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各地银两逐渐统一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通货统一的要求,首先在各地方提出来了。“到了后来,各地银两的种类渐次减少,尤其是现宝,一地方大概统一为一种了。……例如北京,从前所用的平,有京公砝平、库平、京平、市平四种,至于银两,则有京公砝平、三六库平、二七京平、三六京平、三四库平、六厘京市平、七厘京市平银七种。但到了后来,只有京公砝平银了。又如上海,本有九八规元、库平、漕平、关平、申公砝平、公砝平银六种银两,但到了后来,亦只有九八规元了。又如汉口,往时各地方的元宝流通,因之银两的种类据说在四十种以上,可是以后只剩了洋例平银一种了。……又如天律,昔时行着行化平、库平、公砝平、运库平、关平、钱平、西公砝平、议砝平等等的银两,其后只有行化平银一种了。”[106]
【注释】
[1]《资本论》第1卷,第75页。
[2]吴晗:《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些问题》,《光明日报》1955年12月22日。
[3]《文编》第53卷,第29页。
[4]《通考》卷16,考5002。
[5]《类纂》钱币3,第3~5页。
[6]《始末》第3卷,第22页。
[7]《鸦片战争》Ⅰ,第523页。
[8]《石渠余记》第5卷,第11页。
[9]《显志堂集》第11卷,第30页。
[10]《校邠庐抗议》,第38页。
[11]参见贾士毅:《民国财政史》上册,第32页。
[12]《通考》卷13,考4968。
[13]《文编》第53卷,第34页。
[14]《类纂》钱币4,第4页。
[15]《东华录》咸丰76,第53页。
[16]《清史稿》,《食货志》2,第9页。
[17]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第1分册,第83页。
[18]《续通考》卷2,考7512。
[19]《续通考》卷2,考7512。
[20]《通考》卷2,考4863。
[21]《通考》卷2,考4864。
[22]《通考》卷3,考4871。
[23]《清朝全史》上卷,第796页。
[24]《通考》卷42,考5245。
[25]参见《通考》卷42。
[26]《通考》卷41,考5232。
[27]《通考》卷4,考4883。
[28]贾士毅:《民国财政史》上册,第8页。
[29]徐珂:《清稗类钞》第4册,第12页。
[30]《续通考》卷2,考7512。
[31]《类纂》钱币4,第5页。
[32]《通考》卷15,考4983。
[33]《清仁宗实录》,第167卷,第2页。
[34]《东华录》道光47,第21页。
[35]《文编》第53卷,第48页。
[36]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66~68页。
[37]《通考》卷16,考5002。
[38]参见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69页。
[39]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37页。
[40]参见《通考》卷15;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37页。
[41]《币制汇编》第3册,第154页。
[42]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55页。
[43]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93页。
[44]上海银行周报社:《废两改元问题》,第109页。
[45]马士:《中朝制度考》,第148页。
[46]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38、42、45页。
[47]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69页。
[48]吉田虎雄:《中国货币史纲》,第75页。
[49]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45页。
[50]参见高桑驹吉:《中国文化史》,第525页。
[51]《问题汇编》银元篇,第2页。
[52]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1页。
[53]参见吉田虎雄:《中国货币史纲》,第75页。
[54]参见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73页。
[55]《通考》卷15,考4982。
[56]上海银行周报社:《上海金融市场论》,第29页。
[57]上海银行周报社:《上海金融市场论》,第31页。
[58]《第一回中国年鉴》,第814页。
[59]《第一回中国年鉴》,第815页。
[60]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第110页。
[61]上海银行周报社:《上海金融市场论》,第33页。
[62]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70页。
[63]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55页。
[64]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67~68页。
[65]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71页。
[66]参见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69页。
[67]参见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71页。
[68]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30页。
[69]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65页。
[70]《清季外交史料》,第154卷,第11页。
[71]《清季外交史料》,第13页。
[72]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71页。
[73]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69页。
[74]《中朝制度考》,第151页。
[75]《中朝制度考》,第157页。
[76]《中朝制度考》,第153页。
[77]《中朝制度考》,第154页。
[78]《中朝制度考》,第155页。
[79]《中朝制度考》,第154页。
[80]张辑颜:《中国金融论》,第152页。
[81]参见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2页。
[82]张辑颜:《中国金融论》,第331页。
[83]张辑颜:《中国金融论》,第244页。
[84]参见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55页;《中国金融论》,第152页。
[85]马士:《中朝制度考》,第150页。
[86]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75页。
[87]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60页。
[88]参见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81页。
[89]参见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65页。
[90]参见《美汇报告》1904年,第211页;马士:《中朝制度考》,第156页。
[91]马士:《中朝制度考》,第156页。
[92]参见《东华录》咸丰76。
[93]上海银行周报社:《上海金融市场论》,第5页。
[94]《关系史》第1卷,第467页。
[95]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77页。
[96]雷麦:《中国对外贸易》,第81页。
[97]《关系史》第1卷,第471页。
[98]耿爱德:《中国货币论》,英文本,第61~62页;蔡受百译本,第66页误为咸丰十七年。
[99]马士:《中朝制度考》,第160页。
[100]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2编,第70页。
[101]侯树彤:《东三省金融概论》,第5页。
[102]马士:《中朝制度考》,第162页。
[103]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76页。
[104]侯树彤:《东三省金融概论》,第5页。
[105]《关系史》第1卷,第29页。
[106]吉田虎雄:《中国货币史纲》,第7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