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账方法的种类
企业会计人员为了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按一定原则设置了会计科目并按会计科目开设了账户之后,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将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登记在账户中。
记账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一定的符号,在账簿中登记各项经济业务的技术方法。记账方法的沿革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密切相关,并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变革而不断变革和完善。
记账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式记账法,一种是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它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有时即使登记在两个账户中,两个账户之间的记录也没有直接联系。它既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单式记账法只能适用于经济业务非常简单的单位。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应当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它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它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至少要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上以相等的金额进行双重的记录;其次,所有账户之间的数字存在平稳关系,可以进行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科学的、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记账方法。财政部统一规定我国的企业要采用复式记账法。
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处理经济业务,能够把所有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全面地记入有关账户中,这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账户记录还可以完整地、系统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同时,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上进行记录,这样,所有账户的有关发生额必然保持一种平衡关系。根据这种必然平衡的关系,就可以检查账户中记录是否正确,便于及时查找记录错误的原因,加以更正。
应用复式记账法记录各项经济业务,还可以通过账户对应关系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复式记账法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从编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都要运用复式记账原理。
根据记账符号、账户分类、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等方面的差异,复式记账法主要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记账方法;“增减记账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商业系统在改革记账方法时设计的一种记账方法;“收付记账法”是在我国传统收付记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已被全世界的会计工作者普遍接受,是一种比较成熟、完善的记账方法。另外,从会计实务角度看,统一记账方法对企业间横向经济联系和加强国际交往等都会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且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和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原理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叫会计方程式,是企业财务状况的表达式,实际上也是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的公式化。它集中体现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资产就其主体而言,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是会计主体本身获得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从价值形式上看,则一定有相应的提供渠道,由此产生了资金提供者对企业资产提出要求的权利,即权益,也是会计主体自身对债权人和所有者义务的量化体现。由于权益表明了资产的来源,使资产与权益相互依存,归于一统,因此在任何时候,作为独立经济主体的资产必然恒等于相应的权益,形成会计方程式。当资金呈现显著变动状态时,有三种表现形式,即资金的投入与退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耗费与收回,形成了以循环与周转为特征的运动,其公式可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无论企业发生何种类型的经济交易或事项,只要这些交易或事项符合会计要素的概念且能计量,都不会破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等式,会计等式始终保持平衡。
综上所述,所有的事项对会计等式都会产生双重影响,但这些都是等式内部各项目的变化影响,会计等式依然保持平衡关系,即遵循了资金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一项经济业务发生之后,其影响要分别反映在两个不同的项目中,这就是复式记账。复式记账针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或事项,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加以记录,也同样遵循了资金运动的规律,因此,复式记账法作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建立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上,并以其为基本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