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1 我国古代的仓储制度
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粮仓。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实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汉武帝时,桑弘羊创立平准法,依仗政府掌握的大量钱帛物资,在京师贱收贵卖以平抑物价。宣帝时把平准法着重施之于粮食的收贮,在一些地区设立了粮仓,收购价格过低的粮食入官,以“利百姓”。这种粮仓已有常平仓之名。五凤四年(前54年)常平仓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推行于较大范围,元帝初元五年(前44年)废。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常。隋唐时期常平仓制度有所变化。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丰收,命义仓亦准常平法收籴,义仓遂兼有常平职能。天宝八年,关内、河北、河东、河西、陇右、剑南、河南、淮南、山南、江南十道常平仓积粮460余万石。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规定诸州府于每年地亩税内十分取二以充常平仓及义仓,依例籴、粜或赈、贷。自此常平仓与义仓职能合一,并称常平义仓。宋景德三年(1006年)后,除沿边州郡外,全国先后普遍设置。各州按人口多少,量留上供钱一二万贯至二三千贯为籴本,每岁夏秋谷贱,增市价三五文收籴,遇谷贵则减价出粜,所减不得低于本钱。若3年以上未经出粜,即回充粮廪,易以新粮。景祐以后,由于常平积有余而三司兵食不足,常平钱谷经常被挪移助充军费,常平仓已经名存实亡。金代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全国置仓计519处,积粮3 786万余石。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复命各路立仓,由本处正官兼管,按户数收贮米粟,增时价十分之二经常收籴,不得摊派百姓。但到元末,常平仓弊端百出,行省所发籴本被各级官吏层层克扣,胥吏与里正主首又从中作弊,贫民反不能受益。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命州县皆于四乡各置预备仓(永乐中移置城内),出官钞籴粮贮之以备赈济,荒年借贷于民,秋成偿还,遂为一代定制,取代了常平仓。明末又在辽东、延绥一些边镇设立常平仓。清顺治年间,各府、州、县俱置常平仓及义、社仓,责成道员专管,每年造册报户部;十七年(1660年),定仓谷籴粜之法,春夏出粜,秋冬籴还,平价出息,如遇灾荒,即以赈济。康熙年间,又定春借秋还,每石取息一斗;各地常平、义仓储粮永留本境备赈,并规定了大、中、小州县应储粮数。后以籴本不足,命州县官“劝输”常平等仓粮。“永留本境”的规定也往往不能执行。中叶以后,弊端日甚,各地常平仓多数钱、谷两虚,徒有其名,无法起到平抑粮价和备荒的作用。
资料来源:根据《人民日报》2002年7月13日第六版文章内容整理改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