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虚实论
周行己认为“钱以无用为用,物以有用为用,是物为实而钱为虚也(25)”。是说货币(“钱”)之所以能够充当交换媒介(“用”),是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无用”),商品(“物”)之所以能够参加交换(“用”)就是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有用”),所以商品为“实”而货币为“虚”。
虚实理论本非周行己的创见,其源有二。其一是脍炙人口,至今仍常为人引用的西汉晁错的名句:“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贾山所说:“钱者亡用器也。”就开始宣扬的论点,货币是无用之物,没有使用价值。其实脱胎于《管子·国蓄》的:“三币握之非有补于暖也,食之非有补于饱也。”虽表达方式有所区别,用今天的话说,他们一致认为货币具有一般劳动生产物所不具有的一般社会使用价值,却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的工具。所以晁错认为有了货币就“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贾山认为货币“可以易富贵”。《管子·国蓄》则认为:“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可见他们不承认货币同其他商品一样,本身具有某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即为有用之物。他们具有名目论的共同弱点,否认货币的商品属性,否认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从商品群众中必然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所以东晋孔琳之总结性地写道:“圣王制无用之货,以通有用之财。”再经过张方平的修饰提炼,而为“以无用而成有用”,周行己的“钱以无用为用”则是它们的翻版。
另一个是虚实概念。虚实对应最早出现在《老子》一书中,“虚其心,实其腹”,是属于道德修养范畴。《盐铁论·力耕》记述的御史大夫桑弘羊的话使它跨入经济范畴,“以末易其本,以虚荡其实”,利用货币来调节市场商品供求,达到以工商代替农业,以虚动摇实的目的,这虚实的含义较为抽象,似乎是以钱为虚,货为实。《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乾元年间(758—759)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铸造以一个乾元重宝当十个开元通宝的“乾元十当钱”。嗣后又铸造了以一当五十的重轮钱。上元元年(760)重轮钱公开贬值为以一当三十,开元钱与乾元当十钱全部以一当十,“碾硙(磨)鬻受,得为实钱,虚钱交易皆用十当钱,由是钱有虚实之名。”实钱当指足值铸币,虚钱则指贬值的劣质恶钱。周行己的虚实含义与此不尽相同,他的“物为实而钱为虚”的实是指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虚则指充当交换媒介没有特殊使用价值的货币。当然他也以虚指不足值的贬值大钱,实则指足值小钱;或者可兑现的“交钞为有实”,不可兑现的交钞则为虚。则其虚实含义的变化过程该是:汉代桑弘羊结合轻重理论,虚指物价政策,实指货物(26);唐代开始指贬值的不足值铸币与足值铸币;宋代周行己结合两说与他的轻重理论相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