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概述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第二,实行固定汇率制;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提供辅助性的储备供应来源。“协定”第三条规定: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部分(份额的75%)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在需要货币储备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期限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所借用的款项。第四,取消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协定”第八条规定基金组织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第五,是规定“稀缺货币条款”,会员国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临时性的兑换限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其特点而言可简单表述为:一固定、双挂钩、上下限、政府干预、允许调整。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以前金本位制的区别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这种货币体系在货币平价、汇率波幅、国际储备等方面与以前的金汇兑本位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如下不同点。
(1)金汇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和储备货币,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则使美元等同于黄金。黄金虽然没有被完全排除出货币领域,但实际上美元成了该货币体系的中心。
(2)在金汇兑本位制时代,有多种货币可作为外汇储备,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只有美元作为国际外汇储备中的唯一货币。
(3)在金汇兑本位制时代,居民可向本国政府换取黄金,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只有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才可向美国政府以美元换取黄金。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国际合作的一个比较成功的事例,它为稳定国际金融和扩大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该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的,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它等同于黄金。在战后黄金生产增长停滞的情形下,美元的供应可以弥补国际储备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际清偿能力的短缺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的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这一汇率制度既避免了金本位制下汇率难以调整的弊端,又避免了浮动汇率制下汇率起伏多变的缺点。稳定的汇率体制有利于贸易成本的核算、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投资的进行。相对灵活的汇率调节机制使逆差国避免了黄金外汇的大量流失,各会员国可以执行独立的经济政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国际性金融机构,提供了国际磋商与货币合作的平台,因而在建立多边支付体系、稳定国际金融局势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符合当时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及其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曾经统一了国际货币制度,结束了战前国际货币不统一、不稳定的状况,给世界贸易、信贷、投资创造了相对统一和相对稳定的环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体系最后还是崩溃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不平衡是导致这一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两难矛盾”不可克服是该体系崩溃的基本原因,美元危机是该体系崩溃的直接因素。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以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为基础的。当时,美国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还占有世界绝大多数黄金储备,其工业生产、对外贸易亦占绝对优势。但是20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支撑美元国际货币霸权地位的各项条件,有的消失了,有的正在逐步恶化。随着日、德、法以及其他一些工业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世界上对这些国家货币的需求自然相应增长,这些国家货币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也相应提高,但布雷顿森林体系不能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它是依靠货币制度的力量试图强行把其他货币排除在储备货币之外,这必然会获得适得其反的结果。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不平衡规律要求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国际货币制度作出改动,然而该体系建立的原则及其体系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具有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该体系在其成立的这一天起就隐含着自我否定的因素。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美元与黄金两者互相等同的制度内容决定了它无法克服自身的下述矛盾而必然陷入困境。
矛盾之一是美元稳定与美元泛滥问题。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中心货币,其内外币值应当稳定;另一方面,把美元作为具有独占地位的国际货币极大地刺激了国际社会对美元的需求,加之美元的供应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扩大而实现的,这使美元有逐渐泛滥而引发危机的可能。这是一个两难困境:要么美国国际收支顺差、美元币值稳定,这样就无法保证美元的供应;要么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扩大,美元供应增加,但这使美元币值下降。
矛盾之二是黄金的有限性与国际媒介手段的无限增长。由于黄金本身有限,加之美国无法在存在国际黄金市场的情况下将所有黄金集中到国库,美国持有的黄金量只会随各国兑换而减少。美国黄金储备具有不断流失的可能,这样,黄金官价难以持久。
这两对矛盾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过程,使该体系一开始就潜伏着隐患。早在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洞察并指出了这一“两难困境” (Delima ),“两难困境”又称为“特里芬难题”。由于“特里芬难题”无法破解,导致了该体系的最后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原则是固定汇率制。但是固定汇率制度使各国难以用调节汇率的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在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体系中,汇率政策是比较有效、比较灵活的一种,然而固定汇率制扼杀了这种灵活性和政策活力。其结果对美国来说,只能用发行货币或借外债的办法来支付逆差,这必然增大美国的货币流通量,导致通货膨胀,使其国际收支更加恶化。而对其他成员国来说,在汇率政策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只能消极地实行贸易管制或采取紧缩政策,以达到消除逆差的目的,显然这种政策措施既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会限制其国内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突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的内在动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究其实质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该体系的命运是和美元紧紧相连的。美元由盛到衰的演变注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必然最终走向灭亡。
在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过程中,美元经历了由“美元荒”到“美元灾”直至美元危机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各国遭受了战争的创伤,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而美国经济实力强大,各国为恢复经济不得不向美国购买物资,于是除黄金源源不断地输向美国外,对美元的需求也感到十分迫切,从而造成了所谓“美元荒”。1948年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对外提供经济及军事援助,大量美元流向了海外,“美元灾”由此产生。由于美国的援助,各国经济渐入佳境,在许多领域各国均超过了美国,与此同时,美国发动了侵朝、侵越战争,军费开支骤增,1950年开始,美国国际收支开始出现逆差。美国的黄金储备也逐年减少,于是美元危机爆发了。从1960年到1973年这段时间,先后爆发了四次大的美元危机。由于美元充当了关键货币的角色,美元的稳定与否决定着整个货币体系的安危。
第一次美元危机发生在1960年10月。主要原因在于: 1953年美国发生战后第二次经济危机,工业生产下降14%,国际收支逆差39亿美元,黄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美国所欠短期外债高达210亿美元。当时,市场金价上涨到每盎司41.50美元,超出官价20%。为挽救美元危机,当时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1)签订“稳定黄金价格协定”。危机爆发后,伦敦市场金价猛涨,高出官价20%,使美元受到巨大压力。欧洲主要国家中央银行于1960年10月签订“君子协定”,规定以不超过35.2美元(包括手续费和运保费)的价格买卖1盎司黄金,以稳定黄金价格和美元汇率。
(2)签订“巴塞尔协定” (Basel Agreement)。1961年3月,联邦德国马克和荷兰盾升值,使美元承受压力。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瑞典等八国中央银行在巴塞尔签订“巴塞尔协定”,规定一国货币发生危机时,其他国家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该国货币头寸,并提供黄金和外汇信贷,以维持各国外汇市场的稳定。
(3)建立黄金总库(Gold Pool)。1961年10月,美国为稳定金价,保卫美元,联合英、法、意、荷、比、联邦德国和瑞士等7国建立了一个黄金总库。美国承担总库股份的50%,联邦德国为11%,英、法、意各为9.3%,荷、比和瑞士各占3.7%,指定英格兰银行为总库代理机构。金价高于官价时卖出黄金,低于官价时买入黄金,以维持黄金价格的稳定。
(4)借款总安排(General Arrangement to Borrow)。1961年11月,美、英、加、联邦德国、法、意、荷、比、瑞典、日本等十国,在巴黎开会,成立“十国集团”(又称巴黎俱乐部),达成“借款总安排”协议,建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如遇有货币危机时,可以从上述十国借入金额为60亿美元的资金,贷给发生危机的国家,以稳定该国货币,保卫美元。
(5)互换货币协定(Reciprocal Currency Agreement,又称SWAP Agreement)。1962年3月,美国同14个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签订“互惠借款协定”,借款额度为180亿美元。协定规定:当美元和其他货币发生危机时,有关两国中央银行可以相互提供互惠信贷,按一定汇率互换一定金额的双方货币,还款时仍按原商定汇率偿还。当时这一互惠借款额度实际高达197.8亿美元。
第二次美元危机发生在1968年3月。直接原因是美国发动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至1968年3月,美国黄金储备下降到121亿美元,而对外流动负债增至331亿美元。市场再度掀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金价一涨再涨。黄金总库为了压低金价,大量抛售黄金,从1967年10月到1968年3月共损失黄金34.6亿美元,于是各国纷纷转向美国兑换黄金以弥补损失,使美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当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1)美国单方面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这次危机使美国黄金大量流失,为此美国要求英国自1968年3月15日起关闭伦敦黄金市场,宣布在伦敦市场停止按官价供应黄金。
(2)解散黄金总库,实行黄金双价制(Gold Dual Price System)。在关闭伦敦黄金市场的同时,美国邀请黄金总库的成员国,在华盛顿举行紧急会议,并发表公报:解散黄金总库。美国不再按官价在市场供应黄金,听任市场金价自由波动。但各国中央银行可以按照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形成黄金双价制。
在美国国际收支危机不断恶化、美国资本不断外流、对外贸易突然出现逆差的情况下,1971年5月爆发了第三次美元危机,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到102亿美元,而其对外短期负债都增加到520亿美元,黄金储备仅及对外短期负债的1/5,美元地位岌岌可危。在此情况下,采取的措施有:
(1)实施新经济政策。
这是美国最严重的一次美元危机。尼克松政府被迫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①对所有进口品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②对内冻结工资、物价;③对外停止黄金兑换。
(2)签订“史密森协议” (Smithonian Institute Agreement)。
美国的新经济政策引起各国的强烈不满和反对。联邦德国、荷兰以及其他国家先后实行浮动汇率,法国则实行双重汇率,市场一片混乱。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被迫接受“十国集团”于1971年12月华盛顿会议达成的“史密森协议”。其主要内容为:①美国自1981年8月15日起,正式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7.89%,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②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由原来的± 1%扩大到± 2.25%,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③日、德、比、荷、瑞典、瑞士、意等七国的货币,根据其定值变化和美元贬值幅度,分别调整其对美元的汇率;④立即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
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小幅度贬值并未能阻止美元危机的发生。1973年2月,国际金融市场上又一次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西德马克和日元,并进而抢购黄金的浪潮。这就宣告了第四次美元危机的开始。在此情况下:
(1)美元第二次贬值。1973年2月2日,美国政府不得不再一次宣布美元贬值10%,黄金官价也相应由每盎司38美元提高到42.22美元;
(2)实行浮动汇率制。西欧各国取消了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实行浮动汇率;欧共体九国财政部长达成协议,建立由德、法、意、比、荷、卢参加的联合浮动体制,并于1973年3月19日实施。
综观美元四次大的危机,我们不难发现,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根大的支柱— — —美元黄金的互换和固定汇率制的实施已分别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浮动汇率制的出现而纷纷倒塌,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国际货币制度进入了浮动汇率制时代。
美元四次危机及其补救措施见表6-1所示。
表6-1 美元四次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