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好几年前,有对年轻夫妻来找我理财。他们可以说是典型的沪上白领家庭,才三十出头的年纪,夫妻俩的年收人合计已经有50多万元。还有一套房产,数十万元存款,以及各类其他金融资产,合计约100万元。当然他们有很多理财目标。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希望为自己退休以后的生活存储上500万元养老资金。
我没有立即给他们做所谓的理财规划,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上海人都想方设法地出国,其中很多人出国的目的就是要到国外去打工挣钱,并且有明确的目标:辛苦10年,攒够一笔钱,比如说100万元,就可以回国,从此以后过上“人上人”的幸福富足的生活。10年过去了,许多人也实现了当初的“宏伟目标”。但是他们回到国内后发现当初10年辛苦换来的“宏伟目标”现在已经变得十分平常,完全不足以获得他们期望的“人上人”的幸福富足生活,因而感觉非常失落。
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些经济学常识的人可能立即想到了通货膨胀。的确,通货膨胀对此是有不小的影响。但这种“失落”的产生,主要原因还不在此,而是源于比较效应。
经济理论中有一个相对效用假说,意思是说人们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与其他人生活状况的比较,而不是其实际生活水平的高低。
也就是说,和自己熟悉的周围的人相比较,一个人的相对生活水平越高,则幸福感越强烈。反之,当然就备感失落。
按照这个理论,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应当是保持相对的财富地位,而不是保持绝对的购买力,更不是获得一个似乎很大的货币数量。
在20世纪90年代初,如果有100万元,那就是富翁。但到了21世纪初,这只能代表在上海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财富数量。到了今天,100万元在上海甚至都无法成家。
前面提到的那对夫妻希望拥有500万元退休金,当时来看是相当丰厚了,但他们离退休还有将近30年时间,到他们退休的时候,如果只有500万元退休金会是什么感觉?如果你不知道,你可以想象如果你现在的生活水平和20年前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所以,30年后有500万元退休金的生活状态大约也就相当于现在一对老夫妻有50万元的储蓄就退休了。这样的生活水平大约可保衣食无忧,但一定还远谈不上富足。而这一定不是那对意气风发的白领夫妻真正想要的生活。
这一理论在中国的理财实践中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是由于中国国民性的特点,中国人总体来说具有社会属性非常强而生物属性相对较弱的特点,也就是说,中国人对生活的感受更多地来自于别人的评价和与别人的比较,而不是自身对生命的感受。关于这一点,中国有两个成语可以很好地说明:一个是衣锦还乡,另一个是衣锦夜行。中国人人生最大的成功是衣锦还乡。注意,衣锦了一定要还乡才能够获得幸福感。如果赚了钱而不让熟悉的人看到,那就是衣锦夜行,是糟蹋了。
其次,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民收人水平的迅速提高。在一个整体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只是保持不降低(即保持购买力,也就是财富数量的增长可以赶上通货膨胀),他将会发现其在社会中的相对生活水平明显地下降了。这时,他会明显地感觉自己变“穷”了,幸福感也就会明显地下降。
最近流行一句话: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一定要跑过CPI。其实,我们不仅要跑过CPI,你还要跑过你的邻居,也就是要跑过国民财富增长的平均水平,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持自己的相对财富地位,才不会感觉自己变“穷”了,也才能够真正感觉到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因此也就越来越幸福了。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前面那对年轻白领夫妇的理财问题了。首先应该帮助他们制定一个正确的理财目标。他们自己提出的理财目标明显定得太低了,可以说那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以他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他们真正想要的退休生活大约至少需要有2000万元退休金才够。
有了正确的理财目标以后,才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