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间的玫瑰
当下写巴菲特投资理念的书很多,标准很简单,但问题是你能不能坚持。比如这个行业壁垒,轻资产的企业、现金流很好的企业,净资产回报率要高。但斌觉得这个规则本身是很简单的,一般的人如果喜欢研究,这个规则非常简单。但是,身体力行则是非常难的。你拿到一个企业能够持有20~30年,更是极端困难。
真正要让一笔财富有很大的增长,必须持续足够长的时间,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财富很难有大的增长。比如,一般人买房子是为了过一个安稳、富裕的生活。买房子时会精心挑选它,考虑地段等因素。有人买房子还要晚上去那个房子的地方看一看,很慎重。他选择了之后轻易不会卖掉这个房子,无论房地产景气还是低迷都不会卖。做股票就不一样了,比如茅台,总经理一出事,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如果你对投资规律不是很了解,就会很担心、很害怕,你一担心就会把股票卖掉。但是,房价跌了你害怕也没有用,因为很难交易,好的时候不愿意卖,坏的时候卖不出去,通常房子的交易成本很高。从这个角度理解,真想让一笔财富有大的增长,必须持有一个资产足够长的时间。
用“龟兔赛跑”概括我的投资心得非常恰当。以我的理解,兔子根本没有获胜的机会,因为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兔子跑得快,但它只能活三年。乌龟爬得慢,但它可以活千年、万年,它会一直爬下去,遇到风险头缩回来,没有风险再爬出去。考虑到时间的因素,胜负自然分明。
从哲学的角度讲,我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许多抉择,有些抉择从一开始就必须明确——你要成为什么样的投资者?选择寓言中的兔子还是乌龟?答案是唯一的,没有第二种选择。
——但斌
过去70年中,美元的购买力从一块钱到了七分钱。如果把钱放在银行里,某种意义上是对财富的不尊重。这笔钱是一定要打理的,但如何打理确实是一件需要认真探讨的事情。比如有一本书《投资者的未来》,其中有一张图,有债券、股票、黄金、现金,标注着这些分类资产的回报。在未来的更长期的岁月里,财富管理是一定要做的,但是如何做应从长期的角度思考它,而不应该是半年、一年的概念。
但斌不太担心这几个月或者是半年、一年跑不过别人,实际上跑不过也是很正常的。另外,但斌理解的价值投资是,投资某种意义上不是跟别人比,也不是跟自己比,某种意义上是跟永恒的时间相抗衡的。因为财富管理不是一代人的事,是有一个传承的。中国人说“富不过三代”,就只是从自私的角度留给自己的孩子。实际上作为一个家族的信条,怎么让子女看待财富、理解财富,管理就变得很重要。从投资的角度,你今天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的东西,你今天买进可以是为你自己,也是可以为子孙的将来,就看你这一刻怎么想。投资的很多东西看你怎么理解,可以很浅也可以很深,完全在你自己。
如果真的能够发现非常伟大的企业,不断给我们惊喜,为什么要卖掉它?最好是永远不卖。但在投资中,一个企业确实可能被高估。到底多少算高估?这是一个问题。如果是50倍的PE,连续三年增长50%,就变成15倍PE。如果它仍然是一个伟大的企业,这时候看就是低估了,关键就是你能不能看远一些。
——但斌
看远一些首先是心态上,你是不是价值投资。然后是判断能力上的问题。中国这一轮高速增长能持续多少年,这个你怎么判断?很多人一提黄金十年就想到股价上去了,其实它首先是经济增长、企业增长的一个判断。你要说真的黄金十年,那就相当于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韩国、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回报,那为什么不可以长期投资?起码现在还看不到这个经济增长有刹车的迹象。
再一个,万科连续十年增长30%会怎样?比如说中间有三年是100%增长,然后再回到30%,这个差别又很大。就是说,像2007年这样的高增长也许不能持续太长,以后即使增长率回来一些,但仍然维持在一个稍高水平,这个成长还是很可观的。
做短线,给你十次机会,每次都赚20%,但只要有一次失败,你可能就会损失很多。而如果一个企业每年保持20%的增长,持有十年,复利就是十次方。
——但斌
至于短期,但斌认为对思考很深的投资者来说,不是一个需要特别担心的地方,而且很多时候投资是需要上帝的祝福的。比如巴菲特不是在美国投资,是在发展中国家或有动荡的地方,会很难有出色的业绩,长期投资也是一样。但斌说要更加爱国,为什么?你投资要想创造更长的时间,你的国家一定要生机勃勃,有活力,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