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22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状况

2022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状况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在学习国际收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及国际储备管理;在阐述原理的同时,应注意与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外管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认为,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2008年企业境外上市规模明显下降;二是国内资本市场价格和交易规模大幅回落,对境外投资者吸引力减弱;三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境外投资者资金紧张,对我国证券投资减少。

第二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教学提示:

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在学习国际收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及国际储备管理;在阐述原理的同时,应注意与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要求:

理解国际收支的含义;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及其记账原理;理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政策;了解主要国际收支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国际储备的含义、作用及构成;熟悉国际储备总量管理和结构管理的内容。

案例导入:

2008年10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8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80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不过其中撤资清算等流出60亿美元,增长36%。

从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上半年,一向受外资青睐的房地产行业实际利用外资仅增长1%,国内楼市进入下行周期是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外管局和商务部等相关部门近两年一直在规范外资流入房地产管理,也起到一定效果。

从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的部门构成看,2008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部门吸收外国来华直接投资772亿美元,金融部门吸收外国来华直接投资29亿美元。

上半年,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减少。2008年上半年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入同比下降51%。其中,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8亿美元,下降49%;QFII净汇出0.7亿美元,2007年同期为净流入15.2亿美元。

外管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认为,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2008年企业境外上市规模明显下降;二是国内资本市场价格和交易规模大幅回落,对境外投资者吸引力减弱;三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境外投资者资金紧张,对我国证券投资减少。(资料来源:华夏时报,2008年11月3日)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2008年上半年外国来华投资的情况,这是国际收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收支的变动对于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该如何调节国际收支——这些问题将在本章作出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