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 赖才炎
好课永远具有德育功能。当前,我们强调学科德育,是因为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在应试压力下,积染了功利主义思想,教学越教越窄,学生越学越累。知识没有成为滋养生命成长的甘露,反而成为羁绊生命成长的重负;课堂学习充斥着有知识没美感、有方法没品位、有过程没享受的难堪;课堂生活变得压抑多于轻松,苦难多于欢乐,无奈多于幸福。
如何让课堂学习回归教育的本真呢?关键在于创造美好而幸福的课堂生活——让课堂充满美的知识、美的体验和美的情怀。
一、美的知识:让知识滋养生命成长
知识是人类活动的结晶,知识的美就在于其价值得到充分张扬与生长。知识有两方面的价值,即显性价值和潜在价值。显性价值即本体价值,也可称为客观性价值,如地理学科中的地物名称、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图信息等。潜在价值即生长价值,也可称为主观性价值,大多时候不能清晰地显露出来,但能真切、实在地滋养个体生命的美丽成长。例如,在学习中,我们既能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层次结构性、生活实践性和地域差异性,又能够体悟到地理知识推进认知的深化、情感的充盈和思维的跃升。
知识的本体价值的核心在于“是什么”,重点在于“解决问题现象”;而生长价值的核心在于“影响什么”,重点在于“产生成长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对具体生命而言,其意义不仅在于本体价值,而且也在于生长价值。
一般来说,人对知识价值的体悟有三个层次:一是正确的知识;二是美的知识;三是会生长的知识。教师重视传授哪一层次的知识,大致会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境界位于哪一层次——即合格教师、优秀教师与卓越教师。教师假如只致力于传递正确的知识,则只需照本宣科,但充其量只会是一位合格的教师,随时可以被人替代,甚至被网络百科、文本书籍替代;教师假如想传递美的知识,那么就需要不断地给知识赋予主观的、鲜明的、有价值的、创造性的美,这位教师就很可能成为一位优秀教师,不是随便可以替代的;教师假如想传递会生长的知识,那么就需要不断给知识赋予背景、创设情境和装上智慧的翅膀,让知识激活个体生命的认知、理解、内化,并推动智力的提升、情感的充盈和精神的丰满,这位教师完全可以成为一位卓越的教师。
正确的知识需要教师不断阅读与学习,美的知识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与创造,而会生长的知识需要教师不断等待与引导。这三种知识在学生学习上分别反映为接受型学习、体悟式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我们不能确定知识在学生个体生命中何时起作用以及会起到什么作用,但为了知识的生长价值,教师只能带着对生命成长的亲切关怀而耐心等待,等待知识对生命成长的充分滋养,耐心引导知识对生命成长的影响,努力把被忽视、被压缩、被快餐化、被简化了的知识的生长价值找回来。
二、美的体验:让课堂洋溢开怀畅笑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提出与落实是二期课改的重要标志。但现实课堂仍大多只重视“知识与技能”,最多兼顾“过程与方法”,很少能自然地彰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少学者曾多次呼吁: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排到首位,其价值意义与功效最大,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自然发展。曾有人用苹果树来比喻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即“知识与技能”是树上的“苹果”,“过程与方法”是树的“枝干”,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树的“根”,只有根盛才能枝繁叶茂,才会硕果累累;重视“知识与技能”,是关注了学生的今天,如学生能完成今天的练习作业;重视“过程与方法”,是关注了学生的明天,如方法在明天还能解决问题;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关注了学生的一生,因为可以终身受用。
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彰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核心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美的追求和美的体验。如某堂课上,本人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空白的中国轮廓图,要求学生绘制并标注(其实是创作)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目的是系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绘图(包括绘画地理位置和标注相应名称)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是融知识与能力培养、细心与耐力培育、心态与性格熏陶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本人说明要求与作业评价标准后,就通过PPT投影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让学生一边依样画葫芦,一边判断所画山脉的准确位置,还要一边想如何正确美观地标注山脉的名称。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有埋头单干的,也有两两合作窃窃私语、相互对照并指出“不正确”的,还有三四个聚在一起争论不休、需要教师做裁判的,甚至不断有学生为了得“优”而申请换一幅空白地图从头再画的……绘图过程中,学生时而专注,时而惊叹,时而窃笑,很开怀、惬意、自由、自主,兴致也高。不知不觉要下课了,三三两两的学生把自己创作的地图双手递给我,神情不像是交一份作业,而是献出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和无穷智慧,嘴上还要追问一句“我这幅图能得优吗?”我也总是认真看几眼后,要么说“肯定是优”,要么说“很不错”,要么说“很美”,或者微笑着指着图说“这儿有个小小错误”“这儿有点小小变形,改一下就完美了”。
大嗓门的殷同学,离我还老远的时候就扬着地图说:“老师,我这幅图画得如何?”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我面前。我接过地图,有点不敢相信,毛糙如他竟然画得这么漂亮,山脉走向画得清晰明朗,名称写得方正隽秀,地形区还用铅笔添上了淡淡的阴影线(范围),甚是美观,令人叹为观止。我连忙说:“太美了,这幅图没有优秀的话,班上可就没有优秀了!”
殷同学听后,带着满足和得意的神情,一边往回走,一边对着一位女生扮鬼脸,开怀畅笑,甚是欢快,简直到了得意忘形的地步。我虽不忍心干扰他的快乐,还是忍不住说了句:“看把你乐的,其实你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好。”我声音不高,语气中流露出了赞美和欣赏之情。
“老师,这不是我的,是我帮别人交的!”殷同学一边“坦白”,一边笑得更忘乎所以,甚至有点放肆起来。旁边明白怎么回事的同学也跟着开怀畅笑,没多久,教室成了笑声的海洋。
这片笑声对当时的我来说有些尴尬,因为隐隐感觉自己被殷同学的小聪明愚弄了一下。然而,从笑声中我又清晰地感受到了学生的单纯与可爱,也感觉到了教育生活的另一种美——即师生间的互动除了纯知识或能力的灌输交流外,还会有情感、神态甚至欢声笑语的交融激荡。这种交融激荡不一定上得了台面——因为欢笑中偶尔会带些狡黠的聪慧和无意的作弄,但这种开怀的畅笑又是那么的真实、舒心和美好。
幽默和笑话,永远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之一。为了课堂的开怀畅笑,教师也许真的应该学会再“笨”一些、慢一些,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大爱。
三、美的情怀:让“如何表达”变得更重要
虽然教师不太愿意承认自己重“智”轻“德”,但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课堂上常常只顾关注学生“表达了什么”和“表达是否正确”,而很少关注或引导学生“如何表达”和“如何倾听”。
如何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充满人性的关怀与人情的温暖呢?核心在于重视与张扬“如何表达”。如本人在天山中学“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调研听课时,看到了难忘且令人感动的一幕:有位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身体笔直挺拔,表达清晰宏亮,眼睛始终关注教师的反映,尤其说到自己是从第几页第几行上找到的答案时,能停下来等待教师和其他学生也翻到该页后,才接着表述自己的答案。这让人不由得感到了一种微妙而舒服的关怀,心中升腾起一种感慨,突然体验到一种“大德”“大美”和“大气”。
纵观现实,学生在“如何表达(回答)”上存在很多被教师忽视的问题,如部分学生回答问题音量过小、胆怯扭捏,前后连贯依靠“然后”、断句依赖“啊哦”,语气唯我独尊、评价充满“责怪”,急时无序抢言、忘时胡编乱语……虽然可能是学生个体习惯、能力、态度和意识使然,但这背后肯定也有教师忽视的原因。
如果说“表达什么”是学生智育的话,它会有精确的、圆满的甚至是固定的答案,教师很容易关注到,很容易评价,也很容易灌输给学生。那么“如何表达”就与学生德育密切相关,它讲究一种内心的坦荡真诚、一种设身处地的温暖关怀、一种彬彬有礼的交流交往,归根到底是“如何待人处事”以及“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教师容易意识到,但不太容易去引导,尤其是很难一贯坚持引导。因为“如何表达”是人性的培养、是人格的培养,虽然有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但需要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的精神与毅力,需要在细微处坚持,在困难处坚韧,在关键处坚守。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既“知书”又“达礼”;教育的过程应是一种交流与交往,既是思想的交流碰撞,又是情感的交往交融。交流中,我们教师既要看到学生“表达了什么”和“回答得是否正确”,这背后是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如何表达”,以及努力引导学生“合理而优雅地表达”,这背后是人性和人格的培养。既然教育不能窄化为方法和能力,而要重视培养人性和人格,那么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切实地关注并精心地引导学生“如何表达”,让学生的表达中不仅有正确的知识、独特的思想,更有越来越多的真诚自信、温暖关怀乃至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显得大气、大度;也只有这样,教育才会让人感到有大德,有大美。
总而言之,学科德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生命的感悟;不是生活的苦难,而是人生的幸福;不是正确的答案,而是人性的关怀。它既不需要刻意的渗透,因为本身就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不需要刻意的要求,因为本来就是一种真实的课堂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