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大纲
一、总则
为了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的全面性、综合性进行检查,为了强化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制定此实验教学大纲。
二、适用范围
1.相关课程名称:企业会计模拟实验。
2.本次实验教材适用于开放教育会计专科、高职高专会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专业。
3.实验总学时数:8周。
三、实验目的与任务
企业会计模拟实验是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任务结束后进行的一次专业实践活动,是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独立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使学生经受一次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习采取模拟实验方式,根据掌握的会计专业课的主要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设计与登记、成本计算,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核算模拟操作以及财务报表的分析,最后完成财务状况说明书的写作任务。
四、实验要求
1.根据所提供的实验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会计工作的各环节,最后完成财务状况说明书的写作任务。
2.学习应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3.企业会计模拟实验,先进行手工实验,然后再上机实验。
4.指导老师负责介绍实验的目的、任务与要求,实验资料的基本情况的说明,实验进度的检查等。
五、实验主要内容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会计专业实习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会计核算模拟实验
1.模拟实验准备阶段
(1)详细了解模拟企业的概况:A.企业名称和性质,B.生产工艺概况,C.会计政策及核算要求等。
(2)熟悉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组织:A.机构设置,B.财务人员分工,C.会计规范要求。
2.模拟实习操作阶段
(1)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
(2)各种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3)成本计算。
(4)期末结账和对账。
(5)编制财务报表。
(6)撰写财务分析。
(二)验收阶段
验收阶段是实验的连续,是一种提炼。实习结束时,学生就上交装订好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有关表格等材料。指导老师首先对记载实习结果的会计资料进行验收,其次对学生提问,检验学生对整个实验内容的会计处理过程的把握程度,应用会计理论知识对经济业务解读是否正确、到位,就实验资料中的账账之间、账表之间的关系是否清楚,某一些会计数据的来龙去脉及用途是否明确等。
六、企业会计模拟实验成绩评定
(一)企业会计模拟实验学生应交材料
1.会计凭证三本,分录(草稿)一本,共计四本。
2.会计账簿六本。
3.会计报表一本。
4.财务状况说明书一本。
以上四项,合计12本。
(二)企业会计模拟实验成绩构成
企业会计模拟实验采用综合测评的方法加以评定,成绩按百分制。重点提示如下:
1.学生的实习态度占10%,根据考勤记录,学生无故缺课3次为重大错误,给予不及格处分。
2.实验的质量占90%,包括实验的正确性、规范性、完整性、及时性及财务分析的质量。
3.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给出简要评语,并提出建议成绩。
4.答辩主要是对实验质量进行重点审查,并给出答辩成绩。
5.学生最终成绩由省校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