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赋役全书的编撰及其他

赋役全书的编撰及其他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赋税的征收失去了依据。在内责成各该管衙门,在外责成抚按,严核详稽,拟定《赋役全书》,进朕亲览,颁行天下,务期积弊一清。前朝有《赋役全书》、《会计录》二书,通行天下,汇藏户部,财赋出入之数纤悉备具。所以说康熙《大清会典》将顺治三年以降的历次《赋役全书》的编撰通称为“订正全书”,用词是很准确的。[9]《赋役全书》何时编定?笔者认为,顺治三年奉旨编撰《赋役全书》,当年即有一个修订的本子编成。

一、赋役全书的编撰及其他

清代财政收入制度的最初确立,是以确定赋税征收额为出发点,其中,田赋又是最为重要的税源,对赋税人丁册籍的掌握,既是对财政命脉的控制,同时又标示着新的统治权的确立。所以,摄政王多尔衮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率师进入北京后发布的第一道诏谕就是令各地“为首文武官员即将钱粮册籍、兵马数目,亲赍来京朝见”[2]。足见新统治者对掌握原有赋籍的重视。随后,河南道御史曹溶、户科给事中刘昌等纷纷条陈,要求“议国用”、“施实惠”、“定经赋”[3]。但由于明清之际战火燎烧,州县旧籍多已无存,即如《清史稿·食货志·赋役》所称:“时赋税图籍多为流寇所毁。”赋税的征收失去了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同年十一月,山东道御史宁承勋奏称:“赋役之定制未颁,官民无所遵守,祈敕部于赋役全书外,无艺之征尽行裁革。如恩诏内有全免者,有半免者,有免三分之一者,著定书册,刊布海内,令州县有司遵照规条,户给易知由单,庶愚民尽晓而永遵良规。”[4]在这里,宁承勋已隐约提出重编《赋役全书》的建议,谕令“下户部议”。到顺治三年(1646年)四月,上谕户部:

国计民生,首重财赋。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朕赦民水火,蠲者蠲,革者革,庶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而兵火之余,多藉口方策无存,增减任意……今特遣大学士冯铨前往户部,与公英俄尔岱彻底察核,在京各衙门钱粮款项数目原额若干?见今作何收支、销算?在外各直省钱粮,明季加派三项蠲免若干?现在田土,民间实种若干?应实征、起解、存留若干?在内责成各该管衙门,在外责成抚按,严核详稽,拟定《赋役全书》,进朕亲览,颁行天下,务期积弊一清。[5]

这是第一次明令编订《赋役全书》的谕旨,其中亦有许多具体的要求,但征收钱粮的具体标准,此谕没有提及,据此前以及随后的有关免除明季加派的谕旨以及《清史稿》的简明记载,可知是时“汇为《赋役全书》,悉复明万历之旧”[6]。亦即遵循着“万历则例”的征敛原则[7]

在前揭上谕颁布之后,山西道监察御使张懋熺奏称:

臣阅邸报,窃见皇上加意元元,以各直省钱粮册籍无存,增减任意,特遣大臣彻底清查,在内在外严行稽核,刊定赋役全书,俾法制画一,民生永赖。仰见我皇上经国爱民,加意财赋。当开辟之初,立久远之谋,诚今日第一要务。顾天下财赋至繁至难,理清头绪亦简亦易,以旧册为底本,以新例为参考,先定其入数,而后清其出数,案籍有据,则官吏无所肆其贪猾,小民不复困于滥派矣。前朝有《赋役全书》、《会计录》二书,通行天下,汇藏户部,财赋出入之数纤悉备具。今府县之籍存、去不可考,户部所藏者,现在虽经兵火,未闻焚毁,但取其册,一加披阅,条款原明。除三饷之滥加者一笔勾注外,其原额、起解、存留一定之规,无容增减,则数已清十之八九矣。其余微有不同者,不过因革损益之间、通融参差之数耳。如昔有九边之饷,而今无也,昔有京营之饷,而今无也,昔有宗禄之费,而今无也,昔有帽靴之赐、器皿之造,而今无也。此问之在内该衙门而可知者也。如屯卫之租,昔属之军而今属之有司也,圈拨之地,或以他县抵补,或虚悬竟未抵补也,荒熟地亩之不同也,蠲免分数之不一也,此问之在外各督抚按而可知者也。……若不据旧册清理,漫令开送申报,隐漏淆乱,徒滋驳查,动经岁月。臣犹亲见明季曾查钱粮,设官专司其事,檄催府县,严限疾呼,竟有二三年而不送一册者。及催提册至,又混扰欺隐,日费参驳,竟未清楚。盖抚按取之府县,府县委之吏胥,利在藏奸,不利厘弊。虽新朝法令森严,不同明季,而官吏贪猾成风,终不肯和盘托出,驳正愈严,岁月愈久,弊窦愈多矣。是以查核莫如直截,直截莫如查取清册。经制早定一日,民困早苏一日矣。[8]

张懋熺此奏一方面在于说明编撰《赋役全书》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编撰《赋役全书》的方法与途径,所谓的新编《赋役全书》只是在原有存部册籍的基础上修订或“订正”,即“以旧册为底本,以新例为参考”。所以说康熙《大清会典》将顺治三年(1646年)以降的历次《赋役全书》的编撰通称为“订正全书”,用词是很准确的。[9]

《赋役全书》何时编定?学者们一般认为是顺治十四年(1657年)[10]。拖延如此之久,似乎不太合乎情理。笔者认为,顺治三年(1646年)奉旨编撰《赋役全书》,当年即有一个修订的本子编成。一如《清朝通典·食货七》在顺治“十一年钦定赋役全书”下按称:“《赋役全书》,顺治三年纂,凡在京各衙门钱粮项款原额,及见在收支销算数目,在外直省钱粮,见在熟田、应征、起存数目,均载入。颁行。每年令布政司将开垦荒田及增减户丁实数订入。至是,复行订正。”[11]康熙《大清会典》亦称:“凡订正全书,顺治三年,特遣大臣诣户部查核在京各衙门钱粮项款原额及现今收支销算数目,在外各直省钱粮,现在熟田应征起存数目,其在内责成各该管衙门,在外责成抚按,详考拟定《赋役全书》,进呈御览,颁行天下。”[12]

随后的工作依旧是“订正”。

如顺治九年(1652年)覆准:“令督抚务饬所属州县,每岁终,造荒田有无开垦,户口有无增减,订入《全书》报部,分别劝惩。”又题准:“各省《全书》,责令布政使司刊造,某项系明末加增,应去;某项系原额,应存。每州县各发二本,一存户房,备有司查考,一存学宫,俾士民检阅。”[13]

顺治十一年(1654年),因“《赋役全书》,开载州县田土、户口、赋役,有关国计民生”,再次令户部会同户科订正,结果“命右侍郎王宏祚订正《赋役全书》,先列地丁原额,次荒亡,次实征,次起运、存留。起运分别部寺仓口,存留详列款项细数。其新垦地亩,招徕人丁,续入册尾。每州县发二本,一存有司,一存学宫”[14]。经过这次订正,又形成一个新的文本,目的在于“务求官民易晓,永远可行。书成,进呈御览,刊发内外衙门,颁行天下,凡征收完纳、解运支销、考成蠲免诸法,悉据此书,用垂永久”[15]

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订正全书”,并发布一篇长谕,除了强调上述事项外,特别申令“详稽往牍,参酌时宜,凡有参差遗漏,悉行驳正。钱粮则例,俱照万历年间,其天启、崇祯时加增,尽行蠲免”,“至若九厘银,旧书未载者,今已增入”。“更有昔未解,而今宜增者,昔太冗,而今宜裁者,俱细加清核,条贯井然。后有续增地亩钱粮,督、抚、按汇题造册报部,以凭稽核。纲举目张,汇成一编,名曰《赋役全书》,颁布天下,庶使小民遵兹令式,便于输将,官吏奉此章程,罔敢苛敛。为一代之良法,垂万世之成规”[16]

从顺治三年(1646年)谕令编撰《赋役全书》,中经几次修订,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详密而完备的《赋役全书》编成[17],体现了清廷整顿赋役征收款项、以万历年间钱粮征收则例为基准的定赋原则,这是最基本的。同时,又分晰条明了原额、除荒、实征、起运、存留、本色、改折、豁免、新增等种种事项,“使小民遵兹令式,便于输将;官吏奉此章程,罔敢苛敛”。这在清初赋役制度特别混乱的情势下,也是十分必要的。

也许是顺治十四年(1657年)所定《赋役全书》过于详密,所以又出现了“头绪繁多,易于混淆”的弊端。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又令“新修《简明赋役全书》,止载起运、存留、漕项、河工等切要款目,删去丝、秒(抄)以下尾数,可除吏胥飞洒苛驳之弊。各州县遵照新编全书,造征粮比簿,不必另行造册”。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编全书告成进呈[18],户部遵旨议定:“旧赋役全书,遵行年久,每年增减地丁银米数目,皆有各年奏销册籍可稽,新编全书,停其颁发。”也就是新编《简明赋役全书》并没有颁布遵行。但这里所揭明的意味在于,当时征收赋税钱粮的凭藉,除原编《赋役全书》外,还有年度《奏销册》、《赋役全书》规定其根本,《奏销册》则标明临时增减,二者相辅而行。

以后,又有所变更。雍正初年因实行“摊丁入亩”而导致赋役制度的变化,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重新修订《赋役全书》,令“直省赋役全书,悉以雍正十二年为准。凡额征地丁钱粮、商牙课税内,应支官役俸工、驿站料价,以及应解本折绢布、颜料、银、硃、铜、锡、茶、蜡等项,各分析原额、新增、开除、实在,并司府州县卫所总撒数目,详细考核,纂辑成书”。并同时规定,今后每十年修订一次。《赋役全书》经过这次修订,也就形成了著名的“四柱册”样式(即原额——新增——开除——实在),与原有的《奏销册》中的“四柱式”步趋一致。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经奏准:

《赋役全书》开载额征正杂钱粮,及应支俸工料价等项,其不经名目,不一而足。最明白简便者,莫如奏销一册,前列山地田荡、版荒新垦,次列三门九则额征本折地丁、起解留支。一经开册,了如指掌。此书大指,即其张本,嗣后刊刻全书,均以奏销所开条款为式,每逢应修之年,止将十年内新垦新坍各总数,添注于下,其余不经名目,一概删除。

这段话很重要,以后道光十四年(1834年)、咸丰七年(1857年)等的有关谕令议奏亦大致准此。这说明,乾隆中期以后虽然仍是《赋役全书》与《奏销册》相辅而行,但事实上已是以《奏销册》为主要征赋凭据。这是值得注意的。[19]

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更张,是因着四川布政使钱琦的上奏,该年六月,钱琦奏称:

各州县设有《赋役全书》,向有藩司刊定,臣到任接阅此稿,见其名目不经,如所载臣衙门甲丁二库银一百二十七两,门子一名,皂隶九名,库夫一名,每名工食银二两七钱等语,臣恐地近边陲,陋规未革,随彻底清查,委系旧刻相沿,并无别项情弊。又如起运蜀府草束银若干两,富顺、太平二王禄米银若干两等类,不一而足,皆系前明赋役科条,未经删减。倘刊刻颁示,无论耳目不经,体制攸繁,或不肖官吏执此以惑乡愚,其弊不可胜言。查钱粮名目,最简明者,莫如奏销一册,现在直省逐年造办,并无遗漏。嗣后刊刻,均以《奏销册》所开条款为式,凡仍前明之旧者,一概删除。不特省无益之费,抑亦杜微渐之弊端。[20]

钱琦上奏的次月,上谕称:

钱琦奏请删《赋役全书》内不经之名目一折,称川省现值修刻,书内载有起运蜀府草束银两之类,不一而足,此皆由前明赋役繁重,以至多设科条。自我朝厘定典章,从无此等不经名目,何得尚沿旧文。至现在钱粮款项,列入奏销者,最为简明,应请遵照刊刻等语。川省如此,恐他省似此者,亦复不少,着传谕各该督抚,通饬藩司,逐一详查,凡设琐碎不经名色,概行芟除,划一办理。[21]

这里事实上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赋役全书》虽经多次修订,但抄袭明代的痕迹仍然明显,以至明代的一些“不经”款目到清代中期仍然留存,造成了册籍与实际征收之间的背离或混乱;二是当时每年刊造的《奏销册》更为清晰简明,《奏销册》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赋役制度本身事实上相当复杂,除上述《赋役全书》、《奏销册》外,作为赋税征收的凭藉,还有《丈量册》、《黄册》、《赤历册》、《会计册》等赋税征收的辅助册籍,即如《清史稿·食货志》概述:

赋税册籍,有丈量册,又称鱼鳞册,详载上中下田则。有黄册,岁记户口登耗,与赋役全书相表里。有赤历,令百姓自登纳数,上之布政司,岁终磨对。有会计册,备载州县正项本折钱粮,注明解部年月。复采用明万历一条鞭法。[22]

在具体的赋税征收过程中,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的征敛弊端,还向纳税人户颁行过易知由单、截票、滚单等,细述仍难免繁琐,前揭李华、朱金甫等文也略有涉及,可以参看。这里主要叙述易知由单的沿革,以窥其制之一斑。

上揭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山东道监察御史宁承勋的奏折中,在要求编撰赋役全书时,已同时要求“户给易知由单,庶愚民尽晓而永遵良规”。此时要求复行明代易知由单之制[23],未被清廷采纳。至顺治六年(1649年)九月,复经户科给事中董笃行之请,方才由户部议准颁刻易知由单:“将各州县额征、起运、存留、本折分数、漕白二粮及京库本色,俱条晰开载,通行直省,按户分给,以杜滥派。”[24]康熙《大清会典》亦记载:“凡易知由单,顺治六年题准,由单式,每州县开列上中下地及正杂各项,末编总数,刊成定式,颁发各布政使司,照式刊板,转行有司,给散花户。九年覆准。有司每年开征一月前,颁发由单,使小民通晓。其颁发民间与报部存查者,务期一式。如单外多派丝毫,听抚按纠劾。”[25]

但在具体实行中,却非如统治者想像的可以“杜滥派”,可以使民“易知”。所以,顺治八年(1651年)刑科给事中魏象枢又提出在易知由单之外,再造“格眼清册”以杜其弊,其疏云:

有司派征钱粮,皆假吏胥里书之手,或蒙蔽不知,或通同作弊,朝廷虽有浩荡之恩,而小民终未免剥削之苦。请敕该督、抚、按,速檄各州县,照本年易知由单备造格眼清册,详注某户、某人、某项钱粮,及蠲免、开除、征收数目,送督、抚、按复核无差,即将原册钤印发征。倘有改册征收、自立红簿等弊,立行纠参。[26]

这是刊发易知由单后仍不能防止胥吏上下其手、通同作弊的一个例证,因此不得不采取其他方法加以弥补。不惟如此,同时还存在着不刊发易知由单,或少刊发、迟刊发等诸多问题,对此,户部尚书陈之遴在顺治十年(1653年)所上揭帖中言之甚详:

窃惟天下有司剥民之术大要,应征钱粮数目不使民知,任其明加暗派,敲扑侵肥,无凭申诉。惟有颁给易知由单一法,足制其弊。职部非不屡行严饬,乃上自布政司、粮道,下至州县,往往官胥通同迟延不造;即造矣,迟至夏秋方颁;即颁矣,不过数张而止。小民谁敢向官长索单?上官谁肯为有司匿单?即如去年送到职部单式,止有江南一省,顺、永二府,其余怠玩可知!

真可谓是有令不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鉴于此,陈之遴建议:

今后似应着各该抚按严饬各州县,每年预将来年钱粮照一条鞭法开造易知由单,前列应征本、折款项,次列共计起运若干、存留若干,后列每亩应征银米数目。定限十月初一日申到抚、按、布政司、粮道、本府,裁酌确当;定限十月十五日发下各州县刻印完备;定限十一月初一日申到该抚、按及布政司、粮道、本府,照验讫,汇集各州县单式,并开前项申发月日;定限十二月终旬报送到部,职部于正月察明汇题。凡州县违限不申,抚、按、布政司、粮道、本府违限不发不报,计其月日议以降罚。有开造蒙混者,酌量轻重议处。其颁给之法,各州县定限十一月初一日,于公所齐集儒学、卫所等官,及文武乡官、举人、贡监生员、粮里、花户、屯丁人等,公同给散。……凡有司卫所有单外多征者,许诸色人等告发,抚按审实题参,官胥并计多征银米论赃科罪。如此,则上下少知警戒,而小民可免横征矣。[27]

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述这份揭帖,不惟是其尚未见学者引用,而是在于它的重要,从中不难发现清廷的良苦用心以及刊发易知由单程序的细密。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此基础上又作了更为细致的规定,“各州县开征,预颁由单,定于十一月初一日颁发。至报部日期,直隶限十二月内到部,山东、山西、河南限正月内到部,江南、浙江限二月半到部,江西、湖广、陕西限二月内到部,福建、广东限三月半到部,四川、广西限三月内到部……”如违限、违例,分别予以罚俸、降俸、降级、调用的处分。[28]

顺治十五年(1658年),工科给事中史彪古又针对当时“每有一项正供,即有一项加派”的实情,要求“将申饬私派之旨,刊入易知由单内,使闾阎小民,共晓德意”[29]。可以看出,前前后后的有关用意无疑是好的,但由此,刊发易知由单的程序也慢慢地由简到繁,不胜琐碎;易知由单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加,由少到多、由易到难,“易知”也就变成“难知”了。

康熙帝即位后,已有“由单款项繁多,民不易晓”[30]之叹。康熙六年(1667年),上谕称:“各省由单,款项繁多,小民难以通晓,令嗣后务将上中下等则地每亩应征银米实数开明。至湖广、陕西二省,每粮一石派征本折数目,向未开载,行令照例开注。其由单报部之期,有违限八月者,州县卫所及转报官均行议处。”[31]

康熙十三年(1674年),江苏布政使慕天颜在《请永行均田均役疏》中称:“查江南各属,田地山荡滩涂等项,名色繁多,科粮有至六七十则不等,是以刊布由单,款目冗细,乡愚全不知晓。臣经详明督抚,设立征收截票之法,计算每户实征粮银,分作十限,清造截票,按月限完一分,于开征日预给便民,限单悉照由单编派数目刊列,填写明白,俾民晓然。自知本名应输钱粮若干,依限完纳,截票宁家。印官止将未截者摘比,事省而不致滥差,数清而不扰良户。恐法久弊生,恭请敕行永遵者也。是不第江南行之有益,即直省通行,可以兴利除弊。臣为赋役民生起见,敢渎宸严,伏乞敕部议覆,通饬施行。”为了防止弊端的产生,并专门制定了《征收条约》,分为“行截票”、“稽完欠”、“禁秤封”、“绝差扰”四法:

一行截票。截票之法,每户额征,计作十分,按月一分。一月又立三限,按户算明,照式填造,俾粮户依限纳银入柜,照数截票。其截去者归农,未截者摘比,良顽自分。此宪檄颁行,告诫谆切,法至善也。奈州县各逞己见,或不查截票,而仍比甲催者,或已截而仍摘全数,或未截而漏摘顽户者,或将截票收掌于粮书,掯勒完户者,或票虽截,而簿未登,混淆完欠者,或不按应截之月限分数,而任意差拿者,或并花户不截,欠数总归里长、甲催名下,独累现年者。其弊种种不一。甚至阳奉阴违,擅立滚单、火票等项名色,滥差厉民,酷刑迭摘,蠧书卖夘,狼皂索费,使已完之良民不获宁家,殊可痛恨。今本司遵宪发截票格式,着令该州县守令造成用印,令司柜吏书随粮户完银之时,即登明流水,对户截给。遵限完者,竟自宁家。加至一月不截者,印官亲查票根存留,未截之户,按名差拘,着令完截。断不许预行差押,亦不许另立比簿,并不许留前截后。如欠户已完银,截票即免带比,若仍延抗,方加责儆。或有急公良民能并完一年额赋,或并纳几月几限者,即将本户之票,照数截发,量行奖励,以鼓舞输将之众。总之票存则欠,票去则完,竟查票根,而比簿可不设也。务期有司殚力实行,不堕奸胥术中,则国课民生从此两益矣。

一稽完欠。截票之法既行,专查花户之截与不截,以分完欠,有何不清,乃仍有纷纷混摘者,盖因截法画一,粮书无作弊之窦,皂快无索钱之门,不便于己,欲乱成规,妄称若照按月分限,良户虽输而顽户不前,难应急饷,于是印官受其煽惑,遂不照分数而摘拿矣。及比较之时,止责甲催,又不计完欠之多寡,一概重加刑罚,而比簿登数混淆,并无实完实欠之数,故粮户谓少完亦责,多完亦责,且受责不分轻重,何必急公。顽者自任其顽,而良者亦化为顽矣。今专行截票,其存留未截之数,一目了然,不许用比簿,不许比甲催,于月终吊验,将未截顽户摘比。如前月欠户于次月比较,既除完户之名,止将欠户稽比,计通县之户已少十之八九矣。即极疲极顽之邑,亦少十之六七矣。若照通县里排比较,已省力大半。且一月内上旬中旬下旬,三限比较,不截顽户,身受三限之责,尚有不完者乎。但差催不截之户,必须带户赴比,又在印官恪一遵行,然后良顽允服。至于流水号簿,每见州县数十里汇为一册,其号至千万之外,难于稽核,蠧书移图换甲,改户易数,滋弊实甚。本司昔宰钱塘,立归里流水之法,每图一本,至今称便。行令所属州县,一体置立,逐里挨号登记,不得仍将通区都图完数总入流水一簿,以杜牵混。

一禁秤封。凡设柜收银,粮户自封投柜,永禁秤封,令行亦不啻再三矣。孰意州县虽革柜吏、秤收名色,又改立银铺估色为名,每遇粮户完银,勒赴铺家经手秤银入封,钤用私记,甚至不论多寡,必责倾成一锭,银匠火烙,方许投柜,于是县市之积奸,开张列肆,擅握大戥,银色恣意估折,加耗甚于吏收。如此锢弊,皆由官吏巧剥民膏,先给图记,授意轻重,间有增不如式,启封时佯唤银铺,薄惩该铺,遂指出粮户姓名,立拿重处,小民闻风效命,封封重勒,户户私加,是阳革秤封,实则重耗也。今本司照部颁法马,一样较准官戥行州县,每里给发一把,听粮户将官戥秤准入封,不许银匠火烙、银铺估色、执戥封银。嗣后如有重勒害民及柜吏需索票钱者,许被害粮户首告,铺匠、柜役一并重究。但州县又以银色青微,及封内正数反亏为请者,岂人之无良,一至此乎,此皆印官开勒耗之渐也,应饬令州县,果有一二银色低潮,正数稍轻者,不得动其原银,列名开数,出示晓谕,听粮户补纳,不得差票拘拿。倘敢虚开捏欠,许即投告,提取原封与粮户对认锭件,讯实严究,其银色纹足,毋论锭件,准与收纳,不必每封倾成一锭,致滋耗费。

一绝差扰。差役之为害,本司前经列示,而州县独于粮里之中为尤甚,如图差、区皂、经催、分管等名色,各有不同,总一役而异其名也。因上行革去此等差名,遂易一称呼,人仍其旧,此辈盘踞衙门,承袭顶首,粮户甲催供其鱼肉,秋收夏熟饱其鲸吞,一认役必开派使用数端,一开仓必妄取公费几两,而包收侵啖,必累重征,赴限应差,又索东道,此坐图之差扰也。而承票拘拿之虎役,更有甚焉,摘一户名,先索见面钱,临比时,完者亦云代候比较,勒索酒钱,若未完者,则害不可名状矣。带比受杖,则有手轻钱、照料钱,正身营脱,则有买嘱钱、代杖钱,身经痛苦,复要知会该房,一票未销,再发签差,催皂层见迭出,而前欠一两,用费至二两,正赋究竟未纳,蚩蚩愚氓,何以自误若此,然必因抚字无方,滥差所致。今饬将州县图差、区皂、经催、分管诸役名色,实实革去,断不许留一积蠧,于中先取印官甘结,后有告发,以纵庇论。而未截票之顽户,不得不差拘,每里量差一役,比完即销,如本月限银三票,俱不截者,次月初旬即行拘比,如止二票不截者,姑俟中旬拘比,一票不截者,下旬拘比,临时激劝,庶几差拘之中又省差矣。倘差役横肆索诈,计赃治罪,惟劝良民早输国课,免剥啄之到门,省漏卮之吹索矣。[32]

由上可见,易知由单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即使有截票等种种防范措施,其弊亦不能绝。

康熙二十年(1681年),山西道监察御史蒋龙鸣又历数由单之繁:“臣见今之由单,头绪纷纭,项款繁杂,大而起运、存留,细至裁存、仓口,无不刊载,连张广幅,阅不能尽,不惟民不能知,即官吏亦未能通晓。”[33]虽经删繁就简,但其作用已日益式微,并且无端增加刊刻由单的费用,于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有停刊由单之谕:

各省刊刻由单,不肖官役指称刻工纸版之费,用一派十,穷黎不胜其困,嗣后直隶由单免其刊刻,晋省由单先经该抚题请免刻,亦一并停止。明年悉免各省刊刻由单,惟江苏所属,于地丁银内刊造,仍听册报如旧。[34]

由此看来,易知由单至此已经不再普遍使用。[35]

到乾隆元年(1736年),户部又议覆广东道监察御史蒋炳条奏,要求各省重新刊发易知由单,但遭到了许多省份的反对,河南巡抚富德在所上题本中称:

(河南)向来征收之法,俱各设有红簿,一样二本,将花户地亩按照部颁科则,逐一核算,应完钱粮数目,登填各户名下,地方官用印钤盖,一留内署备查,一发收粮柜书,凡有输纳,每日逐户登填,查核完欠数目,丝毫不爽。每逢比期,安置收粮处所,听民查看。或有买卖地亩者,即于簿内推收过割。及钱粮开征,遵照滚单定例,每单开列十户五户不等,每户之下,注明地亩若干,应完钱粮若干,且注明每限完银若干,俱以粮银多者为滚头,挨次查看,一目了然。各照地粮额数,按限输将,人人称便,从未见有飞洒之弊。今若按户发给由单,由州县填送赉司,候司复核无误,始行发回,合计通省州县约共数百万户,不特纷纭启乱,先后不齐,一时壅积,难以查核,且计期非八九阅月不能发回,而各州县距省之远近不一,单册繁重,道途仆仆,往来赉送维艰,况定例二月开征,若令小民必待照单纳粮,急公之户欲纳不能,而玩抗之户反得藉以延挨。如谓下年由单先于上年查造,则一年之过割未清,临时又须更正,易致舛讹,不但刊刻之人工印刷之纸墨需费浩繁,更恐不肖胥吏或因领缴遗失,蒙蔽需索。是由单原以益民,而反以累民,欲以杜弊,而通以滋弊矣。似应仍循旧例,饬令各署实力奉行滚单,以杜加派浮收之弊,无庸另给由单,致滋扰累。[36]

上揭富德的题本说明了易知由单的难以复行。同时,富德的题本还揭明,征收赋税的册籍还有“红簿”和“滚单”。这在一般文献中也有记载,如滚单,顺治八年(1651年),苏松巡按秦世祯称:“催科不许滥差衙役,设立滚单以次追比。”[37]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设立征粮滚单,凡征粮,立滚单,每里之中,或五户,或十户,止用一单,于纳户名下注明田亩若干,该银米若干,春应完若干,秋应完若干。分作十限,每限应完银若干,给与甲内首名,挨次滚催。令民遵照部例,自封投柜,不许里长、银匠、柜役称收。一限若完,二限又依此滚催,如有一户沉单,不完不缴,查出究治”[38]。由此看,滚单的赋税功能,主要的还是催征。

另外,又有“截票”,上揭《征收条约》中已有约略的说明。截票又称“印票”或“串票”,始行于顺治十年(1653年),初分作二联,称作“二联串票”(或称“二联印票”):“截票之法,开列地丁钱粮数目,分为限期,用印钤盖,就印字中截票为两,一给纳户为凭,一留库匮存验,按图各置一册,每逢比较察验,有票者免催,未截者追比。”[39]为防“奸胥作弊”,“康熙二十八年乃行三联串票,一存官,一付役应比,一付民执照。雍正四年更刻四联串票,一送府,一存根,一给花户,一于完粮时令花户别投一柜,以销欠。至八年,仍行三联串票”[40]。同治《户部则例》亦称:“州县经征花户钱粮,用三联串票,每联内各填款项数目,仍于骑缝用印处将完数端楷大书,分中截开,一存案备查,一付差役应比,一给花户执照。”[41]这是简明的说法。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三十六《户部·田赋三》的相关记载如下:

康熙二十八年覆准:州县催征钱粮,随数填入印票,一样二联,不肖有司与奸胥通同作弊,藉名磨对稽查,将花户所纳之票强留不给,遂有已完作未完,多征作少征者。今行三联印票之法,一存州县,一付差役应比,一付花户执照。嗣后征收钱粮豆米等项,均给三联印票,照数填写,如州县勒令不许填写,及无票付执者,许小民告发,以监守自盗例治罪。

雍正三年议准:征收钱粮,令各省布政司严督各州县,务须查明的户实征数目,及亲查欠户,次第摘催。更刻四联串票,一送府,一存串根,一给花户,一于完粮柜旁别设一柜,令花户完银时自投柜中,每夜州县官取出,对流水簿,勾销欠册。

雍正八年覆准:嗣后州县征收粮米之时,预将各里各甲花户额数的名,填定联三版串,一给纳户执照,一发经承销册,一存州县核对,按户征收,对册完纳,即行截给归农,未经截给者,即系欠户,该印官检摘追比。若遇有粮无票,有票无粮等情,即系胥吏侵蚀,立即监禁严追,各直省督抚转饬所属有漕州县一例遵行。

雍正十一年议准:十截串票,银数多寡,难以预定,且拆封盘察,亦难核算,徒开胥吏飞洒弊端,例应停止,仍照旧用三联串票征收。

由上可见赋税征收的繁杂性,而以赋税册籍的编撰、颁发和不断变更来看,其政策导向一方面是使凭藉征收赋税的赋税册籍逐步走向规范化、简明化;另一方面则是在征收赋税钱粮的过程中,尽量采取防止胥吏从中作弊的制度化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