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洲货币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区别

欧洲货币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区别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构成、特点,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和类型,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从事市场所在国货币的国际借贷,并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政策与法令管辖的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标志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并逐渐成为当今世界金融市场的核心。

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构成、特点,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和类型,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导入案例】

20世纪末,巴基斯坦政府在位于卡拉奇40公里处修建一年发电量129.2万千瓦的电力工程。该工程由英美电力咨询公司设计,HUB电力公司承建,美国梅林金融财务公司规划融资方案并组织筹资,其投资与融资结构是:

1.股本投资(占20%)   3.72亿美元

2.债务:(占80%)

能源发展基金借款   6.02亿美元 (33%)

从商业银行借款    6.95亿美元 (38%)

其他地区及国外贷款  1.63亿美元 (9%)

美国梅林金融财务公司建议,6.95亿美元的国际商业银行贷款金额巨大,远非一两家银行所能承担,而必须借取银团贷款,并且这项占项目资金总额38%的贷款,不能从传统金融市场取得,而必须从欧洲货币市场也即境外货币市场取得;由于其具有资金充沛,管制较松,费用低廉,利率相对较低以及资金调拨方便等特点,可大大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压低工程造价。HUB公司采纳了这一意见,最后从美、英、德等银行组成的银团取得了贷款,使该工程得以按期完成,对缓解巴基斯坦的电力紧缺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

【启示】HUB公司为何对其电力工程的主要资金须在欧洲货币市场借取银团贷款,而不在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借取一般商业贷款?两个市场之间具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呢?本章将对国际金融市场予以阐述与分析。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

金融的核心就是进行资金的融通。经常发生的多边借贷形成了资金供求关系,为实现这种关系,又必须通过或借助于一定的机构(如某银行)和一定的地点(如某城市),这些机构和地点总称为场所。于是,资金借贷或融通的关系和场所形成了金融市场。

当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借贷关系或金融关系和场所是发生在本国居民之间,不涉及任何其他国家的居民,而且实现这种关系的场所也处在本国国境内,那么这个金融市场就是国内金融市场;如果这种资金信贷关系或金融关系涉及本国与他国之间,涉及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或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或者实现这种关系的场所是在一国(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如离岸金融市场),就形成了国际金融市场。

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具有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关系的总和,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这几类国际金融市场不是截然分离,而是互相联系着。例如,长短期资金的借贷,往往离不开外汇的买卖,外汇的买卖又会引起资金的借贷;黄金的买卖也离不开外汇的买卖,并引起资金的借贷。

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资金借贷或融通关系的总和,即国际资金市场,按资金借贷的期限分为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国际资金市场以货币作为经营对象,供求双方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借贷关系,即需求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使用资金后必须伴随利息向供应者归还本金。

国际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形的市场,它作为国际性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往往是国际性金融机构聚集的城市或地区,也称为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市场也可以是无形的。无形市场由各国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机构如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跨国公司构成,它们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资金融通、有价证券买卖及其有关的国际金融业务活动,是通过电话、电传、计算机等现代化的通信设施相联系的网络体系来完成的。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

(一)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从事市场所在国货币的国际借贷,并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政策与法令管辖的金融市场。这种类型的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由地方性金融市场到全国性金融市场,最后发展为世界性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它由一国的金融中心发展为世界性金融市场是以其强大的工商业、对外贸易与对外信贷等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如伦敦、纽约、苏黎世、巴黎、东京、法兰克福、米兰等都属于这类国际金融市场。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又称为在岸金融市场(Onshore Financial Market),其主要特点是:以市场所在国发行的货币为交易对象;交易活动一般是在市场所在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该市场要受到市场所在国法律和金融条例的管理和制约,各种限制较多,借贷成本较高。

(二)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

所谓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欧洲货币市场,又称为离岸金融市场(External Financial Market)。它是在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基础上形成的。

与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相比,它有如下特征:①以市场所在国以外国家的货币即境外货币为交易对象。被交易的货币包括了世界上主要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②交易活动一般是在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即交易关系是外国贷款人和外国借款人之间的关系。③资金融通业务基本不受市场所在国及其他国家法律、法规和税收的管辖。在该市场上,资金交易自由,利率自由,也无须缴纳存款准备金。欧洲货币市场分布于全世界,“欧洲”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欧洲,而被赋予了经济上的意义,是“境外”和“货币发行国管辖之外”的意思。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标志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并逐渐成为当今世界金融市场的核心。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

(一)市场主体的广泛性

其活动领域超越国界,其借贷关系涉及境外居民或国外居民,在居民与非居民、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借贷关系。

(二)金融管制放松

国内金融市场必须受到货币当局的直接干预,市场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力量的左右。而国际金融市场则受所在国的干预较少,交易活动受所在国法律制度的约束力较少。尤其是新兴的离岸金融市场,几乎不受任何国家法律的约束。

(三)全球市场一体化

按时区排列:伦敦—纽约—香港—伦敦,前一个时区市场的收市时间正好是另一个时区市场开市的时间,而且上述时区内的其他各地市场也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日夜不停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四)信用风险大

银行吸收短期资金发放长期贷款,资金的来源与运用期限结构不对称,中长期贷款先贷放然后借入,贷放金额大,且大多是信用贷款,缺乏抵押保证。借款人把借到的资金连续转手,银行对实际用款人的情况难以把握。

(五)影响波及范围广

某一市场上出现的任何波动,都会迅速地在其他各个市场上反映出来,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激化,使货币当局的政策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

国际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一)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经营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内的借贷资本市场。国际货币市场的主要业务包括银行短期信贷、短期证券、票据贴现。在美国,短期货币市场以银行短期信贷和短期债券为主,商业银行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伦敦,短期货币市场以贴现业务为主,贴现行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来说,国际货币市场的中介机构包括商业银行、票据承兑行、贴现行、证券交易商和证券经纪人。

1.银行短期信贷市场

银行短期信贷市场主要包括银行对外国企业的信贷和银行同业拆放市场。前者主要解决流动资金的需要,后者主要平衡银行在一定时间内的资金余缺。银行同业拆放市场在货币市场居于主要地位,利率一般以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LIBOR)为基准,交易通常以批发形式进行,少则几十万英镑,多则几百万英镑,交易简便,不需担保和抵押,完全凭电话电传进行。

2.贴现市场

贴现市场是经营贴现业务的短期资金市场。贴现是银行购买未到期票据业务,银行根据票面金额扣取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期间的利息,而给予票据持有者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贴现的票据主要有国库券、银行债券、公司债券、银行承兑票据和商业承兑票据。贴现率一般高于银行利率。贴现行或从事贴现的银行可以用经贴现后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要求再贴现。中央银行利用这种再贴现业务来调节信用,调节利率,进而调节宏观金融。

3.短期证券市场

短期票据市场是进行短期证券交易的场所。交易对象有:

(1)国库券。是指一国政府为满足季节性财政需要而发行的短期政府债券。国库券是美国证券市场上信用最好、流动性最强、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手段,期限一般为3个月或6个月。通常以票面金额打折扣的方式和拍卖的方式推销。它不仅是美国居民而且是外国政府或居民的重要投资对象。

(2)商业票据。是指一些大工商企业和银行控股公司为筹措短期资金,凭信用发行的、有固定到期日(以270天居多)的短期借款票据。

(3)银行承兑汇票。主要是出口商签发的,经银行背书承兑保证到期付款的汇票。这种汇票期限一般为30~180天,90天居多,面值无限制。

(4)可转让的银行定期存款单(Certificate of Deposit,CD)。是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为吸收大额定期存款而发给存款者的存款单。存款单不记名并可在市场上自由出售,存款单利率与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大致相同。因此,投资于存款单,既获定期存款利息,又可随时转让变为现金,很受投资者欢迎。

(二)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经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信贷市场。市场参与者主要有银行、公司、证券商及政府机构。资本市场的主要业务有银行中长期贷款和证券交易。

1.银行中长期借贷市场

这一市场主要是政府机构(包括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银行向企业提供中长期资金融通,用于后者固定资本投资的资金需要。政府贷款的特征是期限长、利率低、附有一定的条件。政府贷款一般是一种约束性贷款。银行贷款一般是一种无约束的贷款,贷款利率视市场行情和借款人的信誉而定。对于数额比较巨大的贷款,银行一般采用联合贷款或辛迪加贷款。

2.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以有价证券为经营、交易对象的市场。它通过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来实现国际间资本的借贷或投资。证券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

证券发行市场,是新证券发行市场,也称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它的作用在于工商企业、银行、金融机构或政府通过发行市场,将证券销售给投资者,以达到筹集资金的目的。

证券交易市场,是已发行证券的流通市场,包括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交易所内买卖的证券是上市证券,场外交易市场买卖的多为不上市的证券,由证券商在其营业所自营或代客买卖。

(三)国际外汇市场

国际外汇市场是进行国际性货币兑换和外汇买卖的场所或交易网络,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之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国际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外汇交易日益脱离实物经济。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世界各外汇市场的交易都可以通过电传、电报、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易主要发生在银行之间,因此,国际外汇市场实际上主要是银行之间的货币买卖市场。外汇交易绝大多数是投机活动,利用异地异时微小的汇率差异,进行盈利性交易。通过电子手段,全世界各大时区的外汇市场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4小时不间断地运作。

(四)国际黄金市场

国际黄金市场是世界各国集中进行黄金交易的场所,是国际金融市场的特殊组成部分。黄金市场既是国家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居民调整个人财富储藏形式的一种方式。黄金市场可以分为实物黄金市场和期货期权市场两个部分,两个市场通过套利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期货期权的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实物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的。目前世界上有五大国际性黄金市场:伦敦、苏黎世、纽约、芝加哥和中国香港,其市场价格的形成及交易量的变化对世界上其他市场有很大影响。

(五)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是相对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基础市场而言的。该市场交易的是金融衍生工具,它是当代金融创新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交易者转嫁风险的双边合约,其价值取决于基础市场工具或资产的价格及其变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主要有金融远期合约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互换市场等。

五、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国际金融市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发展过程中,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国际借贷关系的扩大,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的自由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不断推进海外殖民,航运业掌握了海上霸权,使得英国发展成世界最大的工业强国。同时,英国的政局较稳定,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于1694年正式成立,遍布世界各国和主要地区的银行代理关系逐渐建立,银行结算和信贷制度不断完善,加上当时英国积累和掠夺了巨额财富,与世界各国贸易联系广泛,英镑币值稳定,英镑成为当时世界上主要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伦敦也就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市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伦敦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大大削弱。美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美元成为最重要的国际结算货币与储备货币。大量的国际借贷和资本筹措集中在纽约,纽约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市场。西欧各国经济遭受战争破坏的情况类似于英国,只有瑞士仍继续保持瑞士法郎的自由兑换,另外瑞士的自由外汇交易和黄金交易也相当活跃,从而加速了苏黎世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伦敦、纽约和苏黎世成为并立的世界三大国际金融市场。

2.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1950年以后,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逆差,大量美元流往境外,形成了境外美元市场,即欧洲美元市场。逐渐地,欧洲的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荷兰盾以及其他境外货币也出现在这一市场,从而使欧洲美元市场发展成欧洲货币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体现了信贷交易的国际化趋势,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分散创造了有利而重要的前提条件。国际金融市场不再局限于少数的传统国际金融中心,而是快速扩张到巴黎、法兰克福、卢森堡、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而且一些原来并不重要的地区,如巴哈马、开曼群岛和中东的巴林等地,因为金融管制较松、低税收等优惠政策而相继成为了具有一定重要性的离岸金融中心。

3.新兴国际金融市场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兴工业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各主要国家普遍掀起了以放松金融管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改革浪潮。国际资本流动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环境,各国也更加注意与国际惯例接轨,从而加速了这些国家的金融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新兴国际金融市场主要分布于拉丁美洲地区的墨西哥、阿根廷、巴西、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

(二)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条件

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主要条件:

1.政局比较稳定

这是形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前提。一国只有政局稳定,资本才有安全感,国际资本才会流向那里,才能积累向外国提供贷款所需的资金,因而才会形成国际金融市场。

2.完整的市场结构

是指既有完备的金融机构网络,又有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并且有完备的金融制度;法律制度比较健全,还有能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专门人才。

3.宽松的金融政策和优惠措施

是指实行自由开放的金融政策,实行自由外汇制度,金融管理较松。

4.良好的国际通信设施,便利的国际交通地理位置

六、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1.调节各国的国际收支

有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将其外汇资金盈余投放于国际金融市场,而有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则越来越依赖国际金融市场的贷款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国际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为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了一条调节国际收支的渠道,即逆差国可到国际金融市场上举债或筹资,从而更能灵活地规划经济发展,也能在更大程度上缓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

2.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大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为各国经济发展融通资金。国际金融市场是世界各国资金的集散中心。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国际性的蓄水池,获取发展经济所需的资金。如欧洲货币市场促进了当时的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复兴;亚洲美元市场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建设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资金也都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的。可以说,某些国家或地区就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钱付利息的代价来推动经济发展的。

(2)为资本短缺国家利用外资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便利。国际金融市场通过汇集资金、提供贷款和证券交易,把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现实的职能资本,并把非资本转化为资本。各国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扩大了本国的社会资本总额,从而可以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

(3)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条件。主要是指欧洲货币市场为跨国公司在国际间进行资金储存与借贷、资本的频繁调动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跨国公司经营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由此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发展。

3.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化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国际化,其重要表现之一是跨国垄断组织的出现与发展,其主要形式是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国际金融市场促进了跨国垄断组织的发展,跨国垄断组织的发展又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表现为:①国际金融市场是跨国公司获取外部资金的最重要来源;②国际金融市场为跨国垄断组织进行资金调拨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国际金融市场是跨国公司存放暂时闲置资金的有利可图的场所,也为跨国银行进行贷放款活动和获取丰厚利润提供了条件。

4.促进了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达,吸引着无数的跨国金融组织,尤其是银行业汇集于此。国际金融市场成了国际大银行的集散地。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各种活动把这些银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世界各国的银行信用突破空间制约而成为国际间的银行信用,在更大程度上推动诸多金融业务国际化。

(二)消极作用

国际金融市场导致国际资本在国际间充分流动,使当前国际资本流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例如,当大量国际资本同时流向一个国家时,必然导致流入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引发通货膨胀,冲击该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甚至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为此,近几年在西方各国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干预与管理。

国际金融市场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第二节 欧洲货币市场

一、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

欧洲货币又称境外货币,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被存储和借贷的各种货币的总称。欧洲货币市场是指在一国境外进行该国货币借贷的国际市场。由于该市场发源于欧洲,故称为欧洲货币市场。严格来说,欧洲货币市场就是指非居民相互之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又称为离岸金融市场。它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

这里要明确以下几点:

(1)在这里“欧洲货币”一词不说明市场经营的币种范围。境外货币借贷市场就是欧洲货币市场。在欧洲货币市场中除占比较大的欧洲美元外,还包括欧元、欧洲瑞士法郎、欧洲加元等,但不包括该市场所在国家所属的货币。

(2)“货币市场”不说明该市场经营的业务范围。境外货币市场也即欧洲货币市场,重点集中在伦敦、卢森堡、巴哈马等金融中心,亚洲地区则集中在新加坡。

(3)欧洲货币市场的“欧洲”不是一个地理概念。之所以该市场被冠以“欧洲”一词,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习惯,说明离岸金融市场最早产生于欧洲。目前该市场已扩展到亚洲、北美和拉丁美洲,成为一个全球性市场。

二、欧洲货币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技术革命的出现推动了世界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而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又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这是欧洲货币市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美国的金融管制政策

20世纪60年代,为了扭转日益恶化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一直推行节制资本外流的政策。1963年7月,美国实施“利息平衡税”(Interest Equalization Tax),规定凡美国居民购买外国证券的,其利息所得一律纳税,这一做法实际上等于对外国公司关闭了美国资本市场。1965年1月和1968年,美国又分别颁布了《自愿限制对外贷款指导方针》(限制美国金融机构对外贷款规模)及《国外直接投资法规》(直接限制有关机构对外投资的规模)。此外,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Q条例”对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规定了上限,但对境外银行不作限制。上述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迫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及外国的跨国公司在筹资时,依赖于欧洲货币市场,而且美国银行为了不失去在国际信贷业务中获利的机会,也在国外建立大量的分支机构,为大部分国际金融业务从美国转移到境外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德国、瑞士等国家的倒收利息政策

1958年后,当时的德国马克、瑞士法郎一直趋硬,一些外国人纷纷将本币换成马克或瑞士法郎存于德国或瑞士,使外国人的马克、瑞士法郎存款增多,无异于加剧本国的通货膨胀。为此,德国、瑞士货币当局对非居民的本币存款,采取倒收利息政策,以限制非居民的本币存款,减缓本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这种政策使非居民将所持马克或瑞士法郎从德国或瑞士抽走,转存于伦敦或卢森堡,这不仅可以避免因德国、瑞士货币当局倒收利息而受到的损失,同时一样可以获得该货币升值的利益。大量德国马克、瑞士法郎存于该国国境以外,是欧洲货币市场集结大量欧洲货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美国对境外美元的存在采取放纵的态度

境外美元的出现,是逃避美国金融政策法令的一个结果,但美国当局对此又采取了纵容的态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到1971年8月15日以前,美国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承担美元纸币兑换成黄金的义务。大量美元在境外辗转借贷存储,不须换成外币,这就减少了流入外国中央银行或政府的可能性,从而减轻了美国政府兑换黄金的压力,对美国减少黄金储备有缓冲作用,并为美国转嫁其通货膨胀开辟了新途径。

(四)西欧国家的外汇管制放松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长期国际收支逆差,使西欧国家增加了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这些国家外汇管制的放松,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资金可以自由流动,为储存于各国的境外美元和其他境外货币的自由流通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自由化、国际化程度都很高,与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管制较松

欧洲货币市场经营十分自由,很少受市场所在国金融政策、法规以及外汇管制的限制,资金借贷自由,调拨方便。例如,一国政府机构或企业筹集资金,在美国纽约市场发行美元债券或借款等,美国有关当局对此审查相当严厉,一般中小国家或企业,很难获准;而它们在欧洲货币市场发行美元债券或借款,审查的手续则较简单,比较容易获得批准。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或企业常常在此借取资金。1975年以来,在国际清算银行的主持下,成立了监管国际银行业务的协调机构——巴塞尔委员会,就银行的国际业务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使各国在协调对欧洲货币市场的监管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存贷款利差低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有独特的利率结构。其利率体系的基础是伦敦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由于欧洲银行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并且不受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所以存款利率略高于货币发行国国内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低于国内贷款利率。存贷款利差一般在0.25%~0.5%之间,甚至有时低于0.125%,大大低于传统市场。因此,欧洲货币市场的存贷款业务更具竞争力。

(三)币种选择自由,资金调拨方便

欧洲货币市场上交易的货币是境外货币,币种较多,大部分都是可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以银行间交易为主,银行同业间的资金拆借占比很大。它是一个资金批发市场,每笔交易数额很大,少则数万美元,多则数亿美元。对于银行来说,由于其贷款的数量非常大,所以利润仍然相当可观;对于客户来说,由于融资成本较低,所以便于筹集资金。其业务活动一般都是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现代化通信网络在银行之间或银行与客户之间进行。欧洲货币市场银行机构林立,业务经验丰富,融资类型多样,通信发达,银行网络遍布世界各地,资金调拨非常方便。

(四)税费负担少

欧洲货币市场税负较轻,银行机构各种服务费平均较低,从而降低了融资者的成本负担。

(五)国际金融的脆弱性和风险性明显加大

金融创新使金融业务操作便利、速度快捷、交割灵活、成交额大,从而对投机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衍生工具具有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率,并集中了分散在社会经济中的各种风险于固定的场所加以释放或转移,所以衍生工具本身又蕴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目前国际金融监管体制还比较落后,银行业务的表外化更增添了其监管的难度,所以衍生工具一旦过度使用,就会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成为金融灾难的策源地。

此外,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不以所在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巨额的资金积累为基础,只要市场所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稳定、地理方便、通信发达、服务周到,并实行较为突出的优惠政策,就有可能发展为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

四、欧洲货币市场的类型

欧洲货币市场按其境内业务与境外业务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第一种是一体型,即境内金融市场与境外金融市场的业务融为一体。离岸资金可随时转换为在岸资金和国内资金,而在岸资金可随时转换为离岸资金。以中国香港为例,一香港居民将一笔美元存入某香港银行属于在岸交易;当该银行将此笔美元转贷给新加坡时,则又属离岸交易。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伦敦和香港即属于此类型。

第二种是分离型,即境内业务与境外业务分开,居民的存贷业务与非居民的业务分开。分离型的市场有助于隔绝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对本国货币存量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日本东京的海外特别账户和新加坡的亚洲货币账户均属此类型。

第三种是走账型或簿记型,这类市场没有或几乎没有实际的业务交易,而只是起着其他市场资金交易的记账和划账的作用,目的是逃避税收和管制。中美洲和中东的一些离岸金融中心即属此类型。

五、欧洲货币市场的参与者

欧洲货币市场以其参与者的多样化和管制较少著称于世,该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商业银行、公司、政府、国际性组织和个人。

(一)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欧洲货币市场的中枢神经,它们既是借款者又是贷款者,其中20多家世界最大的银行在欧洲货币市场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银行把它们吸取的巨额存款转贷给欧洲银行,它们通过在国外市场上筹集和运用资金,把欧洲货币与各国国内金融市场联为一体,同时,欧洲货币市场上发达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也为各国银行调整流动性资金提供了方便。

(二)公司

欧洲货币市场产生之初,能够借入欧洲货币的公司仅限于那些名气、规模和信誉一流的公司。近几年来,由于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可贷资金增加,以及对国外企业提供的贷款大多由外国银行担保。因此,大量不知名的企业也跻身于欧洲货币市场。甚至一些没有国际业务的国内企业在国内银根较紧、利率升高时也常常到欧洲货币市场上借款。

(三)政府

政府部门也是欧洲货币市场的重要借款者,其借款目的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特别是1973年以后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许多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各国政府、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借款者的借款规模大大超过了私人借款者。

同时,各国中央银行也是欧洲货币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国家的政府或中央银行把其过多的美元储备以及一些石油出口国把它们得到的大量石油美元存入欧洲货币市场,以寻求较高的收益。

(四)国际性组织

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各种区域性开发银行以及欧共体的有关机构也是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参与者。

(五)个人

虽然个人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参与较少,但一些富有的投资者仍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欧洲货币市场上的金融工具的品种增多了,灵活性也增强了,个人投资于欧洲商业票据和伦敦美元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

六、欧洲货币市场的业务

参与欧洲货币市场业务经营的主要有各国的工商企业和跨国公司、各国商业银行及其境外分支机构、跨国银行和国际银行、各国中央银行和外汇投机者。其中各国工商企业和跨国公司是欧洲货币市场最基本的资金供求者。

(一)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来源

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来源由各种形式的存款组成。

1.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欧洲货币市场主要的存款工具。存款的利息率是固定的,期限通常很短,欧洲银行存款中大约70%的存款期限短于3个月。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水平变化较大,出现了浮动利率的定期存款,每3个月或6个月根据市场利率做调整。

2.可转让欧洲货币存款单

可转让欧洲货币存款单是银行发行的标明金额、期限、利率的存款凭证,它可以根据存款者的需要,在未到期前到二级市场进行转让。欧洲美元存款单是1966年由美国第一花旗银行在伦敦发行的。

3.浮动利率存款

浮动利率存款有时也称浮动利率票据,是银行筹集资金的方法之一。这种存款或票据的利率是浮动的,在保证一个最低限度的利率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利率浮动。这对担心市场利率上涨而受损失的存款者有较大吸引力。

(二)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运用

按照筹资方式划分,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运用大致分为两大类:欧洲信贷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欧洲信贷市场按贷款期限分为短期信贷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

1.欧洲信贷市场

(1)短期信贷市场。欧洲短期信贷业务根据对信贷的需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银行与非银行客户(如跨国公司、工商企业)之间的信贷,称为欧洲商业信贷;另一类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信贷,称为银行间同业拆借。欧洲短期信贷市场的主体是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通过银行间的存款来调剂资金的供求,这种资金拆放都是以电话或电传联系,达成交易后一般凭信用,并不签订合同,但在联系时必须说明借贷银行名称,借款银行的资信对于决定借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有很大关系。因此欧洲银行同业拆借十分方便灵活,交易往往可以在几分钟内达成,并不需要特定的程序,签订专门的书面信贷协议。

欧洲同业拆借交易起点较高,一般为10万美元。通常金额在500万~1000万美元之间,有时还能达到5000万美元。欧洲同业拆借交易期限较短,多数为1~7天,3个月、6个月或1年的拆借安排非常少见。

在欧洲同业拆借市场上,利率的高低是个关键因素。欧洲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特点有两个:一是欧洲货币存贷利差小,由于经营成本较低,各行为了提高竞争力,导致欧洲同业拆借存款利率比同币的国内市场高,贷款利率比同币的国内市场低,欧洲货币存贷利差一般为0.25%~0.5%。二是各欧洲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差别几乎不存在。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离岸中心之间的利差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套利活动消失。

欧洲短期信贷市场与外汇市场联系紧密。欧洲货币市场可经营的货币具有多样性,使得欧洲银行不同币种的头寸经常不一致,有时候需要一种货币,却拥有另一种货币,或有一种货币却没有相应的资金需求。此时,跨国银行就需要在外汇市场上,通过外汇的互换业务获得所需币种的资金或调整其头寸。

例如,一个伦敦的客户预存入10%利率、3个月期的英镑存款,但是该银行没有适合的资产业务。于是,该银行可先接受该存款业务,再将英镑卖出,买入美元,将换得的美元在美国货币市场上进行为期3个月的投资,并购买远期合约。

(2)中长期信贷市场。中长期信贷有两类:一类是贷款数量较小,单个银行就能承担的贷款,称为独家贷款;另一类是贷款金额大、期限长的贷款,单独一家银行无法提供,于是由多家银行组成的银行团来共同承担,这类贷款就是银团贷款。欧洲货币市场的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主要是银团贷款。按照贷款银团组织形式的不同,银团贷款主要有辛迪加贷款和联合贷放两种形式。辛迪加贷款是指在一般贷款交易中,由一家银行牵头,与本国或其他几国的数家甚至是数十家银行,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组成的贷款银团发放的贷款。联合贷放则仅指一笔贷款交易由两家以上的银行或金融机构联合共同提供贷款,贷款人之间并未形成严格的法律关系。

辛迪加贷款的当事人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贷款人,包括牵头银行、经理银行、参与银行、代理银行等。贷款人应该是国际性的商业银行、商人银行、投资银行等。其二是借款人,往往是政府、地方政府、国际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官办或私营专业银行、跨国公司等。组织辛迪加贷款首先由牵头银行受借款人委托,为其物色愿意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的各家贷款银行;其次由牵头银行会同经理银行与借款人谈判,商定银团贷款协议的各项条款;最后根据签订的贷款协议,由指定的代理银行统一管理发放和回收。

辛迪加贷款的特点:①规模巨大。贷款金额少则数千万美元,多则数亿美元,目前以1亿~3亿美元居多。②币种灵活。主要有欧元、欧洲日元、欧洲美元等。既可以是单一币种贷款,也可以是多币种贷款。③期限较长。辛迪加贷款期限包括提款期,即签订贷款协议后支用款项的期限;宽限期,即不需还本金但要按约定利息的期限;偿还期,即宽限期结束后偿还本金的期限。期限一般为5~12年不等,但用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贷款期限可长达20年以上。④利率灵活。辛迪加贷款利率包括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两种,一般以浮动利率居多,可以采用有关市场的同业拆放利率或采用贷款货币本国的优惠利率,并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按借款人资信等级加0.5%~2.5%利差不等,如有债务担保人,可参照担保人的资信,作为所加利差大小的依据。⑤成本较高。除利息外辛迪加贷款还有各种费用负担,如管理费(Management Fee)也称前端费(Up-front Fee),费率一般在贷款总额的0.5%~2.5%之间。承担费(Commitment Fee),费率一般在0.25%~0.75%之间。代理费(Agent Fee)一般在0.125%~0.5%之间。

2.欧洲债券市场

国际债券市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外国债券(Foreign Bonds)和欧洲债券(Eurobonds)。外国债券是指借款人在国外资本市场发行以发行国货币标价的债券。外国债券发行者是一个外国主体。最重要的外国债券市场包括纽约、东京、法兰克福和阿姆斯特丹。外国债券市场有些被冠以有趣的名字,例如在美国市场承销和发行的非美国公司的美元债券被称为扬基债券(Yankee Bonds);在日本市场承销和发行的非日本公司的日元债券被称为武士债券(Samurai Bonds);在英国市场承销和发行的非英国公司的英镑债券被称为猛犬债券(Bulldog Bonds)。

欧洲债券市场是指借款人在其他国家发行的非发行国货币标价的债券。这种境外债券通常由一些国家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国际承销辛迪加出售,并由有关国家向投资人提供担保的中长期融资方式。

第一笔欧洲债券于1961年2月1日在卢森堡发行,市场建立的初期主要是发行美元债券,后来以西德马克、法国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荷兰盾等币种发行的债券相继出现,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欧洲债券市场增长迅猛,发行额远远超过外国债券,成为欧洲货币市场的一种主要的资金运用方式。

欧洲债券市场融资工具种类繁多,按发行条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固定利率债券。也称普通债券,即利率固定不变的欧洲债券。这种债券通常以年为计息期,以平价(面值)或略低于平价折扣发行。期限多为3~7年,个别长达10年。固定利率债券在市场利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较为流行,若市场利率波动较大,其发行易受影响。

(2)浮动利率债券。即在偿还期内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作定期调整的国际债券,是当前欧洲债券市场的主流品种。这种债券一般以3个月或6个月期的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或美国优惠贷款利率为参考,再加上一个附加利率确定。发行期限多为5~15年,有的甚至长达40年,可以借新还旧的方式赎回已发行债券。20世纪80年代以来,浮动利率债券又衍生出众多新型的票据种类,如“利率下降锁定债券”,当市场利率水平下降到一特定水平时,根据事先约定的有关条款,浮动利率自动变成固定利率,从而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

(3)可转换债券。即债券有固定的利率和期限,但债券持有人可在指定的日期,以事先约定的价格将所持有的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的普通股票,或其他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工具等。此类债券在欧洲债券市场上广泛使用,其利率一般低于固定利率债券,转换权利就是对低息的补偿。

(4)零息债券。即债券无票面利率,也不附息票,到期也无利息支付,但债券采用贴现方式,到期按面值还本。债券面值与发行价格的差额即为投资者的收益。零息债券的收益来自资本的增值,而非利息,有利于投资者避税,有些国家不将资本增值作为收入课税。

(5)双币债券。即债券以一种货币购买与支付息票,但以另一种货币支付本金。例如以瑞士法郎为债券面值,利息按固定利率以瑞士法郎支付,本金则按约定的瑞士法郎对美元汇率,以美元偿还。这种债券利率较高,对投资者较具吸引力;对于需筹措瑞士法郎资金而又具有美元偿还能力的借款者,则可降低汇率风险。

(6)认购权证债券。即债券由债券本身及金融资产认购权两部分组成。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该债券不仅可获得利息收益,而且还拥有继续投资的权利;对债券发行者而言,这种债券利率较低,发行人可借以降低筹资成本。金融资产认购权可以和债券分离,在市场上出售,其价格以市场利率水平确定。

欧洲债券市场有如下特点:①市场容量大,是国际上重要的资金聚集市场。②发行手续简便,无须市场所在国批准,也不受任何国家法律的约束,且可自由选择市场通行货币。③融资成本比较低,因为发行费用和利息成本比较低;欧洲债券一般采用非正式发行方式,不需要任何国家当局批准,也不受任何国家金融法规约束,自由灵活。④选择空间大,流动性比较强。欧洲债券的发行者可根据投资需要、利率和汇率的变化,自由选择发行市场、债券面值和筹资币种;投资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债券种类,双方选择余地都很大。同时它有一个富有效率和活力的二级市场。⑤安全系数比较高,发行者主要是跨国公司、大企业集团、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这些筹资者多是些规模巨大、实力雄厚、资信优良的经济实体,或拥有国家主权的政府机构,或根据国际协议、条约成立的国际组织,因而对投资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⑥利息收入可免除所得税,对债券投资者很有利。

七、欧洲货币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筹集资金的便利,推动了战后西欧、日本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从欧洲货币市场筹措了42亿美元的贷款;1974年至1977年间,又从该市场借入约63亿美元,这使得欧洲货币市场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另外,从1976年到1978年6月底,在发展中国家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取的621亿美元贷款中,绝大部分来自欧洲货币市场。

2.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一直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总额从1960年到1987年增长了近20倍。若没有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支持,这一成就是较难达到的。

3.为逆差国提供了筹集资金的便利

欧洲货币市场对缓解全球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发挥了很大作用。欧洲货币市场为资金的短期流动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使资金盈余国家和资金短缺国家可以通过欧洲货币市场来调剂资金需求,如在20世纪70年代促进了石油美元的回流,从而缓解了许多国家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

4.促进了国际资金流动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

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因国界限制而形成的相互隔绝状态,全球的离岸金融市场通过现代化通信设备与网络相互联系起来,促进了国际间资金的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5.欧洲货币市场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欧洲货币市场本身就是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市场创新,同时欧洲货币市场由于管制较少、交易自由,为金融工具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欧洲定期存单、欧洲债券、浮动利率票据、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等都出现在欧洲货币市场。

(二)消极影响

1.使国际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

欧洲货币市场上国际信贷的主要方式是借短贷长。作为欧洲银行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欧洲货币存款(通知存款、欧洲定期存款和欧洲CD)绝大部分是一年以下的短期资金。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货币贷款多半是中长期的,金融市场一旦有任何不利消息传出,储户就有可能提存,银行就会面临流动性危机。同时,欧洲货币通过欧洲银行的多次转存,形成复杂的连锁借贷关系,若个别银行发生清偿困难或倒闭时,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因为欧洲货币市场没有一个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所以这对国际银行体系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2.不利于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国货币政策的效力

各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往往会因欧洲货币市场的存在而受到很大干扰。例如,当一国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调高国内利率时,国内银行和企业却可以容易地从利率较低的欧洲货币市场获得资金;同时,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国际游资也会因该国的高利率而大量涌入,这就削弱了该国反通胀政策的效果。

3.外汇投机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

由于欧洲货币市场资金流动不受限制,有大量短期资金用于套汇、套利活动,导致大规模资金在几种货币之间频繁移动,从而加剧了有关汇率的波动,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和各国货币金融的稳定。

本章小结:

1.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具有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关系的总和,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这几类国际金融市场不是截然分离,而是互相联系着。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资金借贷或融通关系的总和,即国际资金市场,按资金借贷的期限分为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

2.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部分是指从事境外金融业务的境外市场,也称离岸金融市场,即非居民和非居民融通境外货币的市场。

3.欧洲货币是指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以外的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该种货币存款,即境外货币,不是指欧洲某个国家的货币。

4.按照资金运用的方式可以把欧洲货币市场分为欧洲信贷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欧洲信贷市场又由欧洲短期信贷市场和欧洲中长期信贷市场构成。

5.欧洲债券市场是指借款人在其他国家发行的非发行国货币标价的债券。这种境外债券通常由一些国家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国际承销辛迪加出售,并由有关国家向投资人提供担保的中长期融资方式。

重要概念:

国际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 贴现 欧洲货币市场 辛迪加贷款 欧洲债券

思考题:

1.试述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

2.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与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有何区别?

3.试述欧洲货币市场的特征。

4.欧洲货币市场的主要业务是什么?

5.欧洲美元市场的存在会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吗?

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国际外汇市场就是国际金融市场。 (  )

2.欧洲货币市场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市场。 (  )

3.欧洲货币市场专指欧洲的货币市场。 (  )

4.欧洲货币市场的存贷利率一般大于各国国内市场的存贷利率。 (  )

5.银团贷款既包括短期贷款,也包括中长期贷款。 (  )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些属于短期证券市场的金融工具(  )。

A.国库券   B.公债券   C.C D    D.企业本票   E.企业汇票

2.属于欧洲货币市场境内、外业务一体型的市场是(  )。

A.纽约    B.伦敦    C.新加坡    D.香港    E.东京

3.属于欧洲货币市场境内、外业务分离型的市场是(  )。

A.纽约    B.伦敦    C.新加坡    D.香港    E.东京

4.以下哪些不属于外国债券(  )。

A.扬基债券     B.武士债券    C.猛犬债券

D.欧洲美元债券   E.欧洲日元债券

5.促使欧洲货币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  )。

A.东西方的冷战       B.20世纪60年代美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

C.美国实施金融管制     D.西欧国家放松金融管制

E.“石油美元”的出现

三、案例分析

20世纪60年代,西方跨国公司投资重点向东南亚转移,美国银行为了消除美国政府限制资金外流紧缩措施的影响,策划在亚太地区设立离岸金融中心。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发展国际银行业,成功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是一国经济及金融高度市场化、全面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考证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其成功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以亚洲美元为主要币种。一方面,新加坡尽管已开放资本项目,但对新元一直实行严格管制;另一方面,为使新加坡成为地区和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离岸金融业务创新。

二是对新元的使用严格管制。尽管新加坡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但在1998年前禁止任何形式的新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此后也制定了极为完整严密的规定禁止开展无实际经济背景的新元投机。

三是使所有金融机构的新元账户与非新元账户完全分离,明令禁止新元用于金融投机,对新元境外使用也有非常具体的限制;同时,利用电子支付系统MEPS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实时监测所有经营新元银行的新元账户(包括新元政府证券),实时监测新元流向、严格执行新元非国际化方面的各项法规。

四是为离岸业务发展不断推出优惠税收政策。如1968年8月新加坡政府废除非新加坡居民的利率收入预扣税,使新加坡与香港和东京在亚洲美元市场中心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此后,新加坡政府在促进金融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刺激离岸业务发展,不断推出优惠税收政策。

五是对金融业实施严格高标准的监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认为:对金融机构保持严格高标准的监管,与创建更加具有活力、创新机制的金融体系并不矛盾,稳健的金融系统可以为金融自由化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因而,新加坡政府对国际金融界出现的先进金融制度、技术和方法非常敏锐,对其中认为适合新加坡金融管理和发展的总是采取积极态度引进使用,对有利于保持稳健的监管方法,高标准制订管理办法从严管理。例如,新加坡在1992年起开始对银行实施资本充足率管理要求。按照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协议》标准,各国商业银行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逐步达到8%以上的资本充足率,其中股本等一级资本应达到4%。新加坡对银行要求的资本充足率则是12%,并且要求必须全部是一级资本,大大高于国际通行标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作为一项促进政策,新加坡金融管理当局又推出了二级资本的概念,制定了比国际清算银行更严格的标准。

试分析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推荐报刊与网络:

1.金融界,www.jrj.com。

2.和讯网,www.hexun.com。

3.《国际金融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