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扬子陆块进一步划分为大巴山被动大陆边缘PCM(Z—T2)、川中前陆盆地FB(Mz)、神农架-黄陵变质基底杂岩MBC(Pt)、扬子陆块南部碳酸盐岩台地CP(Pz)、江汉-洞庭断陷盆地RSB(K—Q)、上扬子东南缘被动边缘盆地PCMB(Pz1)、雪峰山陆缘裂谷盆地CMRB(Nh)、上扬子东南缘古弧盆系相AAB(Pt2)8个三级构造单元。
1.大巴山被动大陆边缘(Z—T2)
位于上扬子地块北缘,青峰-襄广断裂、阳日断裂之间地区。 西接米仓山突起、东端止于神农架-黄陵基底隆起北缘,呈北西—东西向延伸、向南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带。 区内地层发育齐全,从前震旦纪基底、震旦系到白垩系均有出露。 基底中元古代神农架群中-浅变质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系盖层由角度不整合于基底之上的震旦系—下三叠统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构成。 南华纪裂谷盆地由砂泥岩夹砾岩组合、滨海泥页岩组合、冰碛砂砾岩组合组成;震旦纪—奥陶纪碳酸盐岩台地,可分为不同时期的台地、台盆沉积建造组合。 其组成有:台地碎屑-碳酸盐岩组合(Z1d)和台地碳酸盐岩组合(Z2∈1dn、∈1t—∈3O1l、O1n);较深水台盆碎屑-碳酸盐岩组合(∈1n)、台盆碎屑-碳酸盐岩组合(∈1l、∈1s、O2-3b);台地生物礁组合(O1h、O1d、O1g);台盆碎屑岩组合(O2m)。志留纪为前陆盆地硅泥质岩组合(O3—S1l)和泥岩粉砂岩组合(S1x—S1s)组成。此外,在上扬子北缘有伸展环境下的金伯利岩组合。二叠纪—中三叠世区内为陆表海沉积,仅出露在向斜核部,主要以台地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夹海陆交互含煤碎屑岩组合(P1l、P3l)、台盆硅质岩组合(P2g、P3d)组成。早三叠世为碳酸盐岩陆表海(T1d、T1-2j),由灰岩-白云岩-盐溶角砾岩组成;中三叠世为混积陆表海沉积,由灰岩-白云岩-砂岩-泥质粉砂岩组合组成。 之上叠加了白垩纪—第四纪断陷盆地。
2.川中前陆盆地(Mz)
区内仅分布于鄂西南利川齐岳山以西,面积较小,是在区域上与川中盆地关联的晚三叠世—侏罗纪盆地。 为晚三叠世前陆推覆、逆冲作用及构造加积负载作用下形成的前陆坳陷盆地。 以堆积了巨厚的中-新生代陆相红色碎屑岩-蒸发岩及山前磨拉石建造(河-湖相含煤碎屑岩组合、湖泊泥岩粉砂岩组合、冲积扇砂砾岩组合)为特征,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尤为发育。 盆地基底为中生代碳酸盐岩陆表海沉积,该单元内褶皱及断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3.黄陵-鄂中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杂岩(Pt)
上扬子区前南华纪基底分布在神农架、黄陵和大洪山3个不同的地方。 各地的沉积建造和岩石构造组合也存在较大差异,对基底形成阶段构造演化认识也各不相同。 其组成与特征表述如下。
黄陵变质基底——黄陵中晚太古代陆核(Ar):仅见于黄陵基底隆起区,由麻粒岩-角闪岩组合(Ar2)、TTG花岗片麻岩组合(Ar2)、钙碱性花岗片麻岩组合(Ar3)组成。在黄陵南部呈零星残片出露,在黄陵北部分布较广,总体表现为深变质的(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组合特征,并在新太古代末期(阜平期)变质固结,转入相对稳定的地块演化阶段。
崆岭古元古代变质杂岩(Pt1):主要为一套孔兹岩组合,除黄陵地区零星分布的黄凉河组外,尚有大洪山一带的杨坡群,二者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基本相同,为稳定地块边缘海沉积。
力耳坪(庙湾)古蛇绿混杂岩带(Pt2-3):主要指分布于黄陵南、西侧的一套斜长角闪岩和相关的基性-超基性岩,南部称庙湾组和梅子厂岩体;北部称力耳坪组和核桃园岩体。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二者基本相同,可以对比。 可由洋脊、洋岛溢流火山岩组合、MORS蛇绿岩组合以及少量的硅泥质岩组合组成。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洋盆环境,变火山岩、基性岩中取得锆石1000~800Ma年龄。
黄陵古岩浆弧(Pt3):以往称黄陵岩基,对其构造环境仍存在不同认识。本书将其划分为俯冲环境TTG组合(Pt3)和同碰撞花岗岩组合(Pt3)。前者分布于黄陵北西侧,后者主要分布在黄陵南东侧,显示由北西向南东俯冲碰撞造山。
古弧盆系(Pt3):呈残留状零星分布于黄陵隆起的南东侧和西侧。其中,南东侧包括白竹坪组(Qbb)和张家湾组(Qbz)陆屑浊积岩夹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组合,分别代表弧后盆地近弧带和远弧带沉积;西侧有孔子河组(Qbk)陆屑浊积岩夹少量火山岩组合,为弧前盆地沉积。
神农架基底——位于黄陵基底的西侧,二者被南华纪以后的盖层分开。 进一步分为陆内夭折裂谷(被动陆缘)亚相和古前陆盆地。
神农架陆内夭折裂谷亚相(Pt2-3):由陆源碎屑浊积岩夹火山岩组合(Pt2z)和浅海碳酸盐岩组合(Pt2s—Pt2k)组成,构成神农架基底隆起主体。其中,下部火山岩为碱性玄武岩,显示为陆内裂谷环境;中上部为稳定的浅海碎屑-碳酸盐岩沉积,标志裂谷停止活动。 以往将其时代归为中元古代(对应华北长城纪和蓟县纪),近年来取得的年代学资料表明,其时代相当于中元古代待建纪—新元古代青白口纪。
(2)古前陆盆地(Pt3):主要分布于神农架基底隆起西侧,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组合(Qbl)。
大洪山基底——包括①古裂谷盆地(Pt2):为浅海碳酸盐岩夹少量碎屑岩组合(Pt2D),主要分布于随州大洪山南侧;②花山古前陆盆地(Pt3):为水下扇砂砾岩组合(Qbh、Qblu)。分析近年来资料,前人所称“花山群”实际上包含了不同时期、不同构造环境的不同岩石构造组合,因此大洪山地区前南华纪构造演化仍待进一步研究。
4.扬子陆块南部碳酸盐岩台地(Pz)
西以齐岳山断裂与川中前陆盆地分界,东为慈利-大庸断裂,北以阳日断裂与大巴山被动陆缘为界。 碳酸盐岩台地盖在前震旦系地层。 全区从震旦纪到三叠纪大部分地区处于稳定的构造环境,盖层除缺失泥盆系外,总体比较齐全,但各地发育程度不一。 据岩石构造组合特征、断代及分布差异可细分为陆缘裂谷相、碳酸盐岩陆表海相亚相、碎屑岩陆表海亚相、周缘前陆盆地亚相。 陆缘裂谷相主要发育在南华系,为一套冰碛岩、含砾砂岩、细砂岩及泥岩建造;震旦纪—奥陶纪为稳定的克拉通发育阶段,表现为低幅度的地壳升降运动,接受灰岩、白云岩夹粉砂岩、泥岩沉积,属碳酸盐岩陆表海亚相;加里东运动使得扬子东南缘褶皱造山,开始遭受剥蚀,在前北西侧形成周缘前陆盆地,沉积了志留系的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建造;志留纪末加里东造山运动结束之后,到泥盆纪开始整个华南地区的沉积环境与古地理得以真正统一,海水从南东向北西侵入,形成了泥盆纪的碎屑岩陆表海沉积和石炭纪—中三叠世的碳酸盐岩陆表海沉积;其中,峨眉山火山岩事件在西部地区表现强烈,从西向东喷发堆积了巨厚的陆相至海的基性火山岩;到中三叠世约220Ma时印支运动结束,扬子陆块区的海相沉积历史结束。 除了上述优势相外,上叠了侏罗系坳陷盆地亚相,由河-湖相含煤碎屑岩组合、湖泊泥岩粉砂岩组合、冲积扇砂砾岩组合组成。
断裂主体为向北西逆冲的弧形冲断系。 褶皱跟随断裂线形分布,呈隔挡-隔槽式构造形态。 深部具有一系列逆冲滑脱构造:断层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普遍东倾并向西逆冲,组成叠瓦状构造。
5.江汉-洞庭断陷盆地(K—Q)
分布于湖北中部江汉平原及湖南北部洞庭湖平原,受中部近东西向华容隆起分割,可分为江汉盆地和洞庭盆地两个坳陷区,江汉盆地基底为扬子陆块南部碳酸盐岩台地(Pz),而洞庭盆地则叠加在上扬子东南缘被动边缘盆地(Pz1)和扬子东南缘古弧盆系(Pt2)上。为白垩纪开始发育起来的陆内盆地。 白垩纪—新近纪具断陷盆地性质,第四纪发展为坳陷盆地,物探资料显示,基底起伏呈现北东向的矩形或菱块状,盆地边界和基底受北东、北西两组断裂控制。 盆地边缘由冲积扇砂砾岩组合、河流砂砾岩-砂岩-粉砂泥岩组合、河湖相泥岩-粉砂岩-砂岩组合组成;盆地内部为湖相泥岩-粉砂岩-砂岩组合、泥岩-膏盐组合、含油砂泥岩组合。 第四纪为披盖式沉积,为松散沉积物。
6.上扬子东南缘被动边缘盆地(Pz1)
该盆地南接河池断裂,由慈利-大庸断裂和安化-溆浦-融安-河池断裂所围限。由T3—J时期的构造运动形成的由南西北东的推覆构造,逆冲断层和褶皱走向主体为北东或北北东向,在北段部分存有北西向走滑断裂切割这些逆冲断层和褶皱。
广泛出露青白口纪至早古生代地层,由上青白口统—南华系陆缘裂谷亚相的含砾砂岩、粉砂岩、冰碛岩、泥岩夹凝灰岩组合,震旦系—寒武系盆地边缘相的硅质岩、碳质泥岩组合,奥陶系陆缘斜坡亚相的泥灰岩、钙质泥岩组合构成。 其基底为青白口纪早期的以低绿片岩相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系,即冷家溪群等。
上叠构造主要有泥盆系—二叠系陆表海和陆内裂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包括陆内裂谷边缘相,以滨浅海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为主;碎屑岩陆表海亚相(D),为泥盆纪的一套砂砾岩-砂泥岩组合;碳酸盐岩陆表海亚相(D2—P2),该亚相分较广,为中泥盆统—中二叠统的一套泥晶碳酸盐岩-含煤组合;海陆交互陆表海亚相(P3—T1),为上二叠统—早三叠统的一套泥质灰岩-铝土岩-含煤组合;断陷盆地亚相(T3—K),以沅麻盆地最为突出,主要岩石建造为砾岩、含砾砂岩、细砂岩和泥岩及组合,属洪冲积-河流相-湖相沉积。
7.雪峰山陆缘裂谷盆地(Qb—Nh)
该相区由慈利-大庸断裂和安化-溆浦-融安-河池断裂所围限。由T3—J时期的构造运动形成的由南东至北西的推覆构造,逆冲断层和褶皱走向主体为北东或北北东向,在北段部分存有北西向走滑断裂切割这些逆冲断层和褶皱。
广泛出露青白口纪晚期—南华纪地层,由陆缘裂谷相的含砾砂岩、粉砂岩、冰碛岩、泥岩夹凝灰岩组合组成。 陆缘裂陷早期出现的玄武-安山质集块岩、角砾岩组合,不整合于大药菇组或小木坪组之上,应属扬子陆块被动边缘陆壳拉伸裂解形成边缘裂陷盆地的初始阶段的火山岩建造。
其基底为新元古代早期的以低绿片岩相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系,包括广西的四堡群、湖南的冷家溪群等,代表“江南古岛弧”的产物,武陵运动后以陆-弧碰撞形式形成江南岛弧造山带。
震旦系—寒武系盆地相的硅质岩、碳质泥岩组合,奥陶系陆缘斜坡亚相的泥灰岩、钙质泥岩组合构成。
志留纪末,随着扬子陆块与其东侧武夷-云开弧盆区碰撞闭合,内已成为扬子陆块东南缘造山带一部分,区内自加里东运动以后长期隆起遭受剥蚀,直至晚石炭世晚期,雪峰隆起带为海水浸漫,形成陆表海环境,接受以碳酸盐岩建造为主体的沉积。
上叠白垩纪断陷盆地分布零星,主要岩石建造为砾岩、含砾砂岩、细砂岩和泥岩及组合。
8.上扬子东南缘古弧盆系(Pt3)
该系仅分布在雪峰山隆起带南北两端的湖南冷家溪-益阳及桂北元宝山一带,为一套出露在扬子板块东南缘的新元古代早期的低绿片岩相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系,包括广西的四堡群、湖南的冷家溪群等,代表“江南古岛弧”的产物,武陵运动后以陆-弧碰撞形式形成江南岛弧造山带。
冷家溪-益阳火山弧盆地亚相(Pt3):区内地层单元以上元古界冷家溪群为主,属一套浅灰、灰绿色为主的浅变质细粒碎屑岩、黏土岩及含凝灰质细粒碎屑岩,局部夹基性、中酸性熔岩,火山岩具有岛弧型特征。 冷家溪群构成扬子东南缘褶皱基底,上覆高角度不整合新元古代板溪群安山质火山岩-正常浅海碎屑-碳酸盐岩系。 武陵运动使该区冷家溪群产生强烈变形,形成了主体为近东西向的褶皱带,并伴随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 由马底驿一带基底冷家溪群中的韧性剪切断层观察,剪切面总体产状近于直立,大致呈南倾北倒态势。 尖棱褶皱异常发育。 受加里东及其以后的构造变形影响,早期构造形迹受叠加影响的现象普遍。 在构造破碎带中广泛发育具有工业意义锑金矿化。 在东部岩坝桥地区有印支期二长花岗岩侵入。
桂北元宝山古弧盆系:分布于九万大山—元宝山一带,以复理石建造为主,夹枕状基性-超基性熔岩及科马提岩,组成三防、元宝山穹隆的核部,发育轴面南倾的同斜褶皱,四堡期后碰撞花岗岩侵入其中。 可划分出以下3个亚相。
红岗山古裂谷亚相(Pt3):分布于罗城县山帽山、融水县飞鹅岭、九毛等地,为中元古代的一套陆源碎屑岩-玄武岩组合。 主要矿产为锡矿。
本洞俯冲期岩浆杂岩亚相(Pt3):出露于罗城县宝坛本洞、融水县三防镇等地,为一套TTG组合。 主要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等。
三防后碰撞岩浆杂岩亚相(Pt3):出露于元宝山、摩天岭及融水县三防镇等地,为一套二长花岗岩组合。 主要矿产为锡矿、镍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