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预算的特点和类型

财政预算的特点和类型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预算编制结构以及预算编制方法等的不同可以把财政预算分成单式预算、复式预算、绩效预算、计划方案预算和零基预算等类型。它把计划设计、方案制定与预算编制结合起来,因此被称为计划方案预算。零基预算的优点在于预算规模和结构不受以往年度的影响,可避免支出在原有基数上层层递加的弊端;其缺点是大大增加了预算编制的工作量,且政府活动的效率标准不易确定,对某些支出项目的控制有限等。

3.1 财政预算的特点和类型

一、财政预算的特点

财政预算是指按一定的法定程序批准的、中央或地方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内的财政收支计划。

完整的财政预算管理程序一般分五个步骤: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如提出国家总体经济发展计划等;编制预算,指由财政部等负责预算编制的部门具体组织预算的编制工作并向立法机关提出预算;审议预算,指由立法机关对预算进行审议,如获得批准,预算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执行预算,指由财政、税收等相关部门按预算的规定筹集收入、安排支出;编制决算,指由财政部门编制决算报表。

财政预算一般具有法律性、年度性、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等基本特征。

财政预算的法律性是指它必须经立法机关批准并最终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财政预算的年度性指它是对一定财政年度内财政收支的安排或计划,通常的财政年度为一年,但根据各国国情不同、立法机关开会时间、税收的季节性、宗教信仰或习俗等,财政预算的起始时间各不相同。如我国等大多数国家的财政年度是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结束,英国、新加坡、日本、印度等国的财政年度是从公历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美国的财政年度是从公历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

财政预算的可靠性指它是一种法律文件,是按法定程序形成的国家收支计划,每一项收支数字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财政预算的完整性指政府的一切公共收支均要列在预算中,即使法律允许的预算外支出,也应在预算内有所反映。

财政预算还具有公开性。财政预算是政府活动的全面反映,按照法律程序经立法机关批准后它要向社会媒体公开,不仅要受立法机关的监督,还要受全体国民的监督。

二、财政预算的类型

从形式上看,财政预算就是反映财政年度内预算收支情况的一览表,但在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一览表”的形式各不相同。根据预算编制结构以及预算编制方法等的不同可以把财政预算分成单式预算、复式预算、绩效预算、计划方案预算和零基预算等类型。

单式预算(SingleBudgeting)是指将政府的收支不加区分,全部编入一张单式表格中的预算编制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都是单式预算制度。它的优点在于编制简便,能够体现预算的完整性、全面性,缺点是不能将经济性质不同的收支项目分开,不便于政府进行分析和调控。

复式预算(Multiple Budgeting)是与单式预算相对而言的,指将政府收支按照经济性质分别汇总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应表,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典型的复式预算分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其中,列入经常预算的收入主要是税收,支出主要是行政管理、国防、教育等消费性政府开支;列入资本预算的收入主要是国债和国有资产收益,支出主要是国有企业的投资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复式预算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区分收支的不同性质,便于政府区分轻重缓急来安排支出,同时也便于考察支出效益;其缺点是可能加强依赖国债弥补支出的倾向,也易使地方政府在利用资本预算创造政绩的同时,忽视对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资。但总体上,复式预算的优点较为突出,故从1930年代产生至今,复式预算一直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我国也于1992年开始编制复式预算。

绩效预算(Performance Budgeting)。是指依据政府的既定规划和目标,评估某项支出计划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果和业绩,确定该计划的可行性,然后根据实施计划所需的支出及经费编制预算的形式。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对预算支出效益进行分析考核、能够有效测定各项政府计划的成本、明确实行某项计划的政府机构职责、提高财政支出安排的效率等。其缺点在于支出计划的收益或者效果往往难以量化,这时成本和收益也就无从比较。但1949年美国首先推行绩效预算以来,仍有不少国家纷纷效仿。

计划方案预算(Planning-programming Budgeting)是利用系统分析及成本—收益分析等工具来评估各项公共支出计划的成本和收益,据以编制预算的一种制度。它把计划设计、方案制定与预算编制结合起来,因此被称为计划方案预算。计划方案预算和绩效预算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实际上是以绩效预算为基础演变而来的,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更强调长期之内支出项目的安排和考察而后者强调短期之内支出项目的考察,而且计划方案预算比绩效预算更为复杂,需要进行系统分析。由于执行中有不少困难,自1960年代提出以来,这种类型的预算并未得到广泛推行。

零基预算(Zero-base Budgeting)指无论是原有支出项目,还是新增支出项目,都要重估其社会经济效益和必要性,重新核定其支出数额,相当于将基数定为零,总是重新开始编制预算。零基预算的优点在于预算规模和结构不受以往年度的影响,可避免支出在原有基数上层层递加的弊端;其缺点是大大增加了预算编制的工作量,且政府活动的效率标准不易确定,对某些支出项目的控制有限等。但总体上说,零基预算是一种较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自1979年美国推行以来,有不少国家采用零基预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