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述
一、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
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债权和债务关系。各国之间的债权与债务到期就要进行结算,从而导致货币的收支。国际收支(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反映的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对外货币收支的综合状况。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是人们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间其他经济、政治和文化往来的收支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反映和概括。
国际收支反映的是货币收支的综合状况。这就意味着所有各类经济交易包括金融资产与商品劳务间的交换、商品劳务相互间的交换、金融资产相互间的交换、单方面商品劳务转移以及单方面金融资产转移最终都必须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以实物形式反映。
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流量。所谓一定时期,指的是各类交易在那一段时期内发生。这一段时期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等,具体情况可根据分析的需要和可能的资料来源来确定。各国对“一定时期”的理解通常为一年。
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间的交易。判断一项经济交易是否应包括在国际收支范围内,所依据的不是交易双方的国籍,而是依据交易的双方是否分属居民与非居民的范畴。
从国际收支角度看,公民与居民并不是一回事。公民是一个法律的概念,它仅指个人。而居民则以居住地为标准,包括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机构。
凡在一国居住(指个人、家庭)或注册(指企业)或逗留(指其他)达一年或一年以上者,我们称其为居住、逗留、注册所在国的居民,是原先派出国(地)的非居民。但有两点例外:其一,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永远是派出国的居民、所在国的非居民;其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至此,我们可对国际收支作如下的定义: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对国际收支是这样描述的:
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内的一种统计报表,它反映: (1)一国与他国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等的交易行为;(2)该国所持有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的变化以及与他国债券、债务关系的变化;(3)凡不需偿还的单方转移的项目和相对应的科目,会计上必须用来平衡的尚未抵消的交易,以及不易抵消的交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所作的这个定义是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角度出发的,这个解释较为全面、明确地概括了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
二、国际收支概念的演变
国际收支这一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各国对国际收支的关注也经历了一个从不重视到重视的过程。最早提出国际收支这一概念的是晚期重商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他在其所撰写的重商主义经典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就谈到对外贸易平衡表的编制以及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等问题。但是他没有详细论述国际收支的构成,以及围绕国际收支平衡的其他经济问题。
随后的古典经济理论家(如大卫·休谟)认为,国际收支可以通过建立金本位制,运用黄金物价流动机制有效地进行自动调节,达到平衡。由于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收支都是顺差,无需考虑逆差问题,因此国际收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爆发了国际收支危机。战后大规模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和大量的战争赔款,破坏了国际收支的平衡状态。资本主义各国为了改变国际收支逆差的状况,开始研究和分析国际收支的构成,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以期掌握国际收支的运行规律。就此,国际联盟的有关机构于1924年汇编公布了各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反映各国的国际收支情况,以供研究国际收支状况时参考借鉴。这是国际上第一次统一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全面掌握对外收支状况,分析资金进出的原因和渠道,为制定和改变贸易及外汇政策提供依据,更加注意编制和改进国际收支平衡表。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国际联盟之后,负责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一格式,逐月、逐季、逐年汇总会员国的国际收支统计。
国际收支概念的演变不仅体现在时间上、各国对其关注的程度上,更体现在内容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般西方学者对国际收支的理解仅局限在狭义范围内,即一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产生的借贷关系,到了一定的时期必然要进行货币清算,这样就发生了货币或财富在国际间转移的现象,而这种转移乃是以外汇作为主要计价、支付和清算的手段,因此可以说国际收支实际上是一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综合。这一理解仅指具有外汇收支的交易而言,其中并不包括无外汇收支的交易,如无偿的对外援助、其他单方面转移、以货易货的交易等。因此,这种理解不能概括国际收支所应包含的全部含义。但它仍然是分析一国外汇变化的重要依据,也是分析金融市场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无外汇交易的无偿输出,即以美国对外援助为中心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对世界经济影响的重要性大为增加;其次是国际间经济联系加强,国际收支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全面地把握一国的全部对外经济关系,不能仅局限于狭义的外汇收支的概念。于是就有了广义的国际收支的定义,即不仅包括有外汇收支的国际借贷关系,而且还包括一定时期的全部经济交易,如捐赠、无偿援助、海外汇款、年金等。目前对国际收支的评判和分析大部分是依据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来进行的。
三、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
说起国际收支,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另一与其相似但并非等同的概念,那就是国际借贷。
国际借贷(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亦称国际投资状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日期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记录。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状况。
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表现在:
(1)国际收支反映的是货币收支的综合状况,国际借贷反映的是债权债务的综合状况。
(2)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流量,是个动态的概念;国际借贷反映的是一定日期的存量,是个静态的概念。
(3)国际收支的范围比国际借贷的范围大(如对外捐赠属国际收支范畴,但并未体现国际借贷关系)。
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的联系体现在:国际借贷是因,国际收支是果。它们之间是一对因果关系。一般来说,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发生后,必然会在其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有所反映。但有时,国际收支又会反作用于国际借贷,即国际收支的某些变化会引起国际借贷活动的展开。因此,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