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折现率的定义,并没有将人类对时间感知的失真情况考虑进去。下面,笔者将讲述三个由于对时间的感知不同而使效用失真的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平均预期寿命和折现率的关系。
我们假设有两个投资方案,一个是今天投资 100 万日元,十年后可以得到 200 万日元,收益率(折现率、利率)是 7.18%。另一个方案是,今天投资 100 万日元,四十年后可以得到 2000 万日元,收益率是 7.78%。
如果两个投资方案的不确定性(风险)相同,我们理论上应该更喜欢收益较高的四十年的投资方案。但是,这里牵扯到时间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考虑到自己的晚年,可能会选择四十年的投资方案。但如果你是即将步入退休的六十岁老人,情况又会如何呢?可想而知,四十年后收到的 2000 万日元,对你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你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一百岁。即使活到一百岁,拿到 2000 万日元又能花在什么地方呢?
所以,估算自己还能活多少年,即知道自己的“预期寿命”,是判断投资还是消费的时间因素之一。
从平均预期寿命的角度考虑折现率(利率),时间越长,折现率越高。和金融理论中的稳定折现率相比,这种情境下价值减少的速度更快。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未来能获得的金钱对于当下二十岁的人和八十岁的人带来的效用有什么不同。比如十年后的金钱,对于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未来获得金钱的效用和现在并没有什么差别;而对八十岁的人来说,十年后的金钱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是十岁的少年,十年后的金钱或许比现在就获得这部分金钱效用更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