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价购买力计算中美汇率

平价购买力计算中美汇率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货币的内在价值来研究不同货币的兑换比例的。关于购买力平价的有关问题及其对它的解释,构成了汇率决定理论的中心问题。弥补了仅从商品和劳务角度考虑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不足,成为解释国际间短期金融资本流动及短期汇率剧烈动荡的重要理论。这种理论把两国间通货膨胀率与利率的差异看成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及其变动的共同因素。

二、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货币的内在价值(即与商品或资本的交换能力)来研究不同货币的兑换比例的。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购买力平价说和利率平价说。

(一)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octrine,PPP)的历史非常悠久,其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16世纪。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el)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一书中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即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交换,故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决定于这两种货币相对的购买力。此外,他还认为,汇率还与各国物价水平即通货膨胀水平紧密相关,若甲国发生通货膨胀而乙国物价水平未变,则甲国货币在乙国的价值也将按同一比例下降。汇率之所以要调整,是为了抵消各国之间不同的通货膨胀差异。在卡塞尔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做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关于购买力平价的有关问题及其对它的解释,构成了汇率决定理论的中心问题。购买力平价说分为两支,即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

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前提是“一价法则”(Law of One Price),即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由于套利活动的存在,不同国家的同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量时是相等的。(1)用公式表示就是:

P=EP*           (20-2)

式中,E为汇率(每一单位外汇的本国货币价格),P为国内价格指数,P*为外国价格指数。

将上式变形即得P/P*=E,这就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它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以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

2.相对购买力平价说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认为,汇率等于价格指数之比率,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则认为汇率决定于价格水平的变化率,也就是说,本国价格水平的变动率等于外国价格水平与汇率的乘积的变动率,或者说汇率的变动率等于(P/P*)的变动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Δe=ΔP/ΔP*         (20-3)

该式表明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相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具有应用价值,因为它避开了前者过于脱离实际的前提条件,并且通胀率的数据更加易于得到。

总的来看,购买力平价说虽然表述简单,但它揭示的经济关系却很深刻,对汇率在长期内的变化有较强的说服力,因而成为汇率决定理论的先驱和基石,并对后来的汇率决定理论产生重大影响。但与其他经济实证研究一样,购买力平价说也有其缺陷,比如该理论几乎忽略了外汇市场上货币供求变化对外汇汇率的影响,另外在运用该理论比较各国货币的购买力方面也存在一些实际的困难。

(二)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IRP)主要是从国际资本套利的角度分析汇率波动的原因和规律。该理论的早期系统表述应归功于凯恩斯,他在1923年出版的《货币改革论》一书中认为,一笔资金可以投资于国内或国外,对外币的需求就是由对外投资引起的。国内投资取决于国内利率与收益的比较,国外投资则取决于国外利率与收益的比较,汇率因此取决于等量资金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利率与收益的比较。凯恩斯不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研究汇率的决定,而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进行研究,这是凯恩斯对汇率决定理论的贡献。其后,众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对利率平价理论进行了发展,系统地揭示了利率与汇率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弥补了仅从商品和劳务角度考虑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不足,成为解释国际间短期金融资本流动及短期汇率剧烈动荡的重要理论。

尽管利率平价理论在推理上似很严密,但由于它忽略了外汇交易的成本因素,也未考虑外汇管制等限制资本流动因素,因而使得按理论预测的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升水或贴水)往往同实际不符,特别是在货币危机的条件下,按该理论预测的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更同实际相距甚远。

由于购买力平价理论与利率平价理论都存在着缺陷,一些经济学家便主张把这两个理论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综合平价理论(Comprehensive Parity Theory)。这种理论把两国间通货膨胀率与利率的差异看成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及其变动的共同因素。汇率的决定与变动,便由两国间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动率、货币数量的变动率以及利息率等方面的差异共同造成的。由于综合平价理论从多种因素来考察货币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就比较符合西方国家当代货币汇率变动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它设法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确定各因素对汇率作用的系数,就使综合平价理论在用于预测汇率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