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编制财务报表
一、编制财务报表的意义
财务报表是以账簿记录为主要资料依据,运用表格和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总括地综合地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信息的报告文件。
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各会计主体通过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已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了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记录和计算。但是,会计账簿提供的核算资料数据太多,而且比较分散,不能集中、概括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亦不便于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合理使用。为此,有必要定期将会计账簿提供的日常核算资料加以分类整理、汇总,按照一定的表格形式编制财务报表,总括、综合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全貌,为有关各方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财务报表是提供会计资料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会计核算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的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编制单位本身来说,通过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可以使管理当局和经营管理人员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中,掌握本单位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和财务成果的全面情况,分析、检查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制度规定;从报表的指标体系分析中,寻找本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正确地规划未来,进行经营理财决策,进一步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
(2)对于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通过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可以了解和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业绩、受托资源的经营责任,以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完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助于投资人、债权人及公众对不同企业的经营业绩或财务实力进行比较和预测,使其确定投资或贷款的方向,其结果将促进社会资源流向高收益的行业或企业,达到最佳配置。
(3)对于财政、税务、银行和审计部门来说,通过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筹资运用是否合理;税收、利润计划的完成、解缴情况;借款的归还及信贷纪律的执行情况;财经政策、法令及纪律的遵守情况等,充分发挥各职能、监管部门的作用。
(4)对于整个宏观经济调控来说,财务报表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资料。通过财务报表,可以为编制宏观经济计划提供依据,便于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进行重大的经济决策,从而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运行。
二、财务报表的种类
企业财务报表可按不同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按照财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按财务报表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静态报表指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动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所有者权益构成情况的报表,如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使用者权益变更表。
(二)按编报时间分类
按财务报表编报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月份报表、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其中,月份报表、季度报表又称为中期报表。
(三)按编制单位和编报范围分类
按财务报表编制单位和编报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基层财务会计报表和汇总财务会计报表。基层财务会计报表是由实行独立核算的基层单位编制的报告;汇总财务会计报表是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所属单位的基层财务会计报告和本部门的会计资料汇总编制的报告。汇总财务会计报表通常按行政隶属关系逐级汇总,以反映某一部门、行业或地区的总括情况。
(四)按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分类
财务会计报表按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合并财务会计报表和个别财务会计报表。合并财务会计报表是由企业集团中对其他单位拥有控制权的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报告。合并财务会计报表所包含的内容和报表指标与基层财务会计报表相同,只是其指标的数值中既包含母公司的情况,又包含其所属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情况。个别财务会计报表是由单位编制的单独反映本单位自身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变动情况的报告。
(五)按服务对象分类
按财务报表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内部报表是指为适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而编制的不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它一般不需要规定统一的格式,也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外部报表则是指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主要供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有关方面使用,它通常有统一的格式和规定的指标体系。
三、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财务报表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实现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目的,会计主体在编制单位报表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真实可靠、数字准确
财务报表必须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使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因此,会计报表必须根据核实无误的账簿资料为依据,并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编制,不得以任何方式弄虚作假。要对报表中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不得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标准,做到数字真实、计量准确。
(二)相关可比
财务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必须与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所需要的信息相关,并且便于报表使用者在不同企业之间及同一企业前后各期之间进行比较。因此,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其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应保持前后会计期间的一致性,不得随意变动。在情况发生变化而必须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时,应当及时变更并在财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和变更后的影响。
(三)全面完整
财务会计报表应当全面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满足各有关方面对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需要。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全面完整,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有关准则、制度规定的种类、格式和内容填写,特别是对于企业某些重要的事项,应当按照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不得漏编漏报。另外,各报表之间、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当相互一致,做到表表相符。报表中本期与上期的有关数字应当相互衔接。
(四)编报及时
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资料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只有及时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才能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资料。否则,即使会计报表的编制非常真实可靠、全面完整且具有相关可比性,但由于编报不及时,也可能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因此,企业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有关财务会计报告提供期限的规定,及时编制并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表。
有关财务报表编制的具体方法将在本教材的第五章至第八章中具体介绍。
【思考与练习】
一、思考题
1.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循环”?
2.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为什么说它们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3.什么是会计科目?设置运用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是什么?
4.为什么要设置运用账户?它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5.什么是复式记账?它较单式记账有何不同和意义?
6.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是怎样的?账户的借方是否一定登记增加数?
8.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9.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公式有哪些?试算平衡了是否意味着无差错?
10.什么是会计凭证?它有哪些种类?各自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11.为什么要审核会计凭证?如何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2.为什么要设置运用账簿?账簿的种类、格式、适用范围及登记方法是怎样的?
13.对账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14.错账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更正错账?
15.为什么要进行财产清查?财产清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6.为什么要编制和报送财务报表?其种类和编制要求有哪些?
二、练习题
(一)目的:练习会计科目的分类
资料:某企业设置了以下会计科目:
固定资产 其他应付款 营业外收入
累计折旧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原材料 应交税费 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所得税费用 实收资本 财务费用
应收账款 管理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
应收票据 材料采购 本年利润
要求:按经济内容对上述会计科目进行分类。
(二)目的:练习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的结构
要求:总结并填列完成上表中的各个项目。
(三)目的:练习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的关系
资料:五星公司2009年12月31日有关账户的资料如下:
要求:根据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内在关系,计算填列上表中的空缺部分(即括号部分)。
(四)目的:练习应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户和试算平衡。
资料:MM公司2009年5月1日有关账户余额如下:
账户余额表 单位:元
该公司5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以银行存款30500元偿还短期借款。(2)产品生产领用原材料126000元。(3)以银行存款30000元支付前欠A公司货款。(4)购买专利权一项,价款108000元尚未支付。(5)从现金35000元存入银行。(6)以银行存款缴纳应交税费28000元。(7)以银行存款发放职工薪酬200000元。(8)收到B公司前欠本公司货款100000元。
要求:
(1)根据月初资料开设账户(“T”形账户),登记期初余额;
(2)根据本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
(3)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
(4)结算每个账户的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
(5)根据全部账户的月初余额、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试算平衡。
(五)目的:练习错账更正
资料:某企业5月查账时发现下列错账:
(1)从银行提取现金3500元,会计凭证无误,在登记账簿时将金额记为5300元。
(2)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4000元,在查账时发现凭证与账簿中科目无误,但金额均记为40000元。
(3)以银行存款70000元支付前欠B公司货款,在查账时发现凭证与账簿均记为借记原材料70000元,贷记银行存款70000元。
(4)生产领用材料100000元,在查账时发现凭证与账簿的应记科目与方向无误,但金额均为10000元。
要求:请按正确的方法更正以上错账。
【注释】
[1]有的企业,如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等,还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才可正式对外报送或公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