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政收入的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绝对数额,如财政收入总额,或用相对数额,如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表示。财政收入的规模是衡量一国财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了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大小。因此,增加财政收入的前提是发展经济。特别当通货膨胀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时,将会导致财政收入名义增长而实际负增长的问题。

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财政收入的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绝对数额,如财政收入总额,或用相对数额,如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表示。财政收入的规模是衡量一国财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了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大小。无论哪个国家都把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作为政府的主要财政目标。

二、最优财政收入规模

财政理论界在关于财政收入规模的认识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指最小化的财政收入规模;二是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指最能体现财政收入分配制度要求的财政收入规模;三是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实现“以收定支”与“以支定收”财政分配原则相适应的财政收入规模,这是一种建立在财政收支相互决定理论思想上的观点,在当今财政理论界占主流地位[1]

上述财政收入规模最小化即为最优的观点,其实是一种“大社会、小财政”的提法,它表达了一种对膨胀性财政规模担忧的思想,而实践中的小财政却未必处于规模最优状态,财政收入规模过大或过小的衡量标准,决定于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公共需求;合乎财政分配制度要求的财政收入规模即为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如果财政收入分配制度选择不合理,越能体现该制度要求的财政收入规模越不合理;财政收支适应状态的财政收入规模最优的观点,“以支定收”与“以收定支”相结合的观点,只是强调了财政收支在总量上的对称性,如果财政收支适应性建立在行政效率低下的状态下,论题就不成立了。如何重新界定财政收入最优规模呢?有学者认为:最优财政收入规模应该是实现社会投资、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正确处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经济关系,并处于经济社会均衡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财政收入规模既要考虑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又要保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财政收入过大或者过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财政收入规模过大,政府集中的社会财力过多,就会降低个人与企业的消费水平,限制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经济效率;财政收入规模过小,就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将降低经济效率。因此,财政收入规模必须适当,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公众需求相适应。

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决定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是:

(一)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是最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就越多。一般而言,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多,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也较高。

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看,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无论在绝对数还是相对数方面,均高于发展中国家。如1986年,中央政府经常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低收入国家平均为15.4%,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24.0%,美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值则高达40%左右,而我国“八五”期间的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12%。上述资料表明:经济决定财政,经济不发达则财源绝不可能丰裕。因此,增加财政收入的前提是发展经济。

(二)生产技术水平

它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的。所以,分析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也就是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影响的深化。简单地说,生产技术水平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可称之为技术进步,它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技术进步可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质量,技术进步速度越快,社会产品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越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剩余产品价值所占的比例扩大,从而增加财政收入。由此看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途径。

(三)经济体制

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经济体制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计划手段对资源进行配置,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抑制,绝大部分的资源配置以及社会财富的分配权力都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财政收入的规模当然就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由市场进行,政府主要通过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间接地影响资源配置和收入的再分配,财政收入的规模自然要小。

(四)传统与习俗

以瑞典、挪威等国为代表的北欧“福利国家”,具有将社会保障作为立国之本的传统,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收入的45%以上。为了取得所需的资金,这些国家往往对个人和企业课以重税,因此,财政收入的规模相对较大。而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习惯上将税率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以激励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投资活动,有时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甚至采用减税的政策,因此,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较小。

(五)价格

由于财政收入是用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货币收入,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必然影响财政收入增减。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通货膨胀,二是财政收入制度。特别当通货膨胀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时,将会导致财政收入名义增长而实际负增长的问题。在实行以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税制的国家,由于纳税人所适用的税率会出现“档次爬升”,即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涨,名义收入增长,适用税率档次升高,财政收入将有所增长,因此通货膨胀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较小。而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的是以比例税率的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税收收入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较为接近,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将大大低于名义增长。因而在这种税制结构下,通货膨胀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较大。

(六)政府的职能范围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担任的是“守夜人”的角色,主要职责就是提供国防、兴建公共工程和制定并执行法律,职能范围相对较狭小,因此财政收入的规模也较小。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政府开始肩负起调控宏观经济、提供社会保障、保持经济稳定等越来越多的职责,职能范围在不断扩大,这就要求与之相匹配的财政收入规模相应增大。

【注释】

[1]邓晓兰:《财政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