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10年国际能源化工期货市场回顾
1.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回顾
国际原油在整个2010年的表现可谓是不温不火,原油价格始终围绕80美元/桶为中轴展开震荡,振幅为上下10美元左右。纵观2010年原油价格的表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解析。
(1) 第一阶段:季节性需求减弱与美国经济数据好转双重作用,油价先抑后扬。
2010年年初,随着欧美地区寒冬气候的结束,美国限制金融业提议以及中国1月18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等一系列因素引发原油价格回落,原油期货进入弱势调整阶段。1月份以后,支撑油价的关键因素之一的天气开始转暖,取暖油需求相应回落,原油价格失去上行动力。奥巴马限制金融业提议公布后,引发股市大跌,进而拖累原油市场。此外CFTC也公布了对商品期货头寸限制的措施,减少了原油价格的活跃程度。中国央行自2008年以来首次调高准备金率,提前于市场预期,对商品市场也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2月中旬以后,因美国公布的各个经济数据好转,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国际能源署与美国能源署也纷纷上调石油需求预估,认为需求的增长全部或大部分来自新兴市场。法国炼油厂的罢工以及伊朗核问题的升级,都使得原油价格在短期内形成连续上行的状态。
(2) 第二阶段:欧债危机恐慌,原油价格下挫。
2010年4月末至5月末,原油价格从每桶87美元急剧下跌至68美元,一个月内油价下跌20%。此次油价下挫源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引发的欧盟债务危机。由于市场担心债务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可能面临二次探底,资金避险情绪高涨,股指、大宗商品承压下挫。此外,中国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令国际市场担忧中国经济放缓,对原油需求预期有所忧虑。
(3) 第三阶段:供需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博弈,油价震荡过后迎来上涨。
2010年6月以后,希腊债务危机得到救助,市场忧虑情绪缓解。夏季汽油消费的刚性需求以及基本面供大于求的压力作用,使得油价在70美元到80美元之间震荡。10月份以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资本市场流动性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以及油价一路上扬。2010年年末,受强劲的经济数据提振,国际油价再度上冲至90美元大关。
图3-5 2010年美国原油指数走势图
资料来源:富远行情。
2.日本橡胶期货市场回顾
由于没有国内政府如此频繁的行政干预,日胶走势没有了沪胶过多的波折,更直观地表现了2010年天然橡胶价格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结合。全年走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盘整期构筑了250日元的长线平台,第二阶段是流动性与基本面的共同作用,价格呈现单边上涨,即便在11月中旬中国市场出现24.2%的跌幅时,日胶依旧表现坚挺,回调幅度仅为7%。截至12月30日,日胶主力合约的收盘价在414.5日元,为年内最高。
图3-6 2010年日胶指数走势图
资料来源:富远行情。
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2010年沪、日两市的天然橡胶价格比价重心有所下移,统计套利得出的置信区间下界也随之下移,比价密集区出现在1.12附近。
(1) 4月中旬,由于日胶市场出现多头逼仓的极端行情,日胶强劲反弹,而国内市场受国储抛储的预期影响其走势偏弱,使得两市比价一路走低并在国储第一次抛储后达到年内第一个低点1.022。随后逼仓行情结束,日胶价格自高点回落,两市比价有所恢复。
(2) 第二季度末全球金融市场再次弥漫恐慌情绪,日胶却在本国轮胎企业持续复苏的支撑下表现出了不俗的抗跌走势,内外比价跌落至年内最低点1.009,随后在季节性供应压力的作用下,日胶出现补跌行情,两市比价得以修补。
(3) 11月中旬后,国内市场受到多番政策打压,价格一路走低,但日胶在东南亚供应持续偏紧及全球大环境资本充裕的环境下保持坚挺,两市比值再次回落至1.07附近。
图3-7 沪胶与日胶比价关系走势图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