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可行性研究审计的内容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工程项目是否有可行性研究报告
按照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都必须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如果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就无法进行审计。
2.审查可行性研究工作前提是否具备
国家计委《关于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规定,工程项目必须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并上报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建议书,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才可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果项目建议书未经上级部门批准,则审计部门应通知其补办手续或停止可行性研究工作。
3.对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位进行资格审查
按规定,负责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位,要经过资格审定,要对工作成果的可靠性、准确性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只有资格审定合格的单位才有权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于未经国家正式批准颁发证书的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审计机构有权予以追究;审计机构还应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与可行性研究机构签订委托合同。
4.可行性研究内容提出依据的审计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必须按照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和地区规划、行业规划的要求来编制,审计机构应查处计划外投资项目或建设内容,尤其应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5.审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的相关工作
审计部门应审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的相关工作,即是否进行调查研究、资源地质勘探等各项准备工作;调查报告是否经过充分论证,是否满足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等。
6.审查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国家计委《关于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规定,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应具备十项内容如下:
①总论。
②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③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④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⑤设计方案。
⑥环境保护。
⑦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⑧实施进度的建议。
⑨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⑩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可行性研究审计的方法可以是就上述内容逐项审查分析然后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作出综合评价和分析。这种方法需要耗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
对可行性研究内容进行审计的另一方法是,首先对可行性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可行性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然后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其结论的准确性进行审查分析评价,提出审计结论。
可行性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①说明为什么要投资建设这个项目。
②说明建设这个项目,在工艺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决定项目规模、原材料供应、市场销售的条件。
③说明建设地点及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厂址比较。
④说明工程项目何时开始投资、何时建成投产、何时收回投资,选择最佳投资时机。
⑤说明工程项目的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经营管理等事项由谁来承担。
审计机构重点审查可行性研究对上述五个问题的解决情况。因此,工作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项目及其厂址、规模、建设方案等是否经过多方案比较优选;第二,各项数据是否齐备可信;第三,运用效益考核指标对投资估算和预计效益等进行详细分析考核;第四,审查可行性研究对工程项目经济效果是否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
7.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情况
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情况,主要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经其编制单位的行政、技术、经济负责人签字以示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负责;是否按期上交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审查;审查机构是否组织各方面专家参加审查会议并据实做出审查意见以及可行性研究机构对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等。
8.建设规模和市场需求预测准确性的审计
建设规模和市场需求预测准确性的审计,主要是审查拟建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对国内外市场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国际市场的前景分析是否正确等。
9.协作配备关系落实情况的审计
审查协作配备关系落实情况,审计的主要依据是地质勘探部门的勘探资料,主要是审查原材料、资源、燃料、动力、交通及公用设施落实情况,防止协作配套关系项目的不落实。
10.建设条件和厂址方案的审计
审查建设条件和厂址方案,主要审查与项目有关的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是否准确无误。如果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不清,则审计人员应及时提出意见,必须将这些问题搞清楚,并写出书面报告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
11.项目工艺、技术方案的审计
审查项目工艺、技术方案,主要是审查工艺和设备选型是否先进合理,引进技术、设备能否消化吸收等。
12.交通运输情况的审计
交通运输情况的审计,主要是审查厂内、厂外运输条件,特别要注意厂外运输条件的审查,因为它是保证生产供应、生活供应和产品销售的重要环节。如果一个企业单位,交通运输条件不具备,就会造成原材料进不来,而生产的产品出不去,甚至职工生活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13.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审计
审查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审查“三废”治理措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对于严重污染环境、治理方案不落实的工程项目,审计人员应提出停建或缓建的建议。
14.对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的审计
审查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主要是审计其安排是否合理。在审计时,应注意审查工程项目投资概算是否准确,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有无正当的来源渠道,贷款有无偿还能力,投资回收期计算是否正确等。
15.投资效益的审计
审查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既要审查项目建设的微观效益,也要审查工程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效益,对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要进行仔细的审查和核算。
16.对各项经济指标计算的审计
对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要审查其是否准确,如对项目投资额、产品成本、企业年利润率、贷款的偿还能力、投资回收年限、建设工期等,应仔细复核,看看是否计算准确,防止弄虚作假、随意编造。
17.对可行性研究收费情况的审计
审查可行性研究收费情况,主要审查收费标准是否合理;收费标准、付款时间和方式是否写入了合同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