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保险需求的问题及其成因

我国保险需求的问题及其成因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人寿保险,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受体制等因素的限制以及一直把保险业务的重点放在财产保险业务上,人寿保险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人寿保险供给方面,险种少,市场适应性差是我国人寿保险供给的主要问题。功能单一,保障水平较低是我国人寿保险的最大问题。与人寿保险相关的险种,主要集中在意外和传统寿险产品,而医疗、疾病保险等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二、我国保险需求的问题及其成因

从总体来讲,我国保险需求低下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

(1)传统的经济体制。我国历史上长期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保险需求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是独立承担各种风险的经济单位,而是政府的附属物,一切风险全部由国家包了下来,从而使保险成为“多余”,企业无保险需求。同时,就业与保障一体化,劳动者及其家属的一切风险通过企业,又由国家包下来,供给制的保障体制导致居民家庭远离保险,居民的保险需求由国家保障所代替。这种体制长期作用下的结果,是至今人们还把风险保障寄托在国家,保险意识淡薄。

(2)传统文化的制约。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长期以来形成了依赖血缘关系来处理风险的传统,“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对保险具有天然免疫力和抵抗情节,正常的保险需求被抑制。

(3)转轨时期人们对保险的疑惑。我国社会公众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对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而保险,尽管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对我国广大公众来讲,仍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特别是人寿保险,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受体制等因素的限制以及一直把保险业务的重点放在财产保险业务上,人寿保险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体制因素至今仍然是抑制我国保险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对供给保障制还抱有各种各样的希望。这一切都有碍保险需求的提高,制约了保险业的发展。

(4)人口素质低下对保险需求的制约。人口素质低下对保险需求的直接作用,是对保险保障科学性缺乏认识,保险意识难以提高。风险意识淡薄,把保费支出误以为是对自己收入或利益的扣除,看不到保险保障给其所带来的收益,以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为由,抱之以侥幸心理。

(5)经济水平对保险需求的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尽管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这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的。由于基数低,尽管发展速度高,但是,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中有相当大的部分,都必须用以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问题,致使能够用以负担保险费的可支配收入也就不多。

从保险市场本身来分析,供给主体、供给的种类及供给质量等也存在诸多问题。

1.我国保险供给主体的现状

在历史上,我国曾长期缺乏保险供给主体,在20世纪80年代恢复保险业务后,我国保险市场供给主体只有一个,这就是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近十多年来,我国保险供给的主体逐渐增多。就目前来看,我国保险供给主体的情况是,从经济成分来看,有国有独资、股份制和外资独资、中外合资等性质的保险公司。从供给主体的数量来看,目前已经接近100家。从市场供给量来看,内资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占绝对优势。在内资公司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的市场份额最大,其次是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洋等。但是,外资公司在我国的业务发展势头较好。从供给主体的地域分布来看,沿海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供给主体较多。从供给主体的服务范围来看,有全国性的供给主体,也有区域性的供给主体。

2.我国保险供给客体的现状

保险供给客体就是保险市场上的险种。自从《保险法》颁布以来,我国保险业实行了分业经营,即同一保险公司不得同时经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寿保险业务。对历史上兼营两类业务的保险公司,都限期进行了改组。对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则只能从事一种业务。因此,我国保险市场上的财产保险由财产保险公司供给,人寿保险由人寿保险公司供给。

在财产保险供给方面,我国的现状是以运输工具为龙头,供给量最大。效益险种主要集中在企业财产保险。而家庭财产保险供给量不足,险种少,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企业财产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有待进一步开发。工程保险、企业利润损失险、责任保险等供给量极其低下。农业保险等其他政策性保险供给几乎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保险供给机构。

在人寿保险供给方面,险种少,市场适应性差是我国人寿保险供给的主要问题。功能单一,保障水平较低是我国人寿保险的最大问题。就我国最大的人寿保险供给主体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来看,其险种数量、市场适应性以及保障程度都还较差。人寿保险的险种开发能力和水平是制约人寿保险供给的主要原因。与人寿保险相关的险种,主要集中在意外和传统寿险产品,而医疗、疾病保险等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从供给质量方面来看,我国保险供给质量总体上是较低的。这体现在承保质量、理赔质量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手段还较落后。对保险标的的风险测定技术水平低,限制了保险供给方对承保质量的控制。理赔质量也因技术装备等的限制,理赔速度缓慢,责任界定困难,通融赔付、人情赔付的情况较为严重。保险从业人员素质是影响供给质量的主要原因。我国保险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较低,许多从业人员对保险的专业性认识不够,缺乏基本的保险专业素养,因此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不高,从而给承保控制、理赔质量等带来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