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

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是历史上少有的特例。此次危机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因此,了解不同历史阶段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特点,有助于我们在国际货币体系的背景下理解国际金融的重大事件,以及不同时期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运行。

第七章 国际货币体系

【学习目的】

通过对国际货币体系各发展阶段的内容和特点的系统学习,掌握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和内容,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特点;了解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新动态;掌握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了解欧洲货币联盟的创建历程。

【导入案例】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场规模非同寻常的危机……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指数跌至谷底。这是从未有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说。

界定美国经济衰退周期的权威机构——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宣布,美国经济自2007年12月开始即陷入衰退。日本和欧元区也都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的状况也在不断恶化。随着全球经济面临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衰退,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与日俱增。全球股市也随投资者的信心一起跌入深渊。过去一年中,全球股指跌幅前20位的市场股指均遭遇至少“腰斩”的悲惨境地,其中冰岛股市下跌九成多,面临崩溃。

从全球化的视角考察,自2007年开始的这场金融海啸的根源在于全球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以及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而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就是在全球担任主要储备货币的美元。一方面,不少国家已经深刻意识到美元的大规模发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又因为美元具有发达金融市场和强大的美国经济支持,不得不继续将剩余储蓄转化为美元资产以满足其国际结算、支付、储备之用。这形象地演绎了美国前财长康纳利曾说的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是你们的麻烦”。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也指出不少新兴市场所必须面对的“美元困境”。

在这场巨大的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危机中,积累了巨大外汇储备,同时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的中国经济,可以说首当其冲。中国要从“美元困境”中突围,就

必须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如果短期内不具备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全面重构的可能,也需要在现有框架下积极提高中国的话语权,并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从中期来看,中国本土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整个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从长期来看,必须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尽管人民币的国际化可能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现在应当已经具备了全面推进的基本条件。

1976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出现了多元化,但各国并没能从事实上摆脱对美元的依赖。一些发展中国家采用不同程度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以实现本币币值的稳定,通过贸易顺差积累外汇,对美元的需求有增无减。以盯住美元为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这被称为“布雷顿森林2体系”。十几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为改革这一体系提供了生动案例和充足理由,但是改革更多地停留在了口头上,这也致使今日全球蒙受更为严重的损失。

一个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是以稳定和均衡为目标的。稳定即汇率的稳定,可避免突如其来的货币危机;均衡就是全球国际收支的均衡。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建议提供美元或其他储备货币之外的更为稳定的国际价值储备。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体系下,一个现实的方法是大量增加SDR(特别提款权)的发行。以成员国在IMF账户中提交的基金为信用基础,根据成员国储备需求发行一定数量的SDR。因为SDR的价值由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可兑换货币的加权平均决定,其价值不会随单一货币的汇率波动而波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且SDR的发放同任一货币发行国的经常项目逆差无关,不会造成全球贸易失衡。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讲到,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却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银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反而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愈演愈烈。

理论上讲,第一,国际储备货币的币值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的有序;第二,其供给总量还可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第三,这种调节必须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当前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是历史上少有的特例。此次危机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开放经济下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两个基本目标,即内部平衡(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和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任何一国在实现自身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实现其基本目标。这种内在的相互依存性使得开放经济下的各国政府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因此,就需要进行国际间的政策协调,制定一套国际间贸易、金融交易结算所遵循的规则,即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这就是国际货币体系,亦称国际货币制度或国际货币金融制度。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划分

国际货币体系可从货币本位和汇率制度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从货币本位看,可以划分为金本位制度、纯信用本位制或以上两者的结合(金汇兑本位制)。从汇率制度看,可以划分为波幅很小的固定汇率制、波幅较大的固定汇率制、可调整盯住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蠕动汇率制。从历史发展的顺序来看,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国际金本位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和牙买加货币体系阶段。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得以顺利发展的一个框架制度保证,它的发展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内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变革性。因此,了解不同历史阶段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特点,有助于我们在国际货币体系的背景下理解国际金融的重大事件,以及不同时期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运行。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即用什么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政府持有何种资产用以维持国际支付原则和满足调节国际收支的需要。

(二)汇率制度的确定

即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应如何确定和维持,能否自由兑换成支付货币,是采取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

(三)国际收支调节的方式

即当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方式弥补这一缺口,各国之间的政策又如何协调。

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应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适量的国际清偿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保证国际收支的平衡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使损失达到最小;并保证各国公平合理地承担调节的责任。本章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我们首先讨论国际金本位制,因为它是近代历史上第一种货币制度,而且对于现行货币制度一直有着重大影响。

一、国际金本位制及其类型

所谓金本位制(Golden Standard),是指一国的本位货币(Standard Money)以一定量的黄金来表示的货币制度,而本位货币是就一国货币制度的基准货币而言的。金本位制对近代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英国于1816年制定《金本位制度法案》(Gold Standard Act),采用金本位制,这是世界各国实施金本位制的开始。其后,各国鉴于英国金本位制的成功,以及客观环境的需要,就相继仿照实行(见表7-1)。

表7-1 各国实行金本位制的年份

英国在1816年就实行了金本位制,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国际金本位制,只有在一些重要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之后,才出现了国际金本位制,所以,金本位制与国际金本位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才形成一种国际货币制度。一般把1880年作为国际金本位制开始的年份,因为这个时候,欧美的主要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但当时还有许多国家并没有实行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比后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包括的国家少得多。

国际金本位制出现在国际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有国际货币制度相适应,国际金本位制就自然形成了。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金本位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货币制度。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的情况下,黄金的需求弹性无限大,因而黄金就具有国际货币的职能而普遍被用做国际结算的手段。这样,国际金本位制(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就宣告形成。

依据货币与黄金的联系标准,金本位制可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而且这三种类型就是金本位制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

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最初形态。它的主要内容是:

(1)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它的法定含金量,各国本位货币所含纯金量之比称为金平价,各国货币间的汇率根据金平价而得,称为法定平价。实际汇率不等于法定平价,而是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波动的范围由黄金输送点决定。法定平价加黄金运送费用为黄金输出点,它是汇价上涨的上限;法定平价减黄金运送费用为黄金输入点,这是汇价下跌的下限。由于黄金输送点限制了汇价的变动,汇率波动幅度有限,因此汇率相对稳定。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以按照本币的含金量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币。

(3)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手段的权利。

(4)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的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快速发展,黄金的产量逐渐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渐渐成为重要的储备资产,以英国英镑最为突出。

金币本位制这种传统的货币制度具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

(二)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世界各国先后停止金本位制的实行。大战结束后,各国相继恢复金本位制,但这时所恢复的并不是原来的金币本位制,而是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货币单位仍有法定的含金量,政府在规定的价格下,可以无限地买卖金块或金条,人们仍可自由地买卖和贮藏黄金,但金币已停止铸造和流通,纸币成为主要的流通工具。

(三)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还有一种与金块本位制同时盛行的货币制度,就是金汇兑本位制。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对货币只规定法定含金量,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国内实行银行券流通,银行券不能与黄金兑换,而只能兑换外汇,外汇可以在国外兑换黄金。本国货币与某一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价,存放外汇资产作为准备金,以备随时出售外汇。

因此,这是一种间接使货币与黄金联系的本位制度。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是:本国货币并不直接与黄金挂钩,而是通过他国货币与黄金间接地挂钩,即本国货币可在政府规定的汇率下自由兑换成另一种采用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一种典型的金汇兑本位制。

在金汇兑本位制度下,国家虽规定了货币的含金量,但流通中的货币是不能与黄金保持兑换的纸币,黄金已不能发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使货币流通失去了调节机制和稳定的基础,从而削弱了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因为,如果纸币流通量超过了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就会发生货币贬值。假如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大量发行纸币,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度的国家,其货币与某大国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其对外贸易和金融政策又必然受到与之相联系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与控制。因此,金汇兑本位制度,是一种削弱了的极不稳定的金本位制度,也是一种殖民地性质的货币制度。

而这种脆弱的制度经过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终于土崩瓦解。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金融市场危机对于银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支付压力,继而许多银行破产倒闭,一些国家先后放弃金块本位制。

二、金本位制的演变与崩溃

从19世纪末金币本位制的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几年,金币本位制的运行比较顺利。但在1913年末,英、美、法、德、俄5国共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2/3,削弱了其他国家货币流通的黄金基础,同时,它们力图在国内把黄金集中到中央银行或国库,造成国内自由铸造和自由输出入黄金的缺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些国家为了准备战争,大量增发银行券,致使银行券自由兑换黄金难以实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换并禁止黄金流动。金币本位制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的三大特点被彻底破坏,因此宣告瓦解。

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希望重建一个稳定的货币体系。在1920年和1922年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参与国讨论了稳定的货币制度和结构问题,并提出了节约黄金的货币制度——金汇兑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①规定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禁止铸造金币;②国内流通纸币,不流通金币;③本国纸币不可兑换黄金,只可兑换外汇,这些外汇可在外国兑换黄金;④本国货币同另一金币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大量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以便随时出售外汇来稳定外汇行市;⑤国家禁止黄金出口,黄金的进出口由中央银行集中办理。这是一种间接使货币与黄金联系的本位制度,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挪威、丹麦等30个国家采用了此制度。而英、法则实行金块本位制,即规定货币单位法定含金量,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等价值符号作为流通手段且需达到一定数额才可按法定含金量兑换金块,黄金集中在中央银行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金。这时,只有美国真正采用金铸币本位制。美、英、法货币成为与金汇兑国家挂钩的储备货币。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多种货币为主导的局面,金汇兑本位制国家在对外贸易和财政金融方面受到与其相联系的金铸币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控制与影响。从节约黄金的角度出发,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在一个时期内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但是,从整体而言,这两种货币制度实质上是削弱的金本位制度,更加缺乏稳定的基础。这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1929年,在美国证券市场的危机波及世界经济之后,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纷纷受到严重打击,被迫放弃金本位制。随着危机登陆欧洲之后,德国、英国也放弃金本位制。1933年美国也不得不放弃金本位制。虽然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意大利和波兰组成的“黄金集团”力图维持金本位制,但也无法力挽狂澜,至1936年先后放弃金本位制,这标志着金本位制的彻底瓦解,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第一次危机。

金本位制崩溃的直接导火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的经济危机以及黄金供给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而其深层次的本质原因是金本位制的存在建立在一些前提条件之上,而且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是以牺牲国内经济目标为代价的,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追求独立的国内经济政策,因此,金本位制也就必然解体。

金本位制解体之后,随着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活动减弱,各国试图通过增加对进口的限制来保护本国经济,但这却加剧了世界贸易、产出和就业的下滑,为保住不断减少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一些国家限制其公民境外购买的自由,另一些国家将货币贬值,还有一些国家对公民持有外汇的自由实行复杂的限制。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破坏了国际经济,世界贸易急剧下降,许多国家的就业和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国际货币秩序处于混乱状态。在这一背景之下,国际社会呼吁一种新型的、稳定的货币体系,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金本位制崩溃以后,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货币关系一片混乱。各国国际收支危机严重,各国货币的汇率极端不稳,外汇管制普遍加强,各货币集团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也非常尖锐,主要的国际货币有三种:英镑、美元、法国法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创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迫在眉睫。这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协商组成的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的时候,英美就着手研究如何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它能够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1943年4月7日,英、美两国政府分别在伦敦和华盛顿同时公布了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J.M.Keynes)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Proposal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learing Union)(通称凯恩斯计划,Keynes Plan)和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H.D.White)拟订的“国际稳定基金计划”(Proposals For The United and Associated Nations Stabilization Fund)(通称怀特计划,White Plan)。

(一)凯恩斯计划

凯恩斯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是从英国负有巨额外债、国际收支发生严重危机以及黄金外汇储备陷于枯竭的情况出发,按照西方银行融通短期资金的原则而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有:

(1)建立一个起着世界中央银行作用的国际清算同盟,各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进行清算。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将其盈余存入账户,如果发生逆差,可按规定的份额向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2)各国在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班科”以黄金计值,同盟可调整其价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3)各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按照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4)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议在英国和美国轮流举行。

凯恩斯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但不主张干涉英镑区。此外,他还特别强调,设立清算同盟的目的是代替黄金作为结算的支配因素。凯恩斯表现出明显地维护英国利益的立场,关于同盟总部与理事会会议地址的规定更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二)怀特计划

美国以其为国际上最大的债权国、国际收支具有大量顺差、拥有巨额黄金外汇储备等有利条件出发而提出“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该计划主要内容有:

(1)建议建立一个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基金总额至少为50亿美元,由会员国按照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以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例。

(2)基金的任务是:①促使会员国实行“稳定货币的汇率”。基金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尤尼它”(Unita),每个“尤尼它”等于10美元或含纯金137格令(1格令=0.0648克纯金),可同黄金相互兑换,也可在会员国之间转移,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关系,不经基金会员国3/4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从而保持汇率稳定。②取消外汇管制、双边结算和复汇率等歧视性措施。

(3)会员国为了平衡临时性的国际收支逆差,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申请购买所需要的外币,但数额最多不得超过它向基金组织认缴的份额。

(4)基金的办事机构设在拥有最多份额的国家。

可见,美国企图由它来控制“联合国国际平准基金”,通过基金迫使其他会员国的货币盯住美元,剥夺其他国家货币贬值的自主权,解除其他国家的外汇管制,为美国的对外扩张与建立美元霸权扫清道路。

(三)布雷顿森林会议

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提出后,英、美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双边谈判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同时还吸引了一些其他国家参加讨论,但最后还是美国人占了上风,这要跟当时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等国饱受战争创伤,国民经济实力大大削弱,只得依靠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提供援助。据统计,1945年,英国工业生产缩减,民用消费品生产只达到1939年生产水平的一半,出口额还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水平的1/3,国外资产损失达到40亿美元以上,对外债务则高达120亿美元,黄金储备降至100万美元。英国已从债权国变为债务国,英镑的领导地位逐渐受到美元的排挤,而这时美国却如日中天。战争结束时,美国工业制成品占世界工业制成品总额的一半,美国的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以上,美国的国外投资急剧增长,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59%,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实力最雄厚的国家。于是,美国便企图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取代英国而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从而确立美元的霸主地位。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直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领导权,在这时,英国不愿将国际金融领域的领导权拱手交给美国,还想竭力争取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域的领导权。但由于英国在战争期间受到了重创,它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与美国的实力相差甚远,已无法与美国在同等地位上展开竞争,而且英国还面临着怎样筹集巨款来进行战后经济重建,以及如何调节严重的国际收支逆差的问题。英国在这方面有求于美国,所以被迫放弃了“国际清算同盟”方案,接受了美国的“怀特方案”。同时,美国也作了一些让步,最后双方达成协议。这个协议经过30多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商讨后,于1944年4月23日发表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的联合声明》。在这个声明的基础上,1944年7月1~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United Nations Monetary and Finance Conference)。会上,与会代表经过激烈争论,鉴于美国当时强大的经济地位,同意了“怀特方案”。会议结束时,通过了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两个附件,这就是《布雷顿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 Act)。至此,一个新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国际金融机构

成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促进国际间货币合作,稳定汇率,为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提供帮助,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同时,还成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二)国际储备

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和主要国际储备资产。规定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各国可随时用美元向美国政府按官价兑换黄金。这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及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模式,称为“双挂钩”。美元在这个货币制度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其他国家的货币则处于依附于美元的地位。这种国际货币制度,实际是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有人把它称为新金汇兑本位制或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三)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

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为上下1%,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失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制度是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本质上是固定汇率制,只是在此基础上赋予弹性汇率的特点,也就是说,短期内汇率稳定,出现根本性失衡时可以调整。

(四)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于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有两个内容:

(1)当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出现短期的经常性项目赤字,实行紧缩的货币或财政政策将影响其国内就业时,IMF可以提供短期资金帮助其改善赤字状况。但贷款是有条件的,贷款的资金来源是会员国向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贷款的数量也与份额的大小相联系。贷款是有期限的,要求在3~5年内改变赤字状况,归还贷款。

(2)可以通过汇率的调整,来纠正国际收支的基本不平衡。当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处于根本性失衡状态时,允许其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或贬值,但平价的变动须经IMF的同意。另外,协定取消对经常性项目交易的外汇管制,允许对资本项目交易进行限制。

(五)建立国际性的资金融通设施

为了可调整的盯住汇率体系的顺利运转,各国需要大量储备,因此货币储备需要增加。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提供辅助性的储备供应来源。《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3条规定: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部分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在需要国际储备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需在规定的期限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形式偿还所借用的款项。会员国所能获得的贷款额,一般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相当,认缴份额越大,它能得到的贷款也就越多。普通资金账户是基金组织最基本的一种贷款,它只限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即用于贸易和非贸易的经常项目的支付。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要求各会员国对国际贸易有关的外汇交易不加限制,也不能采取歧视性的汇率或双重汇率,会员国要在其货币可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直接兑换为黄金和实行可调节的盯住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取得了霸主地位。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但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既有其相似的地方,也有其不同的地方。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的相似之处表现在:

(一)都规定货币平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基金组织各成员国都要规定货币平价,这种平价非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更改,这一点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十分相似。

(二)都规定了汇率的波动幅度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会员国汇率的波动,不得超过平价上下各1%的范围(1971年12月《史密森协定》调整为平价上、下各2.25%),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的黄金输送点与它相似。

(三)国际储备资产相似

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各会员国的国际储备资产除黄金外,还有美元、英镑等可兑换货币,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金汇兑本位制度下的外汇储备相似。

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又有着很大不同。这主要表现在:①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准备金中黄金和美元并重,而不只是黄金;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处于统治地位的储备货币,除英镑外,还有美元和法国法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却是唯一的主要储备资产;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法、英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所以这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本位制;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制度没有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来维持国际货币秩序,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之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日常运转的中心机构。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一)对于结束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国际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起过积极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

(1)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了国际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它确立了一种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维持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为会员国在国际金融领域进行磋商和合作提供了场所,从而结束了国际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那种没有一个国际金融机构维持国际金融秩序的历史,为稳定国际金融创造了有利条件。

(2)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度”,汇率比较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汇率波动所引起的经济动荡,促进了信用关系的发展和期货交易的进行,促进了世界贸易的扩大和国际投资的增加,从而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就贸易而言,据统计,1948~1976年间,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增长7.7%;就资本流动而言,据统计,1945年资本主义世界资本输出总额仅为510亿美元,到1970年却达到了3000多亿美元。

(3)布雷顿森林体系弥补了国际收支清偿力的不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处于关键货币的地位,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与支付手段。美元等同于黄金,可以作为黄金的补充。一方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黄金生产量增长停滞,国际清偿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美元的发行作为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黄金数量不足而引起的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美国也有可能通过贷款、“赠与”或“援助”以及通过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美元,从而起到了扩大世界购买力,扩大世界贸易的作用。

(4)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支付体系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基金组织的会员国提供各种类型的短期和中期贷款,可以暂时缓和会员国国际收支逆差所造成的问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建立在不平等关系基础上的不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等同于黄金,这就使美元凌驾于其他货币之上而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这样美国就可以利用美元的储备货币和霸主地位,与其他手段相配合,作为它对外扩张、谋求霸权的工具。

(1)美国利用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可以创造大量派生存款。它以此对外发放贷款或投资,控制其他国家,并获取高额的利息收入。

(2)美国利用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进一步增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牟取巨额利润收入,巩固美元的霸权。

(3)由于美元等同于黄金,美国可以通过其纸币发行而不动用黄金,对外直接进行支付,以获取其急需的初级产品及其他原材料以满足其生产与对外扩张的需要。另外,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美元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向世界其他国家转嫁通货膨胀。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非常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脆弱性具体表现在:

(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国际金汇兑货币制度,在基准货币国家美国与各个依附国家之间存在着相互牵连的危险性。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盯住美元,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各国货币对美元的依附关系,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对各国的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加剧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各会员国在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超过规定的幅度时,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若美元汇率下跌,其他国家的官方机构就要大量抛出本国货币,买进美元,促使美元汇率回升,结果这些国家的货币流通量增多,加剧了通货膨胀。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汇率比较稳定,当国际收支出现暂时性失衡时,各国为了纠正对外收支失衡状况,往往导致国内经济失衡,即逆差国可能由于采取紧缩政策而导致经济衰退,顺差国则可能由于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导致通货膨胀。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弱点是没有办法解决“特里芬难题”,即基准货币国家——美国的国际收支无论是出现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这一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困难,因为在这一体系之下,各国国际储备的供应主要来自美元,要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就只能靠美国国际收支的长期逆差。但矛盾的是,如果美国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则又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从而引起“美元危机”。而如果美国长期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则其他国家所需的美元就无从得到,这样就将阻断国际储备的供应,而发生国际偿债力不足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也是这一体系不稳定的根源,因而这一体系最终逃不脱垮台的命运。

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过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其得以维持的前提是单位美元能够保证按一定比率兑换黄金,若这一比率无法维持则该体系自动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货币,因此,其解体的逻辑就是美元危机的爆发—拯救—再爆发—再拯救……直至崩溃的过程。表7-2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重要事件发生、结果、相应的措施直至最后崩溃的时间表。

表7-2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重要事件时间表

续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迅速扩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而这一体系的稳定又是以美国所储备的黄金作后盾。至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和发展本国经济,大量进口美国商品和借入美国资金,对美贸易发生巨额逆差,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元荒”。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国国际收支开始出现逆差。1960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超过其黄金储备,美元信用发生动摇,引起1960年10月第一次美元危机的爆发,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联邦德国马克等硬货币的现象,美元价格大幅度下跌。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来稳定美元汇价,如与西方发达工业国联合建立的“黄金总库”、“借款总安排”和“互惠信贷协议”,但都无济于事。

1967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为331亿美元,而黄金储备仅为121亿美元,严重影响美元的国际信用,1968年3月爆发第二次美元危机。从此时开始到1973年2月,大大小小的美元危机共发生8次,较严重的有两次。

1971年5月爆发的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交织并发。当时,美国发生了从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对外贸易逆差,使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尚不及偿付短期对外债务的1/5,负债累累而黄金储备殆尽,美国政府只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同意美元对黄金贬值7.89%,这是美元自1934年以来的第一次贬值。

1973年1月,新的美元危机再次爆发,美元再次贬值,贬值度为10%,这是14个月内的第二次贬值。之后,许多国家不愿意再承担干预黄金、外汇市场的义务,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

美元危机频繁爆发并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主要是:

1.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加剧导致了美元币值高估

1934年美国政府决定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这个平价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元的购买力已经跌到法定含金量以下,下降25.7%,但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黄金官价时,依然按前次所定的美元黄金比价,美元定值偏高。人们普遍认为美元迟早会跌价,对美元的信心逐渐低落,因此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促使美元危机频繁爆发。

2.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形成了美元过剩

一方面,巨额国际收支逆差是美国长期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导致经济实力削弱,对外贸易竞争力下降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由于美元是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美国可以利用它来抵补国际收支逆差,巨额的美元就通过国际收支逆差大量涌入世界各地,导致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大量过剩、泛滥成灾,从而威胁美元的特权地位,加剧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导致美元危机经常发生。

3.黄金储备的大量流失和“双重金价制”破产,动摇美元的信誉

虽然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储备货币,但是,各国中央银行可以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因而从1957年起,美国的黄金储备不断流失,到1965年美国黄金储备降至138亿美元,而当时的对外短期负债达到291亿美元。1968年3月第二次美元危机后,美国黄金储备在半个月内流失2500吨。美国只好采取停止维持黄金市场官价,任其自由涨落,只允许各国中央银行有限制地兑换的“双重金价制”。这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地位。到1971年8月,黄金储备再次降到101亿美元,美国只好拒绝各国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黄金的要求。

第四节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崩溃后,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动荡混乱。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国际储备呈现多元化,许多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日益严重,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

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就许多有关国际货币制度问题达成协议,并建议修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汇率制度和黄金问题是会议讨论的重点。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理事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会修改草案,并送交各成员国完成立法批准手续。1978年4月1日,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议正式生效。由于这个协议是在牙买加会议上通过的,所以称为《牙买加协议》,国际上一般把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制度称为“牙买加体系”,即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取消平价和中心汇率,允许会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暂时并存,但在汇率政策方面要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导和监督,以防止各国采取损人利己的货币贬值政策。协定还要求各国在物价稳定的条件下,寻求持续的经济增长,稳定国内经济以促进国际金融的稳定,并尽力缩小汇率的波动幅度。基金组织还有权要求会员国解释它们的汇率政策。协定还规定实行浮动汇率制的会员国根据经济条件,应逐步恢复固定汇率制度,在将来世界经济出现稳定局面以后,经IMF总投票的85%多数通过,可以恢复稳定的但可调整的汇率制度。

(二)废除黄金官价

会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但应减少黄金的货币作用,黄金不再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取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必须用黄金缴付其份额25%的义务和以黄金清偿债务的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持有的黄金中的1/6(约2500万盎司)按市价出售,超过官价的部分用以援助发展中国家,另外1/6则按官价归还给会员国,剩余部分(约1亿盎司)根据总投票的85%多数作出具体处理决定。

(三)使特别提款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以使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储备资产。协定规定各会员国之间可以自由进行特别提款权交易,而不必征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会员国之间的交易以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般账户中所持有的资产一律以特别提款权表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般业务中扩大了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并且尽量扩大特别提款权的其他业务使用范围。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随时对特别提款权制度进行监督,适时修改或增减有关规定。

(四)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清偿能力的监督

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缴纳的基金份额,由原来的295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加了33.6%。具体到各成员国所承担的基金份额,则有升有降。石油输出国所承担的份额由5%提高到10%,联邦德国和日本也略有增加,其他西方工业国家都有所下降。

(五)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用出售黄金所得收益建立信托基金,以优惠条件向最穷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以解决其国际收支问题;扩大基金信用贷款的额度,由占成员国份额的100%增加到145%;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口波动补偿贷款在份额中的比重,由占份额的50%提高到75%。

二、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制度在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中继续演进。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正当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步伐的时候,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却此起彼伏。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及此后的阿根廷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当今国际货币制度的缺陷。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储备货币多元化,但美元作为关键货币的地位尚未结束

自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崩溃以后,由于黄金非货币化、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有限,而美元本位又难以维持,储备货币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1991年推出的欧元成为美元强有力的竞争者,其地位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我们仍应清楚地看到,世界各国储备货币中美元仍占压倒性优势。其主要原因是:利用美元在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投资较为方便;美国拥有首屈一指的经济实力;国际贸易中以美元计价结算十分流行;各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需要美元等。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不会丧失。

(二)浮动汇率长期化

《牙买加协议》承认浮动汇率合法化,同时强调在条件成熟时要及时恢复固定汇率制度。可牙买加会议后的十几年来,浮动汇率制度不但合法化,而且长期化,至今也没有出现恢复固定国际汇率制度的苗头。

一般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政府推行本国政策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不受外部约束。首先,政府可以运用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等工具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其次,通过汇率的变动,一国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较为自然并且有效地调节其对外经济,避免采取提高关税、进口限额、外汇管制和抑制国内需求等破坏性的措施;最后,汇率的波动能防止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使一些国家较为顺利地克服国内的通货膨胀。

但近20年的经验表明,完全自由的汇率浮动也带来不少问题。①汇率波动幅度过大增加了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不确定性,使之风险陡然增大;②事实证明,各国经常项目收支对汇率变动的反应迟缓,因而它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不大;③汇率过度波动,使基金组织对国际储备的控制削弱,主要硬通货国家的膨胀政策可以肆意继续下去,而无国际收支问题之虑,这必将引起整个世界物价水平的提高。

因此,许多国家采取各类措施稳定汇率,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管理浮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联合干预国际金融市场,抑制汇率的过度波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干预往往是在难以辨别汇率变动真正原因的情况下进行的,有时强行干预基本经济情况的变动所引起的汇率波动妨害了正常的经济发展。而各国政府的干预又免不了照顾其一己私利,改变干预的初衷,从而抵消了干预的效果。综观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和捉摸不定的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真正稳定是不可能的,浮动汇率的长期化已是大势所趋。

另外,现行的货币体系汇率制度安排与金融全球化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在全球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外汇交易与贸易和投资的相关性越来越小,各种短期资金移动和衍生交易已经成为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而现行汇率制度将汇率的决定权完全交由各国自己决定,缺乏相应的国际协调。于是汇率上的扭曲和无规则的大幅波动成为经常现象,这也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孕育了条件。

(三)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缺乏一个最终贷款者的角色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在一国国内发生信用危机时,由本国中央银行来调节和负担。但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时,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这样的管理者和最终贷款人的角色。IMF不仅在防范危机方面尚无能为力,而且在发生危机后提供资金援助也显得难以为继,不能担当最终贷款人的角色。而且金融全球化使IMF的职能发生异化,当金融危机发生时,IMF并无义务干预,只有在危机可能威胁多边自由支付时,IMF才会提供援助,而这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理危机的最好时机。另外,IMF在援助时通常会提出紧缩方案,而这更会加剧成员国经济的衰退。

(四)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中金融监管范围狭窄

现行国际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是跨国银行和跨国银行的活动,虽然国际清算银行和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和分线判断已被广泛接受,但其制约力毕竟有限。对于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证券投资活动、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以及涉及这些交易的跨国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目前缺乏有效的监管,实际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五)现行国际货币制度过多地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IMF和国际政府资金援助的目的主要是让受援国维持偿债能力,而把受援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放在次要的地位。这就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往往使受益人成为国际债权人,其结果是使得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的机制产生缺陷。

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评价

牙买加货币制度建立以来,对维持国际经济正常运转、推动世界经济继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它基本摆脱了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时期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所产生的弊端,这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比较有利的。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牙买加货币制度形成以后,实现了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已经不是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及支付手段,即使美国国际收支不断出现顺差、美国不向外投放美元,仍会有其他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及支付手段缓解国际清偿力的不足。由于美元已与黄金脱钩,即使美国的国际收支不断发生逆差、各国的美元储备超过美国的黄金储备,各国也不可能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从而加重美国的经济困难。再次,牙买加货币制度比较灵活的复合汇率体制使各个主要国家货币的汇率能够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灵活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客观经济状况。最后,牙买加货币制度采取多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的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调节机制失灵的困难。

然而,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这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主要体现在:汇率的剧烈波动、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缺乏有效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所承担的义务与其国内经济的发展难以协调,这些局限性将是今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焦点问题。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会及其他会议上,都曾讨论过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显然,进一步改革国际货币制度、建立合理而稳定的国际货币新秩序仍势在必行。

专栏7-1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争鸣

鉴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种种弊端,就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形成了无数种方案,舍弃掉各种方案的技术细节和差异,我们可以将这些方案归结为三个流派:

第一个流派主要是以现在的国际金融机构为代表,他们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基本完善,现在需要解决的只是推广的进程问题。

第二个流派可称之为“回归布雷顿森林体系派”,他们认为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已经“江河日下”,简单地修修补补已无济于事,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托宾提出建立世界金融体系的“新大厦”,甚至乔治·索罗斯也同意这一主张。这一流派虽然也坚持全球自由化,但同时建议重新设立“托宾税”来控制资本流动,即对所有与货币兑换有关的国际证券和外汇即期交易征收税率统一的国际税,以交易成本的提高来减少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并降低国际证券价格和汇率的波动性。托宾将国际交易税形容为“向国际金融的车轮撒沙子”。其优势在于减少汇率的脆弱性,削减国际金融市场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力,有利于维护政府在决定预算和货币政策方面的权力。

第三个流派坚持“反全球化”。该流派认为现在的国际金融机构盲目倡导并推行全球自由化,误导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使得这些国家错误地、过高地估计了引进外资和出口增长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从而不加区分地一体化本国经济。所以防止持续化、经常性金融危机的出路在于:一国经济“反全球化”,更多地依赖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本来源;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形成地区性的市场保护;革除旧体制,实行更加健康的增长模式。

第五节 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

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与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立是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内容,现分述如下。

一、蒙代尔最适货币区理论

货币一体化这种国际货币合作的形式有时也被称作最适货币区。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最适货币区是这样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盯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基于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争论,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提出了“最适货币区”理论。该理论研究了一组国家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可以组成货币区,在经济趋同的基础上实行单一货币。这一学说为实行区域货币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他之后,经济学家对“最适货币区”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根据他们的阐述,货币一体化应具备以下条件:

1.要素流动性标准

蒙代尔认为,在价格、工资刚性的前提下,组成最优货币区的机会取决于相关地区的要素流动程度。由于要素流动代替汇率变动成了调节机制,各成员国的货币相互间实行固定汇率或采用共同的货币,而对区外的其他货币实行浮动汇率,这样既可以提高微观效率(如消除交易成本),又不会增加宏观稳定的负担。因此,那些彼此间生产要素高度流动的国家或地区适合组成一个货币区。

2.经济开放度标准

与蒙代尔不同,196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提出将经济开放度作为最适货币区的标准。经济开放度是指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物品对非贸易物品的比率。在外部世界价格同样稳定的前提下,那些贸易关系密切的经济开放区应组成一个共同的货币区,在区内实行固定汇率,以达到价格稳定;在区外实行浮动汇率,以期得到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和实际工资的变化。

3.产品多样化标准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凯南在1969年又提出了以低程度的生产多样化作为形成一个最适货币区的标准。他认为,当外国对进口品需求发生变化时,产品多样化程度高的国家,将比产品多样化程度低的国家更能承受外部冲击对收支和就业的影响。因此,在产品多样化程度高的国家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有助于稳定国内投资和对外部冲击的调整。

4.金融一体化标准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因格拉姆于1973年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确定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他认为,在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条件下,国际收支失衡导致的利率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引起足够的资本流动来恢复均衡,从而降低了通过汇率波动来改变区域内贸易条件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固定汇率更好。

5.政策一体化标准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托尔和托马斯·威利特提出应以政策一体化作为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他们认为,一个具有不太完善的内部调节机制的货币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成员国对通货膨胀和失业增长的态度以及对这两个指标交替能力的认识是否具有合理的一致性,即一个不能容忍失业的国家很难与一个不能容忍通货膨胀的国家在政策取向上保持一致。这个建议是以政策合作作为国际收支平衡机制的,它要求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和统一的财政制度。

6.通货膨胀的相似性标准

1970年和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哈伯勒和弗莱明分别提出以通货膨胀的相似性作为确定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他们认为,各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不仅会通过影响汇率而影响国际收支基本账户的失衡,还会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短期资本的流动,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因此,如果货币区内各国通货膨胀率趋于一致,就可以避免汇率的波动。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反对美元霸权,促进西欧政治经济的联合,根据《罗马条约》而建立的“西欧共同市场”就提出过建立货币同盟的目标。1971年2月,“西欧共同市场”原来的6个国家决定建立经济货币同盟,计划要逐步发展成具有共同储备基金、发行统一货币、制定共同财政政策的经济和货币同盟。1973年3月,这些国家实行了联合浮动。1973年4月,它们建立了货币合作基金,在国际收支、维持汇率方面互相支持,加强合作,1975年3月又创立了新的“欧洲记账单位”(European Unit of Account)以代替等于特别提款权的旧记账单位。新记账单位排除了美元,完全用共同市场国家货币定值,从而减少了美元波动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加速实现共同市场国家的货币经济同盟的目标,力争摆脱对美元的依赖与美元危机的影响,建立自己的货币稳定区,除英国外的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丹麦等欧洲共同市场各国经过多年的酝酿协商,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于1979年3月13日生效。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创建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EC),逐步发挥国际结算与储备货币的作用

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是按“一篮子”原则由共同市场各国货币混合构成的货币单位。其定值办法则根据成员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在共同市场内部贸易所占的比重大小,确定各国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中所占的加权数,并用加权平均法逐日计算欧洲货币单位的币值。

欧洲货币单位的作用在于:作为决定成员国货币的中心汇率的标准;作为各成员国与欧洲货币基金之间的信贷尺度;作为成员国货币当局之间的结算工具,以及整个共同体的财政预算的结算工具;随着欧洲货币基金的建立,欧洲货币单位逐渐成为各国货币当局的一种储备资产。可见,欧洲货币单位除作计价单位外,还可作为国际储备手段与共同体成员国之间的结算工具,进一步摆脱美元的控制与影响,并最终发展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统一货币。

2.建立双重的中心汇率制,以保证共同体成员国汇率的稳定

共同体成员国对内实行固定汇率,对外实行联合浮动。共同体成员国之间都确定了中心汇率,并规定了上下波动界限,欧元实行前,德国马克和荷兰盾上下波动界限为2.25%,其余成员国间汇率上下波动界限为15%。此外,各成员国货币还要和欧洲货币单位确定一个中心汇率和波动的上下界限。成员国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中心汇率波动的最大界限称差异界限(Divergence Threshold)。差异界限的计算公式为:成员国货币汇率上下波动界限×75%×(1-成员国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中所占比重)

例如,德国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所占比重为30.74%,法国法郎为19.20%。据此,德国马克的差异界限为±2.25%×75%×(1-30.74%)=±1.17%;法国法郎的差异界限为±15%×75%×(1-19.2%)=±0.09%。成员国货币的汇率升降达到它对欧洲货币单位的差异界限时,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应及时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经济和货币政策,或采取重订本国货币对欧洲货币单位的中心汇率等措施,将其汇率控制在差异界限之内。由于差异界限比各国货币间的中心汇率的波动界限小,能对各国的汇率失常现象预先提出警告,从而保证共同体成员国共同承担维持汇率的稳定、促进经济与贸易的发展、防止国际投机资本单独对某一成员国货币进行冲击的责任。此种对内实行固定汇率,对外联合浮动,保持两个中心汇率制,就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

3.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EMF)作为共同体的共同储备,以向成员国提供信贷、干预市场、稳定汇率、平衡国际收支

根据欧洲货币体系的规定,要求各成员国缴出其黄金外汇储备的20%(其中10%为黄金),创建欧洲货币基金,用以向成员国发放中短期贷款,帮助有困难的成员国摆脱国际收支上的困难,保持其汇率的相对稳定。成员国对欧洲货币基金所缴的份额必须有一半用黄金缴付的规定,进一步强调黄金的货币作用,这是对美国推行的黄金“非货币化”政策的一种挑战。在欧洲货币体系成立的初期,欧洲货币基金的总额约有250亿欧洲货币单位,其中的140亿欧洲货币单位作为短期贷款,其余110亿欧洲货币单位作为中期金融援助。每个成员国都有一定的贷款定额,尤其对弱币国家的贷款更是严格控制在定额之内。对不超过45天的短期贷款则不加任何限制,并可享受3%利息贴补。与国际货币基金发放贷款的办法相似,成员国取得贷款时,应以等值的本国货币存入基金。

可见,在欧洲共同体内部的这种严密的自成体系的关于外汇金融与国际结算的规定,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在汇率、信贷等方面的规定与采取的措施极其相似,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货币区内部采取严格控制的措施也极为相似。

三、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欧元

(一)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欧元创建的背景

早在1969年12月,欧洲共同体国家在海牙召开的首脑会议上就提出把建立以统一货币为中心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作为加速一体化进程、抵御美元的影响、提高欧洲共同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所追求的目标。1989年时任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的德洛尔在《关于实现经济货币联盟的报告》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货币联盟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单一的欧洲货币。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确定了《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与《政治联盟》,对实现欧洲单一货币的措施和步骤作了具体安排并列出时间表。《马约》规定,欧盟在《马约》签署后以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来取代欧洲共同体,最迟不晚于1999年1月1日建立单一货币体系,并在1998年1月1日以前建立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在1995年12月15日召开的欧洲货币联盟马德里高峰会议上,将未来欧洲货币的名称确定为“欧元”(Euro),以取代欧洲货币体系下所创立的ECU。

(二)参加欧洲货币联盟、实行统一货币欧元的成员国应具备的条件

为保证货币同盟目标的实现,保证欧元的稳定,具备下述条件的成员国才能申请参加欧洲货币同盟:

(1)预算赤字不超过其GDP的3%;

(2)债务总额不超过其GDP的60%;

(3)长期利率不高于3个通货膨胀率最低国家平均水平的2%;

(4)消费物价上涨率不超过3个情况最佳国家平均值的1.5%;

(5)两年内本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不超过ERM规定。

上述条件即《马约》规定参加欧洲货币同盟的趋同标准。1998年3月25日欧盟执委会宣布第一批符合趋同标准的国家有11个,即奥地利、比利时、芬兰、德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它们是有资格成为首批流通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希腊后来也达到趋同标准,于2001年1月1日成为欧元区的第12个成员国。在欧盟15个成员国中,瑞典、英国、丹麦虽已达标,但它们决定暂留货币联盟之外。英国已表示一旦条件成熟,即加入货币联盟,但欧盟执委会报告说,英国加入货币联盟的条件是要先加入ERM(即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

(三)欧元推行的时间表

根据《马约》和欧盟的有关规定,从欧元的发行到完全取代欧盟成员国的货币,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从1999年1月1日开始

这一阶段是成员国货币向欧元过渡的时期,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

(1)于1999年1月1日不可撤回地确定欧元和参加货币同盟成员国货币的折算率,并按1∶1的比例由欧元取代ECU进行流通。成员国货币和欧元同时存在于流通领域,按规定比例自由兑换。

(2)资本市场和税收部门均以欧元进行货币标定,银行间的支付结算均以欧元进行。成员国的政府预算、国债、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的财政收支也均以欧元结算;但过渡期内,私营部门有权选择是否使用或接受欧元,对于任何合同、贸易和买卖,仍可按成员国原货币进行支付。

(3)欧洲中央银行投入运作并执行欧元的货币政策、制定欧元的利率;为保证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固定汇率的顺利执行,对成员国的货币发行进行一定的监控。

(4)执行都柏林会议制定的《稳定和增长公约》中的有关规定,如制裁预算赤字超过GDP的3%的成员国,罚金为GDP的0.2%,赤字每超过1%,则课征超过部分1/10的罚金。

2.第二阶段从2002年1月1日开始

在本阶段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流通,成员国居民必须接受欧元,欧元纸币和硬币逐渐取代各成员国的纸币和硬币。

3.第三阶段从2002年3月1日开始

在本阶段将取消成员国原先的货币,完成欧元完全取代成员国原先货币。

专栏7-2

东亚区域合作规划

随着欧元正式启动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向整个美洲扩展,作为世界经济三大重心之一的东亚地区进一步暴露出区域合作相对落后的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引起人们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关注,也使各国发现“合作是共同利益所在”。所谓东亚区域合作,实际上是一个包括“经济合作——金融合作——政治合作”的长远规划。

首先是以自由贸易安排推动的经济合作。虽然该地区已经存在一些小范围的自由贸易区,比如东盟,以及一些双边贸易安排,比如日新超紧密经济关系(JSEPA),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的CEPA以及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谈判等。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分散的安排整合到一个东亚的框架之中,形成一个东亚自由贸易区。由于国与国之间经济差别较大,所以这个步子不能走得太快;但也不能过慢,必须先于亚太经合组织的2020年亚太自由贸易和投资目标而实现。

其次是被称为东亚区域合作亮点的金融合作,该目标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东亚框架特点。金融合作包括两个基本设想,一是实现地区交易货币本土化,二是实现联合浮动汇率机制。地区交易货币本土化目标,主要出于铸币税收益的考虑。东亚各国中央银行控制了全球外汇储备的60%,其中2/3以上是美元储备;私人持有的外国资产数量可能更大。仅中、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官方特有的美国国债金额就超过7000亿美元。如此之多的美元储备固然与多数国家的货

币正式或非正式地盯住美元有关,但不断提高的区域内贸易、金融交易也使用美元计价和结算,无疑将庞大的国际铸币税收益拱手让与了美国。至于联合浮动汇率机制,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建立流动性机制,防范货币危机。根据“清迈协议”签订的双边货币合作安排金额已超过375亿美元。2003年6月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成功发起10亿美元的亚洲债券基金一期(ABF1),被誉为“推动亚洲金融合作的重要成果”;2004年12月再次发行20亿美元的ABF2,并确立向私人部门开放的原则,以形成市场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第二是建立汇率的稳定机制。第三是实现单一货币机制。这些远景目标目前也已经进入探讨阶段。但单一货币在较大程度上需要以高度的政治合作为基础,对于东亚地区来讲显然距离还比较远。

最后是通过政治合作实现地区安全与稳定。1999年东亚领导人会议发表“东亚合作声明”,表达了推动政治合作的意愿,大致包括四层含义。一是改善各国关系,建立信任、避免对抗、实现地区和平;二是改善中日关系,实现中日和解与合作,以地区合作机制作为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润滑剂;三是逐步发展东亚政治安全机制,为经济合作的深化提供政治基础,为建立东亚区域一体化组织准备条件;四是在世界事务中争取地区利益,表达地区意愿。正如在金融合作上不能强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国家同时接受固定汇率和单一货币安排,东亚政治合作在重大历史分歧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制度性的区域合作组织和基本原则尚未确立以前,同样不能操之过急。

(四)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作用

1.增加欧盟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其竞争能力

未来的欧元区将成为与美国相当的经济实体,其实力强于日本。据OECD统计,1996年欧盟各成员国GDP总值占OECD各成员国GDP总值的38.3%,而美国和日本分别占32.5%和20.5%。在世界贸易中,欧盟对外贸易额(不包括成员国间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9%,高于美国的19.6%和日本的10.5%。欧盟在实行欧元后其经济实力将迅速加强,在与美、日等强国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欧洲货币体系下ERM机制作用的发挥,对保持成员国货币对外汇率的相对稳定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各国币值软硬不一,经常由于利率的差别使成员国间货币的固定比价不易维持,从而在美元冲击下引发欧盟内部货币秩序的混乱与不稳,使得欧盟在一定阶段不得不调整比价,重定波动幅度。欧元作为单一货币正式使用后,成员国内部矛盾自然会减少,从而增强对国际资金冲击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能力。

3.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消耗,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

原先欧盟成员国之间使用不同货币,增加了贸易交往中的货币兑换、汇率风险防范的费用负担,实行单一货币后免除了货币兑换与佣金损失,估计约值300亿美元,从而加快商品与资金流通速度,增加了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

4.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

在欧盟内部尽管统一大市场已经建立,但同样商品、劳务、资源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价格。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会扭曲各国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不利于大市场的合理发展。实施单一货币后,各国物价、利率、投资收益的差别将逐步缩小或趋于一致,形成物价和利率水平的总体下降,居民社会消费扩大,企业投资环境改善,最终有利于欧盟总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五)欧洲货币联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巩固与发展了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世界范围内汇率的稳定

如前所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后,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形成。欧元单一货币推行后,欧盟内部的汇率波动完全消失,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的建立、以价格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以及严格的财政预算制度的执行和利率趋同标准的严格掌握,有利于保证欧元币值的稳定,增强公众的信心,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了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的稳定,有利于世界贸易与投资的发展。

2.促进国际储备多元化,欧元将与美元、日元并驾齐驱成为一种主要储备货币

目前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已由1988年的67.7%下降至1995年的56.4%,而ECU比重在此期间上升至30%,单一货币欧元的行使、统一欧洲中央银行的建立,均有利于未来欧元币值的稳定,各国中央银行将卖出一部分美元,买进一部分欧元,以应国际结算的需要,这会使欧元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国际储备朝多元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3.增强欧洲金融市场的地位,有利于欧洲资本投资市场的发展

统一欧元的流通,将使参加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放弃本国的货币主权,拆除贸易壁垒,加强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欧洲政治经济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空前加强,从而形成一个透明的、流动性更高的商品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流向欧元资本市场,向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与新兴的国际金融市场提出严峻的挑战。

(六)欧洲货币联盟存在的问题

欧元的启动,单一货币的推行,从理论政策上分析虽然前景看好、作用深远,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人为地硬性规定趋同标准,改变不了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欧洲货币同盟规定了各国经济财政的趋同标准,一些国家通过人为的努力采取技术性措施,虽然首批得以参加货币同盟,流通使用欧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平衡规律一定会发挥作用,能否保证全体成员国始终如一地保持趋同标准、中途绝不退出货币同盟是很难预料的。正如欧洲货币体系下的ERM机制,有些国家参加后,由于内部条件的变化,中途也曾被迫退出。

2.欧盟中央银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与成员国保有的财政政策发生矛盾时,协调难度很大

统一货币推行后,为保持欧元的稳定,欧盟中央银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成员国仍保留推行本国财政政策的权力,当二者发生矛盾、利害冲突时,二者关系的协调兼顾就很难达到。就像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难题一样,欧元的内部机制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

3.欧盟扩大、欧元推行必然加剧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欧洲统一货币的实施,势必进一步释放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潜在经济力量,欧盟成员国间的贸易关系将更加紧密,对外竞争力提高,这无异于欧洲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排他性上升,并加剧开放型发展中国家进入这一市场的难度,这不仅加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与矛盾,也加深了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甚至会遭到发展中国家的抵制。

本章小结:

1.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发挥职能作用以及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确定的原则、协议,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一个健康的国际货币体系应具备:信誉良好、价值稳定、满足世界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储备资产、稳定的汇率机制、有效的和低成本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2.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按其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3.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是“二战”后以“怀特计划”为蓝本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其中心内容是“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4.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有储备货币多元化、浮动汇率长期化和国际收支失衡严重化等。

5.欧洲货币体系和欧洲货币联盟是对最适度货币区最佳的实践,欧元正式启动后,不仅对美元地位提出挑战,也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和传统国家主权提出挑战,更加鼓励了其他地区的合作发展,对地区和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重要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 金币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最适度货币区 欧洲货币体系

思考题:

1.何谓国际货币制度?它包括哪些类型?

2.什么是金币本位制,它有哪些特点?

3.如何理解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4.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有哪些内容?其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5.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为什么会崩溃?

6.《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现行国际货币制度有什么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