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10-6 销售管理特殊业务
一、实训任务
1.直运业务。
2.分期收款业务。
3.委托代销业务。
4.零售日报业务。
二、任务目标
1.熟练掌握销售特殊业务流程。
2.熟练掌握业务流程,了解企业物流的运作流程。
三、准备工作
1.了解销售特殊业务流程图。
2.修改计算机时间为2011年1月31日。
3.引入“10-5销售管理普通业务”账套备份。
四、实训引例
(一)直运业务
1.2011年1月20日,收到金蝶集团招标书,需要200台电脑,我公司选择提供联想电脑,报价每台7 500元(不含税价)。
2.2011年1月21日,金蝶集团开标后,我公司中标,对方同意我公司的报价每台7 500元(无税单价),价税合计1 755 000元,双方签订正式合同,金蝶集团要求本月25日前到货,因我公司库存不够,决定采用直运方式运作。
3.2011年1月21日,我公司与联想集团签订采购合同,采购联想电脑200台,无税单价5 000元,价税合计1 170 000元,要求将货物直接发送到金蝶集团。
4.2011年1月21日,收到联想集团开具的专用发票一张,发票号LX11012101,数量200台,无税单价5 000元,价税合计1 170 000元,公司计划收到金蝶集团货款后再付本次采购款。
5.2011年1月22日,向金蝶集团开具专用发票一张,发票号XS11012201,数量200台,无税单价7 500元,价税合计1 755 000元。
6.2011年1月23日,货物已运到,收到金蝶集团转账支票一张,支票号ZZ0123,金额为1 755 000元。
7.2011年1月24日,财务部门开出转账支票一张,支票号ZZ1124,用于向联想集团支付货款,金额为1 170 000元。
8.2011年1月24日,财务部门进行本次业务核算,生成相应凭证。
(二)分期收款业务
1.2011年1月24日,用友集团向我公司订购联想电脑50台,双方协商后以无税单价8 200元成交。合同约定一次发货,分两期收款。
2.2011年1月25日,根据合同要求,向用友集团发送货物。
3.2011年1月25日,收到用友集团转账支票一张,支票号ZZ3239,金额为239 850元,系支付第一期货款。
4.2011年1月30日,收到用友集团转账支票一张,支票号ZZ3290,金额为239 850元,系支付第二期货款。
5.2011年1月30日,开具销售专用发票一张,发票号XS11013001,数量50台,无税单价8 200元,价税合计479 700元。
(三)委托代销业务
1.2011年1月20日,我公司与任我行公司协商后,委托代销戴尔电脑30台,单价6 500元,并于当日出库。
2.2011年1月31日,收到任我行公司通知,本月已销售20台,我公司开出专用发票一张,发票号XS11013101,数量20台,结算单价为无税单价6 500元,并于当日收到转账支票一张,支票号ZZ1105,金额152 100元。
(四)零售日报业务
2011年1月21日,向零散客户销售联想电脑12台,无税单价9 000元;戴尔电脑17台,无税单价8 800元,全部为现金销售,共收款123 552元。
五、学情关注
本部分内容是难度最大的,共有四种业务流程,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时,迷失了操作的方向,所以,一定要在完全掌握普通业务的基础上才能操作特殊业务。在研究特殊业务时,要与普通业务进行比较,找出与普通业务不同的地方,这样才能掌握特殊业务。在练习中,要求按照流程来做,发现错误仔细查找原因。
六、过程指导
(一)直运业务
直运业务是指产品无需入库即可完成购销业务,由供应商直接将商品发给企业的客户;结算时,由购销双方分别与企业结算。操作步骤如下:
1.填写销售报价单。直接填写并审核销售报价单,在填写时,将业务类型改为直运销售。
2.生成销售订单。根据销售报价单生成销售订单,注意修改业务类型。
3.生成采购订单。根据销售订单生成采购订单,并录入单价,在生单前注意修改业务类型。
4.生成采购发票。根据采购订单生成采购发票,在生单前注意修改业务类型。
5.审核采购发票。需要选择“未完全报销”选项,否则,找不到发票。
6.生成销售发票。根据销售订单生成销售发票,在生单前注意修改业务类型。
7.审核销售发票。
8.生成销售收入凭证。
9.生成收款单。
10.核销。
11.生成收款凭证。
12.生成付款单。
13.核销。
14.生成付款凭证。
15.直运记账。通过【直运销售记账】功能,对采购发票和销售发票进行记账。
16.生成直运采购凭证。根据“直运采购发票”生成直运采购凭证。
17.生成直运销售成本结转凭证。根据“直运销售发票”生成成本结转凭证。
【友情提示】
直运销售发票不需要也不能填写仓库。
在有订单的条件下,销售发票只能根据销售订单生成,不能根据采购发票生成,如果没有订单,那么销售发票根据采购发票生成。
直运采购凭证和成本结转凭证可以同步生成。
直运业务不能在应付款模块生成采购凭证,因为直运业务不需要验收入库。
(二)分期收款业务
分期收款业务,指按协议对已发出未结算的商品分期收款,即商品已经发出,而销售并未实现。分期收款业务与标准的先发货后开票流程除单据业务类型和记账操作不同外,其他基本相同。操作步骤如下:
1.填写并审核销售订单。直接填写并审核销售订单,在填写订单时,将业务类型改为分期收款。
2.生成发货单。根据销售订单生成发货单,注意修改业务类型。
3.生成出库单。
4.发出商品记账。记账时不是正常单据记账,而是进行“发出商品记账”操作,根据“发货单”记账,而不是销售发票。
5.生成发货凭证。在存货模块中根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发货单”生成凭证,注意查看凭证的借贷科目。
6.生成收款单。第一次收款。
7.生成收款凭证。生成第一次收款凭证。
8.生成收款单。第二次收款。
9.生成收款凭证。生成第二次收款凭证。
10.生成销售发票。根据发货单生成销售发票,注意修改业务类型。
11.发出商品记账。根据“销售发票”进行“发出商品记账”操作。
12.生成成本结转凭证。在存货模块中根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专用发票”生成凭证,注意查看凭证科目。
13.审核发票。
14.生成销售收入凭证。
15.核销。
【友情提示】
分期收款业务一定是先发货,后开票。
分期收款需要两次记账,生成4种类型的凭证。
分期收款流程中的发货次数、收款次数和开票次数可以随意组合。
(三)委托代销业务
委托代销是指受托方(一般为商业企业)按委托方的要求销售委托方的货物,并收取手续费的经营活动。委托代销的特点是受托方只是一个代理商,委托方将商品发出后,所有权并未转移给受托方,因此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仍在委托方。只有在受托方将商品售出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才转移。所以,企业采用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应在受托方售出商品,并取得受托方提供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收入。操作步骤如下:
1.填写委托代销发货单。通过【销售管理】—【委托代销】—【委托代销发货单】功能填写发货单。
2.审核出库单。
3.生成委托代销结算单。根据委托代销发货单生成结算单,审核后选择生成销售专用发票。
4.现结并复核销售发票。无法修改发票,因此,发票号不能录入。
5.审核销售发票。注意现结选项。
6.生成销售收入凭证。
7.正常单据记账。根据销售发票记账。
【友情提示】
委托代销业务一定是先发货,后开票。
由于戴尔电脑仓采用全月平均法计算成本,需要等月底全部业务完成,进行“期末处理”后,才能计算商品的成本,然后再生成成本结转凭证。
生成成本结转凭证的依据是销售发票。
发货单与结算单是多对多关系,结算单与发票是一对一关系。
(四)零售日报业务
零售日报业务即零售业务,是商业企业将商品销售给零售客户的销售业务。操作步骤如下:
1.录入零售日报并现结。通过【零售日报】功能增加日报,现结后审核日报单据。
2.审核出库单。
3.正常单据记账。根据零售日报单据进行记账。
4.审核零售日报。通过【应收款管理】—【应收单据处理】—【应收单据审核】功能审核零售日报,操作方法与审核发票的方法相同。
5.生成销售收入凭证。
【友情提示】
零售日报业务没有订单。
零售日报业务一定是先开票,后发货。
由于戴尔电脑仓采用全月平均法计算成本,需要等月底全部业务完成,进行“期末处理”后,才能计算商品的成本,然后再生成成本结转凭证。
生成成本结转凭证的依据是零售日报。
(五)账套备份
将账套输出至“10-6销售管理特殊业务”文件夹,压缩后保存到U盘。
七、疑难解答
1.在直运业务中,存货核算系统无法生成凭证,是什么原因?
答:很有可能是在应付模块根据销售发票生成了凭证。直运业务中的采购部分与普通采购业务不同,在存货核算系统中是根据采购发票生成凭证,在应付模块中不能根据采购发票生成凭证,也无需生成。如果在应付模块中根据采购发票生成了凭证,那么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将无法生成凭证。
2.分期收款业务也可以处理一次发货,一次开票,它与先发货后开票业务有何不同?
答:分期收款业务的本质是在发货后、开票前,将存货从“库存商品”转入“发出商品”,而普通销售业务是发货后、开票前,商品还是在“库存商品”科目。因此,如果想发货后记入“发出商品”,那就采用分期收款流程;如果不想记入“发出商品”,那就采用普通业务流程。
3.为什么销售业务完成后,有的业务可以在存货模块中生成销售成本结转凭证,而有的业务在生成销售成本结转凭证时,金额为0?
答:因为只有采用先进先出法的商品才能立即结转成本,而全月平均法和售价法不能立即结转成本,必须在月底进行月末处理后才能结转成本。
◎思考与练习
1.如果普通业务收款时分多次收款,与分期收款业务有何不同?
2.直运业务生成的凭证与普通业务有何不同?
3.委托代销与受托代销的关系如何理解?
4.零售日报业务与普通业务流程有何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