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中国中央银行提出“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的政策目标。由于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压力很大,在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体制下,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就比较容易倾向于经济增长而忽视稳定货币,最终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在该法律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经过了两个明显阶段。

(一)从1983年到1995年以前

当时,中国中央银行提出“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的政策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适应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后来的十余年中,较好地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货币的基本稳定。这是一种典型的双重目标,试图兼顾经济增长与货币稳定的并存。然而,在现实的操作中却很难保证两个目标的同时实现。由于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压力很大,在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体制下,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就比较容易倾向于经济增长而忽视稳定货币,最终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例如,1984~1993年的通货膨胀,持续的时间既长,又居高不下,平均达两位数,1993年的通货膨胀率甚至高达21.74%。通货膨胀直接导致物价上涨,产生错误的市场价格信号,误导企业决策,使资源配置失当和社会经济效益下降,并同时造成人们消费心理的扭曲。实践证明双重货币政策目标难以实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稳定货币的任务愈加显得重要和艰巨。

(二)1995年颁布、2003年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国在该法律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很显然,该法把保持币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强调了只有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才能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同时,它也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稳定货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