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金融基础知识

国际金融基础知识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学的货币面,也就是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金融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充实、扩大。国际金融学伴随着国际金融关系的不断演变而变得日益重要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第一篇 介绍国际金融基础知识。这是传统国际金融教科书的基本内容,构筑了整个国际金融分析的理论框架。

导 论

要学好一门学科应当是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知其然需要掌握该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并将它们具体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和理解。知其所以然则需要了解该门学科的形成历史与发展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既把握该门学科的完整性,又不至于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中迷失方向、不明所学。本篇导论即是希望建立一个清晰的整体框架来引导读者对国际金融学的阅读和学习,使之更具逻辑性和方向性,进而为后面具体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国际金融的产生

国际金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各方面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它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资金融通关系,这种关系具体体现为国际的货币兑换、借贷关系、收付方式、结算制度、资产储备、金融市场、货币体系、金融机构、金融一体化等。

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当商品交换跨越国界的时候就产生了国际贸易。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进出口双方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债权债务的结算,由此各国之间货币资金的周转与运动就产生了。这说明国际金融赖以出现的前提是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即起源于国际贸易,同时国际金融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学科体系。

二、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一)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在国际范围内并没有形成一个标准化的国际金融学说理论框架,不同的经济学家往往会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国际金融学。在我国,对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也有各种不同的见解。

长期以来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学的货币面,也就是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而从解决日益突出的内外均衡矛盾出发,复旦大学姜波克认为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的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还有学者提出,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金融不仅与一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紧密联系,而且涉及一国的宏观经济的平衡和稳定,涉及国际经济金融的协调和合作。因此,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为研究对象,既要说明国际范围内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又要阐述国际间货币和资本运动的规律。

不难发现,虽然各位专家学者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是从国际金融学的性质和特点来把握其研究对象。我们可以综合上述观点,对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整理如下:从全球视角看,国际金融学主要分析和研究国际间货币运动规律和国际间货币运动所涉及的金融业务及经营,以及由此形成的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从一国视角看,国际金融学研究开放经济下对外货币金融关系和活动,以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

(二)国际金融学的基本内容

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金融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充实、扩大。作为一门学科,国际金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其基本内容一般包括:由国际间商品和资金往来产生的国际收支问题;由国际收支结算所产生的汇率和外汇问题;为国际资金供求者提供交易平台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和各国间的金融关系协调;国际货币制度等。从内容上看既有宏观理论,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资本流动理论等,又有微观实务,如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防范实务等。

三、国际金融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金融学伴随着国际金融关系的不断演变而变得日益重要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从最初的国际商品交换引发的国际汇兑、国际支付清算、国际信用,继而国际贸易和非贸易往来引发的国际收支问题,到国际收支清偿、国际储备、世界货币调节、资金融通所形成的国际金融市场,再到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货币制度及协调机制等等,国际金融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显得愈发重要,对这些国际金融关系的专门研究就形成了国际金融学这门学科。传统的国际金融教材也多是根据这些国际金融问题进行结构设计和编写的。

循着解决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矛盾的主线,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国际金融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过程。在早期,研究者一般在国际贸易教材中,把一些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讨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各国间的联系以商品贸易为主,国际间的货币流动是以商品流动的对应物出现并在量上相等,因而外部均衡问题体现为贸易收支问题。二战后,取代金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次以人为的制度安排的方式规定了外部均衡的形式与调节机制等问题,这使得国际金融开始具有独立的特点,引起了实践和理论上的高度重视,体现在学科体系上是出现了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相并列而构成的国际经济学,而有关国际金融的内容则以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相关问题为主要线索。20世纪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浮动汇率与巨额资本流动成为开放经济面临的新条件。国际间资本流动尤其是金融性资本的流动规模迅速扩大,其存量以远远高于贸易量的速度发展,其对一国内外均衡问题的影响日益显著和复杂,从而使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内外均衡的国际金融越来越与国际贸易相脱离,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随着20世纪80年代汇率的反复无常变化及金融管制放松,国际资金流动造成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及欧元产生等历史事件使内外均衡问题又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学在快速发展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对国际金融学的研究也因此而逐步深入。

国际金融学不同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它研究的重点是开放经济中的货币金融问题。国际金融学也不同于货币银行学,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的研究对象有交叉的地方,但它们的区别却是十分明显的:货币银行学关注的焦点是货币供求及国内价格问题,而国际金融学关注的焦点则是内外均衡的相互关系和外汇供求及相对价格——汇率问题;在产出、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既定的条件下,货币银行学研究的是货币市场均衡问题,而国际金融学研究的是外汇市场与国际收支均衡问题。

四、本书的结构

本书广泛参考国际金融领域的专著和教材,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料,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将全书分为三篇展开介绍和论述。

第一篇 介绍国际金融基础知识。这是传统国际金融教科书的基本内容,构筑了整个国际金融分析的理论框架。具体包括外汇与汇率、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等内容。

第二篇 介绍国际金融实务,即对国际金融中存在的许多实践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介绍国际金融市场,在对国际金融市场广义及狭义概念进行阐述后重点介绍子市场,接下来进入国际金融实务部分的核心内容即外汇交易业务的具体讲解,包括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掉期交易、套汇和套利交易、外汇期货与期权交易及进出口报价等内容。站在企业的角度,第二篇还对如何规避外汇交易风险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国际融资进行了单独介绍。

第三篇 介绍国际金融体系与金融危机。为协调众多国家货币、法律及经济制度而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及国际金融机构,虽然其出发点是构筑稳健的国际金融体系,并促使世界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但总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0世纪90年代以后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必要性。本篇即是介绍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等内容,以期为读者构筑全球性的金融制度背景并明确其改革方向。

作为主要供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国际金融学教材,本书没有尝试以内外均衡实现为主线的结构框架进行编写,虽然这样可能会更有逻辑性和系统性,但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教育而言,无疑会增加很大的难度。我们的做法是按传统的国际金融关系的各个方面搭建本教材的框架,而将国际金融学科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问题放在导论中进行介绍,读者可以在总方向上把握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以国际金融相关实务为主、理论为辅展开学习,这也正是我们这本教材立足于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主要体现。对于那些强调在理论分析中把握问题的读者,则可以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为主线,围绕国际金融关系的各个方面自行展开对国际金融理论的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第一篇 国际金融基础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