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一)上市公司运作日益规范,整体经营状况良好
1.企业上市融资活跃
2011年,杭州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IPO融资十分活跃,10家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首发上市,占全省IPO总数的26.32%,融资总额64.73亿元。其中,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IPO融资总额43.08亿元,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融资总额21.65亿元。此外,2011年杭州7家境内上市公司进行了再融资,募集资金58.19亿元。其中,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增发融资,募集资金38.19亿元,2家公司发行了公司债,募集资金20亿元。
2.上市公司保持良好的业务发展能力
2011年,杭州上市公司积极寻找市场机会,拓展产品系列,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技术含量,加强内部管理,稳健经营,保持了良好的业务发展能力。剔除2011年新增加的公司,杭州上市公司201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258.31亿元,较上年增长18.07%;实现净利润155.43亿元,与2010年基本持平。60家公司盈利,1家公司亏损;41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占比65.05%;3家公司扭亏为盈。从盈利能力和每股指标来看,杭州上市公司2011年全年实现平均每股收益0.57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21%。
3.上市公司运作不断规范,但违法违规行为仍偶有发生
2011年,通过指导上市公司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建立规范运作内生机制,督促上市公司建立信息汇集流转、内幕信息管理、控股股东问询、应急反应等信息披露管理机制,开展上市公司财务基础规范性整治活动,推进上市公司治理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上市公司自我规范机制不断健全,财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主动规范的意识有所加强,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尽管如此,仍有个别上市公司及其董监高人员规范运作意识淡薄,在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二)证券公司资本实力不断提升,发展取得新突破
1.资本实力获得新提升
经过新一轮的增资扩股和公司自身的发展积累,杭州3家证券公司资本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11年底,3家公司注册资本总额已达52亿元,同比增长26%;净资产总额为111.43亿元,净资本总额为85.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16.2%。资本实力的增强,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为拓展业务领域、争取创新资格创造了良好条件。
2.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
2011年,杭州3家证券公司在创新业务资格的争取上均有了新突破。财通证券香港子公司、浙商证券直投子公司分别获准筹建,中信证券(浙江)公司获准开展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业务试点,各项业务资格的获取将极大地推动3家证券公司今后的业务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改善3家证券公司经纪业务依存度过高的局面。
3.合规管理取得新进展
2011年,杭州3家证券公司不断优化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升级合规管理系统,重点加强了对新业务、新产品、重点领域和重要业务的合规管理,确保合规管理触角延伸至所有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每一项业务。如浙商证券实施“合规人员走动式管理”工作制度,提高营业部合规风控能力;财通证券启动了合规管理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对信息隔离墙模块进行升级优化,通过合规系统与投资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实现隔离墙检测的前端控制。
4.业务发展取得新成效
2011年,杭州证券公司在持续加强风险控制、强化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各项业务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初步形成多元化业务格局。浙商证券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股票基金交易量代理交易额占全国总额的1.2%,行业排名升至第24位;尽管资产管理业务受市场行情影响业绩下滑,但业务净收入仍在行业内排名第11位,部分集合理财产品的相对收益率在业内排名靠前;投资银行业务能力逐渐得到市场认可,承揽了一批省内外股票发行、债券承销和财务顾问项目,实现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47.4%。财通证券经纪业务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股票基金市场份额达到1.14%;投资银行业务开局良好,担任了1家公司IPO、2家公司A股增发和2家公司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实现业务收入0.86亿元,同比增长952%;资产管理业务也开始起步,1号、2号产品运作平稳。中信证券(浙江)公司作为经纪类公司,在经纪业务盈利模式方面不断创新,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力争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理财服务,打造良好品牌,2011年公司股票基金市场占有率2.7%,实现利润13.48亿元。
5.转型升级仍任重道远
尽管3家证券公司逐步增加了资本实力,拓宽了业务范围,扩大了团队规模,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杭州及全省的证券市场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全国证券行业发展相比,3家证券公司的发展仍处于相对滞后水平,与我省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亟需加大转型升级的推进力度,在股权结构、交易方式、管理制度和业务创新等方面争取实现重大突破。
(三)期货公司治理不断完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1.公司治理不断完善,合规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过落实保证金存管和净资本监管制度,完善开户实名制,加强风控力量配备和风控流程管理,健全风险实时监测和预警体系,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完善投资者风险警示,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客户资金被挪用、占用的风险基本杜绝,2011年全年未发生挪用、占用最低结算准备金和客户保证金的违规行为和客户透支事件,公司综合分类评价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2010年度期货公司分类评价中,永安、南华、浙商、中大等4家期货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A类,占全国A类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永安期货成为首批AA级的三家公司之一。
2.资本实力显著增强,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
通过实施增资扩股,截至2011年底,杭州10家期货公司净资产总额达40.76亿元,同比增长27.73%。其中,永安期货净资产突破10亿元,浙商期货、南华期货分别突破7亿元。10家公司净资本总额39.16亿元,同比增长31.9%,超出最低净资本标准25亿元;风险准备金沉淀3.09亿元,同比增长21.03%,客户资金保障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3.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提升
我省是铜、铝、橡胶、PTA等资源的消耗大省,部分资源消耗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相关的产业链积聚大量生产加工、贸易流通企业,形成了具有浓厚杭州特色的民营经济产业链。近年来杭州期货公司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贴近企业、融入产业,大力发展产业客户,不断提升期货公司研究分析和专业服务能力,为更多实体企业管理风险提供专业服务,产业客户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和参与度不断加深。期货市场在服务产业链企业风险转移、促进相关企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期货市场的传统优势地位受到挑战
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及不断发展,期货市场的格局悄然变化,大券商控股期货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迅速,国泰君安、海通、中证、银河等期货公司异军突起,纷纷进入前十强。而永安、南华、浙商等公司的竞争实力逐步退后,国泰君安、中证期货的保证金增长速度是永安、南华、浙商的2倍以上,国泰君安、海通期货的股指期货交易量是永安、南华、浙商的4倍以上。新湖期货总部外迁到上海浦东,新华期货被中信证券控股的中证期货全资收购,大量高管及中坚力量外流到异地券商控股期货公司,我们期货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金融期货时代背景下杭州期货业发展举步维艰。
(四)浙商基金管理公司业务平稳起步
2011年,作为杭州及我省唯一一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浙商基金管理公司完成了首个基金产品的发行及后续产品的储备工作。“浙商聚潮产业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在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达12.71亿元,募集规模在同期发行的基金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在完成首个产品发行后,公司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第二只股票型基金和首只固定收益型产品的结构设计和主题创意也已完成。
(五)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日趋成熟,为资本市场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截至2011年底,杭州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有2家——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和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均注册在杭州。近年来,这2家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快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11年,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排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在全国内资所中排名第四,拥有包括省内外A股、B股、H股上市公司、大型国企、外商投资企业等在内的固定客户20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客户240家,按承办上市公司家数排名,在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中,位居全国第一。自2009年下半年IPO重启以来至2011年底,由天健承办业务的139家企业顺利过会,其中IPO企业89家,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11年底,天健承办业务的中小板上市公司61家,位居全国第一。
(六)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投资日趋理性
截至2011年底,杭州有证券投资者639万,期货投资者10.83万。经过多年的投资者教育,投资者的投资理念逐步改进,短线投机客户占比下降,投资风险意识明显加强,对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杭州投资者经历了证券期货市场的跌宕起伏,但没有发生一起因市场大起大落而产生的群体性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