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行合一融“两纲”

知行合一融“两纲”

时间:2023-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 融合课堂内外的资源,不仅可以提高“两纲”教育的实效性,而且对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纲”教育强调“实践—体验—历练”,着力解决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知行背离现象。在地理教学中贯彻“两纲”教育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知行合一融“两纲”_学“地”明理树人

上海市江宁学校 蔺少亮

2005年3月14日,在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上,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联合颁布了两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件——《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简称“两纲”)。“两纲”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串联起年级的脉络,开创了上海德育工作的新格局。这高高竖起的两块鲜亮的“引导牌”——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让全市的青少年在思想道德的成长道路上认清了方向,踩准了步点。

育人先育己,教师应首先明确自己在“两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主要职责,进一步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两纲”教育的能力。对于中学地理教学来说,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两纲”教育内容,这说明地理有丰富的学科教育魅力。本人通过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对“两纲”教育有了充分认识和理解,总结起来就是运用“融入、融合和融化”的“三融”法则将“两纲”教育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行动中。

一、融入——基于课本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融入“两纲”教育,使两者相互渗透、产生共鸣,提高“两纲”教育的学科性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但不能只顾传授知识而忽视德育,也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而单纯地进行德育,而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素材,适时地融入德育。地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融入生活内容进行德育有很多切入点。例如,讲“青藏高原”时,本人结合青藏铁路“以桥代路”的事实,首先说明了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所作出的贡献,进而讲到保护藏羚羊,平等对待生命的要义!用事实说话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们轻松而深刻地接受相关的地理知识,而且升华了学生的思想。

为此,本人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适时地融入“民族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感到德育不再是简单的说教(见下表)。

地理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与“两纲”的融入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些内容呈现“两纲”内涵较直接与显性,有些内容呈现“两纲”内涵则较间接与隐性,只要教师善于巧妙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不仅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大大增强中国地理教学的生活色彩,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责任心,使学生自觉地做“拥有中国梦”的新时代公民。

二、融合——融合课堂内外的资源,使学科活动、学生实践活动与“两纲”教育互动合作、整体协调,提高“两纲”教育的实效性

课堂里的“两纲”教育是有局限性的,只有走出课堂融合时事、融合社会,让学生亲身感知,才能使教育具有生命力。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2010年1月12日(当地时间)海地地震,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当这些消息传进校园,全校师生通过电视、报刊、网络了解到灾区人民受到的重大灾难时,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沉重。如此重大的灾情让本人在震惊之余有了个想法:把“地震”作为教学的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充分融合“两纲”内容,让学生通过“地震”这一主题的学习,不仅可以对课程中“板块构造”理论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能够对“民族”和“生命”有更直接的认识。

不仅如此,本人还利用学生春游、秋游、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一方面基于教材拓展课堂内的知识;另一方面融合“两纲”的教育内容,使他们感受到民族、生命是鲜活的!例如,在“参观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本人为学生布置了三个问题:1.预习“地球的运动”这章内容,在天文台相关展厅和仪器前自学本章知识,完成“课程学习单”。2.通过日心说的建立过程,你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3.比较中外和古今的天文学成就,你有何感想?学生通过问题的解答,不仅学习了地理知识,还亲身感受和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参观学习,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融合的过程中,本人深深地体会到:融合了“两纲”的活动,教学更有生命力。例如,2014年3月,我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了“乘着24路看上海”的活动。阅读、理解和运用“站牌”成为学生的必备技能。时隔不久,在6月的上海市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中,最后一道拓展题就是考察学生对“行车路线”的阅读与理解。由此可见, 融合课堂内外的资源,不仅可以提高“两纲”教育的实效性,而且对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融化——融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两纲”教育内化为道德行为,提高“两纲”教育的真实性

俗话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地理教学中,只有用教师的情感去触摸学生的情感,用教师的情感去领悟学生的情感,用教师的情感去融化学生的情感,才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

地理教学中渗透“两纲”教育是贯彻二期课改的现实需要。二期课改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除了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外,尤其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当积极利用地理学科丰富的课程资源,钻研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教育的新路,积极寻找合适有利的教学途径,努力把“两纲”教育融化到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两纲”教育强调“实践—体验—历练”,着力解决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知行背离现象。在地理教学中贯彻“两纲”教育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