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同黄金挂钩

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同黄金挂钩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制度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及向浮动的汇率制度转变的国际趋势是牙买加体系的主要特点。牙买加体系创建至今,经历了国际金融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在克服各种危机、推动经济稳定发展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牙买加体系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体系,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它是“无制度的体系”,从而要求建立国际货币新秩序。

三、牙买加体系

在1971年8月美元停兑黄金后,IMF就与十国集团一道着手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工作,但是1973年末的石油价格冲击使建立“稳定但可调整的汇兑平价体系”的希望破灭,浮动汇率制成为解决国际收支逆差的最佳途径,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刻不容缓。经过近3年的探讨和协商,1976年,IMF国际货币体系临时委员会达成《牙买加协定》,认可了1971年以来国际金融的重大变化,国际货币关系从此迈入牙买加体系时代。

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有四项:(1)成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安排,IMF同意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2)废除黄金官价,取消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与IMF之间以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买卖黄金,IMF出售和退还成员国部分黄金,共计为黄金总额的1/3(5000万盎司);(3)增加IMF的份额,由原来的292亿SDRs增加到390亿SDRs,主要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份额,使SDRs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降低美元的国际储备作用;(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用出售黄金的收入建立信托基金,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条件,将IMF的信贷总额由成员国份额的100%提高到145%,并且放宽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由原来占份额的50%提高到75%,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

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1)国际储备多元化。国际储备多元化突出表现为黄金非货币化,美元地位削弱,原联邦德国马克、日元及SDRs、欧洲货币单位(ECU)(现已为欧元所取代)在世界储备中比例加大,美元垄断外汇储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2)汇率安排多样化,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存。汇率制度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及向浮动的汇率制度转变的国际趋势是牙买加体系的主要特点。(3)依赖国际间的政策协调和国际金融市场解决国际收支问题。从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开始,国际金融领域动荡不定,国际收支逆差出现了长期化、全球化趋势,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更加复杂和艰巨。

牙买加体系创建至今,经历了国际金融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在克服各种危机、推动经济稳定发展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牙买加体系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体系,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它是“无制度的体系”,从而要求建立国际货币新秩序。综合起来看,牙买加体系至少存在三方面的弊端:第一,汇率体系极不稳定;第二,大国侵害小国利益,南北冲突更加尖锐;第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亚洲金融危机和1999年美国贸易收支逆差持续扩大表明,牙买加体系创建30多年来,全球范围的长期国际收支不平衡并未得以根除,因此,改革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一个合理的、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