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疯狂大窃密

疯狂大窃密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商抛出“签订大合同”以引诱,说服厂方接待。工厂为吸取教训,通过其他渠道弄清原因,原来日商也是一家羽毛球生产企业,因质量原因销路不好。日商“签订大额合同”是假,窃取商业秘密是真。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境外经济间谍正在处心积虑、疯狂无耻地窃取中国的商业秘密,对此,如果我们没有高度的警惕性,没有严格的保密措施,便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泄密事件。

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本还没有经济间谍这一概念。有的认为人家哪会看上我们这点技术?有的则认为哪会有这么巧,外国的经济间谍就会到我这里来窃取商业秘密?

事实上,就是在这种麻痹与大意之中,经济间谍已经潜伏在了他们的身边,开始了疯狂的窃密活动。

我国某市化工助剂厂生产的优质产品——胱胺酸,多年来一直畅销国外市场,每年可为国家创汇300多万美元。对此,日本人垂涎三尺,想尽办法要将此工艺技术秘密弄到手,他们三次派员到该厂参观、座谈、拍照,用各种办法将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弄到手,然后利用我国的工艺技术改进了他们自己的产品,很快就打入了国际市场,致使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由畅销变为滞销、积压,外汇收入逐年减少。

1985年10月,日本人从我国《光明日报》上看到,江西高安县华村垦殖场研制生产的“蜜蜂花粉脱粉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消息后,专程以所谓“参观团”的名义来到华村垦殖场,由于我方接待人员缺乏保密观念,不仅允许日方对脱粉器进行拍照,而且让他们带走了大量有关技术资料和脱粉器实物样品。日本人获取这项先进的科研秘密后,对我国的脱粉器进行了仿制,并返销到我国,使我们在经济上蒙受了较大的损失。

1991年2月的一天,山东某厂生产的羽毛球在国际博览会上受到了用户的特别青睐。代表团回国后,日本某商社接二连三地向该厂发传真电报,要求来厂参观和看样定货。厂方拒绝在厂内接待。日商抛出“签订大合同”以引诱,说服厂方接待。日商一行数人在厂内留连两天,参观结束后以回国汇报为由,食言签订订货合同,一去数月音讯杳无。催促再三,回电内容是:“贵方产品质量不合标准”。工厂为吸取教训,通过其他渠道弄清原因,原来日商也是一家羽毛球生产企业,因质量原因销路不好。我方生产的羽毛球,所用羽毛杆,经特殊技术处理好,弹性好,韧性高,因此市场看好。日商“签订大额合同”是假,窃取商业秘密是真。

时下,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纷纷在中国落户,他们的招聘广告铺天盖地。到外资企业就职成为不少人急切追求的目标,而这正好又给经济间谍捞取商业秘密创造了条件。有一天,国外某公司在我国的一些报纸上刊登醒目的招聘广告,声称以优厚报酬招聘几名高级计算机软件编制人员。于是许多计算机软件专家前往应聘。这家公司以应聘人员多为由,要逐一面试,择优录取。他们首先挑选了在不同的大公司工作的计算机专家进行面试,这些应聘者为显示自己的才能,把自己掌握的软件编制技能和最新软件成果都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经过面试,那家外国公司从每个人口中骗走了许多计算机软件编制成果。一些应聘者在面试后焦虑地盼望外国公司聘书的到来,他们哪里会想到,这家公司在骗取了我国计算机情报后,早已溜之大吉,聘书永远不会到来。这些招聘者实际上根本不是什么公司的人,而是外国情报机关的人员。

那些计算机专家在计算机编程方面是那样的精明,但在商业秘密的保密方面,却是马大哈,结果落入了别人“编制”的程序里。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境外经济间谍正在处心积虑、疯狂无耻地窃取中国的商业秘密,对此,如果我们没有高度的警惕性,没有严格的保密措施,便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泄密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