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起到基础性作用,为期货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更为有利的体制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各种类型的所有制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投资、经营约束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基本由市场供求决定,行政定价主要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性公共产品上。
第五节 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后期货市场稳步发展(2001—2010)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2000年底,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在20世纪基本完成: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完善;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价格市场机制初步形成,市场调节价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的比重,已分别达到95.8%、92.5%和87.4%[2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起到基础性作用,为期货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更为有利的体制条件。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作出了安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各种类型的所有制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投资、经营约束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基本由市场供求决定,行政定价主要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性公共产品上。而且,随着政府转变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即使是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国家的干预也是以经济调控为主,以行政干预为辅,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市场博弈中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