小微企业融资信贷担保的风险将会逐步降低,利润将呈现上升趋势,这将会吸引更多非政府性质的担保公司加入担保市场。此时应当适时削弱政府机构在信贷担保市场的地位,担保公司应该在相关法律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下,完善自身的不足,强化自身优势,对整个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链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