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陈启修的《财政学总论》
陈启修(1886~1960年),又名陈豹隐,四川中江人。1907~1917年,东渡日本,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和东京帝国大学留洋。在帝国大学学习期间,翻译了日本人小林纽三郎所著的《财政学提要》一书,1914年由上海科学会编译部(商务印书馆前身)出版发行。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全部译文使用白话,扫除了我国近代史上以文言文译书的积习,开创了用白话文翻译经济学著作的先例。1919年,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讲授新课程。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曾有“南陈北李”之誉。“北李”系李大钊,“南陈”即陈启修。大革命失败后,陈启修遭国民党政府通缉,被迫流亡日本而发愤著书立说。1927年,再次应蔡元培之聘,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军事委员会经济顾问等职。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创办西南学院并兼任川北大学商学院院长。1947年受聘为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随重庆大学商学院调到成都,任四川财经学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兼教务长。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乃新中国高教界最高的学术级别。经济学译作及著作主要有《财政学提要》、《资本论》(我国最早的《资本论》中译本)、《财政学总论》、《地方财政学》、《新经济学》和《经济学大纲》(两书均为日本学者河上肇著)、《经济学讲话》等。
《财政学总论》一书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为陈启修在北京大学讲授财政学的讲义稿。它是中国第一部财政学教科书,也是我国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财政学专著之一,在中国财政学说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十年间共印行了七版。直到30年代中期,中国人所撰财政学著作,仍有许多摘抄该书。其所开创的体例成为民国财政学著作的典范。
《财政学总论》除绪论外,共分《财务行政秩序论》、《公共经费论》、《公共收入论》、《收支适合论》、《地方财政论》五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