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陆的变迁(一)

海陆的变迁(一)

时间:2023-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思考和回答,学生们认识了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的“海陆变迁”,进一步内化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换的知识,提高了认识大自然的能力,尝试解释一些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科学推断地球未来发展变化情况。1930年,为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魏格纳第四次奔赴格陵兰岛腹地时不幸遇难,年仅50岁。
海陆的变迁(一)_学“地”明理树人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 姚 荔

作为教学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地理课程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素,如六年级地理教材“全球篇”中的“海陆的变迁”一节,由“沧海桑田”“漂移的大陆”“六大板块”三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蕴含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地理教师可以深入理解、研究并挖掘教材内容,从不同角度切入,有效地凸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本人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模拟实验情境,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教材以成语“沧海桑田”的释义开头,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因为缺乏生活体验和认识而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兴趣。本人以模拟实验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导入新课,这种新颖的实验导入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具体操作如下:

模拟实验:玻璃烧杯中装有8厘米厚的沙土和12厘米深的水。假设水在这里代表海洋,露出水面的沙土代表陆地。烧杯中部垂直插入一支玻璃棒,教师不断向玻璃棒附近倒入沙土。

学生思考:1.插玻璃棒的位置“海陆”情况将如何变化?2.如何让玻璃棒的位置由陆地变成海洋?请设计方案。3.模拟实验是我们人为的,那么自然界中会不会发生陆地演变成海洋的情况呢?

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以新颖的模拟实验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运用简单的仪器,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再设计层层深入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模拟实验,思考问题并提建议,亲身体验“自然界”的变化,逐步认识“沧海桑田”,并探索得出海陆变迁的成因,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整个模拟演示实验探究过程只需要短短两分钟,学生们却耳目一新,观察仔细,注意力集中,探究兴趣浓厚,学习愿望强烈;教师演示实验,课堂气氛稍显严肃,若能请几位学生一同参与模拟实验演示,课堂气氛将会更好。

二、探究“海陆变迁”现象,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

“沧海桑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典型事例,设计问题将沧海桑田的实例举证和原因分析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体会,理解海陆变迁是真实存在的。

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和相关问题:

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这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会不断扩大?

通过思考和回答,学生们认识了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的“海陆变迁”,进一步内化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换的知识,提高了认识大自然的能力,尝试解释一些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科学推断地球未来发展变化情况。

大陆漂移图

针对“漂移的大陆”这部分内容,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模拟动画演示让教材中的“世界海陆的变迁”图动起来,呈现给学生“大陆有分有合、大洋有生有灭”的动态图景。学生们观察体验后,读“大陆漂移图”(如下)并思考问题:1.能否分辨一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哪个大陆?2.观察大西洋的面积是怎样变化的?再用“看图说话”的方法,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大陆漂移学说,认识整个地球面貌处在不断变化中,树立海陆不断变迁的观念,进而内化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

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和动画演示,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帮助学生形成海陆不断变迁的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回答层层递进的问题,从而获得理性认识,树立世界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

三、亲历“学说”发现过程,培养科学探究方法

在“漂移的大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身经历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科学探究方法;也可以将教材涉及的内容加以拓展扩充,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或参考其他版本的地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设计“观察猜想”“动手试试”“讨论分析”等一系列活动环节,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家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

“观察猜想”环节——呈现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提出问题:观察七大洲轮廓图,你有什么发现?由此可推断出什么?“动手试试”环节——请学生们自己动手用透明纸描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的轮廓,并剪下来,试着把它们拼在一起,看一看拼合处是否基本吻合,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在拼图过程中的想法。“讨论分析”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证据:古生物化石、山脉走向、岩石类型或GPS测量等。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科学探究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大西洋两侧的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似乎是可以拼接在一起的)——大胆想象(大陆原来是拼在一起的,后来这些大陆一定是发生了分离)——寻找证据(轮廓吻合、化石、山脉)——提出假说(大陆漂移假说)——继续搜集资料论证假说的过程。

整个探究活动环环紧扣,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非常热烈。学生们手脑并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探索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会科学家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增强了科学探究能力,进而学会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四、介绍魏格纳生平,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材中提到了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教师可以通过拓展魏格纳的相关资料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培养。

首先讲述魏格纳的生平:他在1910年的一天观察世界地图的时候发现问题;1911年起立志探求大陆漂移问题,随后进行了紧张的工作——搜集资料、寻求证据;1912年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同时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大陆漂移的论文;1915年,发表专著《海陆的起源》,书中详细阐述和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这标志着完整的大陆漂移学说诞生于世。当时,魏格纳年仅35岁。1930年,为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魏格纳第四次奔赴格陵兰岛腹地时不幸遇难,年仅50岁。

按年份排序,将魏格纳寻找大陆漂移证据的曲折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播放魏格纳科学探险过程的视频资料,学生们感受到科学探索之路虽然艰辛,但魏格纳探索的脚步坚定从容。同时,教师抛出问题:“观看了魏格纳探险过程的视频,请谈谈你从魏格纳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视频中,解说人深情地说道:“魏格纳从发现问题到不断寻找更加充分有力的证据,花费了整整20年的时间,期间有冷嘲热讽,有时甚至是人格上的侮辱。在当时,大陆漂移说遭到非难和攻击,被贬为‘毫无科学根据的幻想’,是‘玩耍儿童七巧板的发明’。但魏格纳在逆境中仍然不屈不挠地执著追求并潜心研究,终于把简朴粗略的大陆漂移主张发展成为一项完整而系统的理论。”

在简单讲述魏格纳生平和播放探险过程的视频资料时,虽然魏格纳第四次在格陵兰岛考察过程的实录因为年代久远,清晰度不高,但是课堂上特别安静,播放到魏格纳为了拿到观测资料并挽救队友的生命,在-65℃的酷寒下与暴风雪顽强斗争时,学生们也特别专心,显然被魏格纳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精神感动着。回答问题的三个学生谈得都很好,从魏格纳的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到勇于探索、求真求实,甚至谈到在学习上碰到拦路虎时,一定要学习魏格纳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

五、分析板块理论发展历程,培养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史观

教师可将教材中的三大科学理论“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按年代的先后顺序分析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们认识科学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1912年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在地球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仍然存在不足,它不能很好地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1962年“海底扩张学说”诞生,解释了一些“大陆漂移学说”无法解释的问题,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动力支持。1968年科学家们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不仅解释了大陆漂移现象——大陆的移动并不是陆地独自在海洋上漂移,而是大陆与附近的洋底组成的板块一起缓慢移动。这也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具体延伸。最后,教师要说清楚“板块构造学说”虽然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地球科学理论,但是也存在不足。比如,“究竟是什么力量驱动着板块运动”,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旧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通过梳理与补充板块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和发展有了整体而清晰的认识,包括认识板块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发学生思考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解和认识一种科学理论的建立并非是一步到位的,它还必须经过检验,不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史观。

总之,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十分丰富,如果教师能重视起来,做个有心人,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恰当地、合理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方法,形成科学的发展观,让地理学科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