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险业自主创新风险的管理

保险业自主创新风险的管理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一些新险种缺乏可信的经验数据,或者难以符合大数法则,使得创新产品的费率厘定存在诸多问题。保险公司产品开发人员应根据风险调查与分析情况、条款风险保障情况、公司经营成本、产品预期销售利润等实际情况,通过精算合理确定保险费率。

三、保险业自主创新风险的管理

(一)宏观风险

保险企业处于特殊的宏观环境之中,其经营和创新活动都将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信息的不完全性、非保真性、相对与环境变动的滞后性、外部环境因素的或然性和突变性等,都将使企业难以获取关于外界环境的有效、充足的信息。在不能充分了解外部环境的状况及其对新产品开发项目影响的情况下,新产品开发的风险会很大。

1.宏观风险的分类

保险创新所面临的宏观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指由于创新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状况发生变化给创新项目带来的风险,如国家政策的变化、经济发展策略的变化等。

(2)法律风险。创新项目在进行生产运营时,会受到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能源政策、科技政策、外贸政策、劳动就业政策、公司法律规范等多种政策法规的制约,使得企业无法获得产品、原辅材料、设备、技术的进口许可证等。企业如果要突破这些规定,将会增加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创新结果的不确定性。

(3)社会风险。社会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对保险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如保险公司研制的新产品与销售地域的文化传统不相符,或与当地的宗教习惯不合,从而引发人们心理上的抵触感,造成创新产品销售失败。

(4)金融业联动反应风险。随着保险业与银行业和证券业等金融行业的联系日益紧密,任何一个行业的变动都有可能在整个金融业内引起联动效应,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不稳定。保险的产品创新以及投资方式的创新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理,就有可能引起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从而引发金融业的联动反应。

2.宏观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每家保险公司在创新时所面临的宏观环境是基本一致的,而大多数宏观风险都可以通过创新前的风险分析将其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国家政策、法律规定以及社会价值观等都是有章可循的,公司在推出创新前必须要先考虑创新项目是否与国家现有的政策法律规定以及社会文化所适应,再考虑其他的风险因素。

就金融联动风险而言,除了各家保险公司要加强自身的偿付能力风险控制之外,国家与行业的监管与自律都是不可或缺的。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中国保险市场,有关监管部门除了鼓励创新以外,还要及时跟紧创新动向,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整个市场,从而保证竞争健康有序地进行,进而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二)微观风险

1.技术风险

所谓技术风险,是指由于创新项目的复杂性以及创新主体自身技术水平的有限性,而导致创新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产品创新构成了整个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保险产品的特殊性,更加大了产品设计的难度和风险。

(1)技术风险分类

①费率厘定风险。保险产品的费率确定需要依据以往的经验数据,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数据,包括保险标的的风险变化以及各项损失的幅度、频率和损失原因等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概率原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精算模型,根据精算结果来确定产品费率,大数法则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一些新险种缺乏可信的经验数据,或者难以符合大数法则,使得创新产品的费率厘定存在诸多问题。同时,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数据分散、质量不高,难以提供可供精算使用的完整、准确的数据,加上精算人员严重缺乏,使产品开发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甚至一些险种的费率是靠管理人员拍脑袋想出来的,使得保险费率的厘定带有一定的投机性质。比如说,目前国内财产险的部分高风险险种,如工程险、机器损失险及利润损失险,它们的赔付率都很高,但是市场费率却不断下降,与国际市场相比,费率也明显偏低。

②条款设计问题。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内在逻辑关系上是否重叠或矛盾等,都是在保单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传统保险条款是典型的格式化条款,条款采用专业化的词汇和语句太多,有些条款内容甚至连保险业内人员都难以理解。一些新产品固然功能增多了、保障范围扩大了,但同时可能使保单的理解更为复杂,这些将导致误导客户所带来的公司声誉的损失,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效应。

(2)技术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针对以上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需要采取以下几点对策加以防范:

①风险调查与分析。风险调查与分析是条款制定与费率确定的基础,因而在创新一项新产品时需要对保险标的进行系统的风险调查与分析,了解其历史损失频率、损失程度预计损失率等风险数据和目前的风险状况等,保证风险的可承保性和损失的可测性。

②开发精算系统平台,提倡共享机制。保险公司产品开发人员应根据风险调查与分析情况、条款风险保障情况、公司经营成本、产品预期销售利润等实际情况,通过精算合理确定保险费率。一方面,保险公司必须加强精算人员的培养和引进,研究开发精算系统平台;另一方面,加强各行业、各类别保险风险损失数据的收集与共享,借鉴各国各公司的经验和技术,对保险产品定价需要遵循的原则、依照的程序、考虑的因素、定价的技术等进行大力研究,以建立科学的费率厘定模型,供各个竞争主体使用。

③完善产品条款设计。条款内容应完整清晰,语言表达应通俗易懂。为了让客户更容易认识保险产品,使产品更贴近客户,避免客户错误理解保险条款,保险条款应向更加通俗化的文字方向发展,以更优质的服务来充实保险条款。在条款中可以增加差异化服务条款,实行差异化费率,实现同类型产品,不同档次,不同价格,通过差异化条款、费率实现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

④推行样本产品。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可以吸引客户的参与,方法是在产品正式投入市场前,先设计产品销售样本,征求目标客户群对产品的意见,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对产品进行修改完善。这样将使得新产品更贴近客户的需求,无形中也为产品的推广做了一定的宣传,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客户对该产品的兴趣。

2.市场风险

创新的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对市场需求状况调查不够,或者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法律、道德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市场需求大小和范围发生变动,造成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风险。市场本身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消费者需求的变动、竞争对手的行动等,实践证明,市场风险是新产品推向市场过程中的核心风险之一。根据美国全国工业会议对其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失败的原因进行统计的结果,市场分析不当、产品投放时机不当、竞争压力以及销售策略不当等原因导致的创新失败占到了63%,而这些都是对市场风险分析不足、控制不力所造成的。

(1)市场风险的种类

具体而言,保险公司创新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产品和服务创新,另外,与产品和服务创新相配套的营销策略是否恰当,也是增加或减少市场风险的因素之一。

①市场需求风险。在产品或服务创新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市场需求风险。保险是服务性行业,在新产品开发初期,必须事先对客户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而缺乏市场调研,将会导致新推出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新产品推出后,消费者可能存在的消费惯性,使得一些客户不乐于接受新事物,或者是习惯了购买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后,一些客户可能短时间内不会换公司和产品,这也将导致新产品的需求风险;同时新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可能对本公司已有的其他产品和服务形成了替代关系,也会导致相关业务的流失。任何一项创新都会有它的成熟期于衰退期,即使是一推出受到客户好评的产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也随时可能面临着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来加以完善,而一个开发与改造脱节的创新,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②竞争风险。在中国保险市场日益发展的今天,竞争已经无处不在,竞争风险不可避免。一方面,市场上很可能已经存在着同类的产品和服务,新推的产品或服务一上市就面临着来自各家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易模仿性以及对创新产品保护政策的缺失导致在创新的过程中,发起创新者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的任何创新性举措都极易为竞争对手所知和模仿,创新的价值难以实现。

③营销策略风险。新的产品要投入市场,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来加以推进。包装,销售策划,产品宣传,组织销售渠道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营销不等同于销售,目前国内一些保险公司对保险产品营销策略的重视不够,导致一些原本很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因为推广不力而夭折。除此之外,一个好的产品,还需要有合适的进入市场的时机,而一项成功的创新,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磨炼才能为公司带来效益。例如,贝尔实验室在20世纪50年代就推出了图像电话,过了20年才实现了其商业价值。而在当时,如果不推出这项产品,可能又会被其他竞争者抢占了先机。一个新的保险产品,可能刚推出时,其市场销量并不高,甚至表现为初期的业绩亏损,这个时候公司就有可能把这个原本可以成功的产品提前淘汰掉,从而散失了后来的市场机会。所以,市场时机的选择也是一个产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市场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①加强市场调研,研究市场环境变化,把握创新方向。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保险产品创新体系,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围绕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热点,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责任等保险产品,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其次要注意跟踪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适时调整保险产品创新的方向;最后要立足客户,立足市场,细分市场的可进入性。保险产品最终是为客户服务,只有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产品。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开发的前端工作,在产品开发之前,细分市场的可进入性,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进行广泛的客户调查与市场调研,对调研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了解不同客户群对产品的需求与价格期望以及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状况及客户的评价反映。

②制定系统科学的产品市场发展战略。公司的产品市场发展战略将对公司经营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各保险公司应该根据市场环境及公司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产品发展战略,通过开发自己独特的产品拓展新的市场。大部分外资公司在进入中国保险市场之前,都会根据保险市场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产品市场发展战略,它们避开竞争激烈的市场,将战略发展重点放在一些优质的业务上,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开放的保险市场环境下,产品市场发展战略将是保险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一是要重视产品的包装。保险产品是一个特殊的服务性产品,专业性强,产品销售前应该进行完善的包装,提供给客户完备的资料,让客户了解产品的保障功能、注意事项、售后服务等相关信息,充分保障客户利益,同时也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二是要设立专门的产品销售策划部门,在新产品投入市场前对产品销售进行精心策划,在媒体上进行广泛的宣传,在市场上组织通畅的销售渠道,让客户提前认识、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为新产品上市做好充分的准备。

④选择合适的市场时机。在创新产品推向市场时,一定要选取合适的市场时机,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⑤产品投入市场后的跟踪管理。创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并不代表该投资已经顺利完成,特别是对于保险这种特殊产品。保险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应对产品销售过程进行跟踪,搜集市场反应,广泛听取和收集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并进行汇总分析,为后续产品升级换代做好充分准备。另外,产品库的建立也十分重要。利用产品库,可以对有效产品进行汇总,从产品库的结构分析出产品的优缺点,为下一步开发提供依据;也可以理清新老产品之间的互补、升级、替代等关系,防止存量和增量产品之间的结构体系混乱。

3.操作风险

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它的经营一方面要求以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在日常操作中又存在着非标准性,这种专业性和非标准性所带来的风险,在创新过程中也不可忽视。

(1)操作风险种类

①误导投保人的风险。在新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中,可能会存在片面夸大产品功能的情况,从而产生误导投保人的风险。比如银行保险,银行在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时,由于银行柜台人员缺乏系统的保险知识培训,在销售保险产品过程中常常将保险与储蓄相比,甚至使客户误以为购买了银行的产品,而银行为了诱导客户购买产品,往往也会隐瞒一些真实有效的信息。

②承保及理赔风险。承保及理赔是实现创新的预期效益的关键技术环节,如果在实际操作中任意扩大承保范围、放宽理赔标准、随意降低费率等,无疑都将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增加经营的不稳定性。同时,新险种的出现,可能使得一些原有的承保及理赔技术不再适用,这就需要承保与理赔技术能够及时跟上。

③网络安全风险。现代的保险创新与科技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其中离不开网络。网络保险的发展在为保险公司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网络交易的安全性问题。其中,保险欺诈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国外,基于网络的保险欺诈已经给保险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

(2)操作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①针对代理人或工作人员在推销险种时存在的误导投保人的风险,创新公司在推出新险种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合作方的人员培训以及代理人的培训及管理,组织推销人员学习新条款,以便能够更好更全面地给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要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使推销人员的业绩不仅仅是与所拉到的保单数量相关,更需要添加其他的如保单质量、投保人反馈意见等因素,约束其行为,减少误导客户的情况发生。

②加强承保与理赔管理。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每新推出一个险种,就需要组织相关的培训,对从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建立健全的核保核赔体系以控制从业人员的个人行为,实行分级授权,对各类风险进行专业化的管控,坚决杜绝滥用职权、任意违规的行为。通过有效的核保核赔体系,使公司的出险率和赔付率低于社会和保险行业平均出险率和损失率,从而赢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准的承保利润。同时,承保及理赔管理的加强,也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道德风险及保险欺诈,提高保险公司的利润率。

4.组织管理风险

创新的实施需要调动多方面的支援,往往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这就有可能冲击企业原有的行为模式。因此,管理者和员工的能力、理念,企业适应变革的能力等,都是影响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又给创新企业带来新的风险,即组织管理风险。

(1)组织管理风险的种类

①决策风险。整个创新是关系全局的活动,因而对决策者也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保险公司而言,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利润常常跨年体现,而短期的盈利可能并不能反映整个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决策者如果缺乏长远的眼光和全局的观点,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对公司的经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而长期以来,我国并未建立一套有效的保障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的制度,导致公司的管理人员在职期间普遍表现出短期行为,只求短期的盈利,不考虑长期的发展。这种思想导致决策层对创新缺乏积极性,创新意愿不强。

②人才风险。目前,我国保险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对精算、承保、理赔、法律等方面的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都极为旺盛,但市场上这些专业人才却极为缺乏,这将成为制约各保险公司以至于整个中国保险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在整个市场专业人才相对稀缺的情况下,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应该如何引进和管理人才,也将成为其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③各部门协调的风险。创新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公司上下各个部门的一致协调方能保证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从新产品的设计,到出单人员模拟出单的训练、销售人员的培训、风险控制人员的核保核赔培训、客户服务电话内容的更新准备、公司网站上产品介绍内容的更新等,要使整个过程运转正常和顺利,就需要各门的积极协调。

(2)组织管理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降低组织管理风险的最好武器一是人才,二是制度。聘用高素质的管理者,进行合理的各个部门的人才搭配,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必要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术,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在创新过程中各部门的联系与交流,便可以及时发现风险,及时进行组织协调,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5.财务风险

由于自主创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和成本,而创新项目缺乏连续可供借鉴的财务数据,给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困难。

(1)财务风险种类

①资金风险。保险创新涉及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以及对承保成本与收益所进行的尽可能准确的衡量和测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些都需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而保险产品的特殊性,使得产品销售后保费不仅无法马上实现产品销售的成果,而且需要为此垫付营业税,分出保费等,如果应收保费不能严格地得到控制,比率过高,其中部分已过保险期限的形成坏账,将严重影响公司的直接经营成效,并影响资金运用产生的投资收益。

②上市可能带来的偿付能力风险。近年一些国内的保险公司在境内外的资本市场融资上市。这种做法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加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提升保险公司竞争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新的风险增加,尤其是保险业与证券业的联动风险开始出现,一旦证券市场受经济环境或其他不良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动,上市保险公司必然受其牵连,进而影响投保人的信心,使退保率增加。这将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①加强保费的管理。建立日清日结的保费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减少应收保费的产生;对于已经产生的应收保费要有一套催收制度,减少坏账的形成;对于最终确认无法收回且已过保险期的应收保费要有严格的核销制度。

②加强资金运用管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资金运用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独立性,保持资金运用安全性和收益性、流动性之间的平衡。为此,必须实现资金运用的专业化,聘用精通财务、管理和金融保险专业知识的通用人才进行财务管理,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创新的目的做好资金运用的规划和管理,对于创新项目,要进行跟踪管理,做好各项费用的预测,对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引起的财务危机,要及时制定预防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