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邮业务管理

集邮业务管理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5年10月,邮电部对集邮业务管理又作出若干规定:集邮业务的经营方针、政策由原邮电部邮政司制定;集邮业务的经营管理由原邮政总局负责;中国邮票的出口业务和全国性集邮品的制作发行工作由中国集邮总公司负责。集邮业务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负责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公司应做好集邮业务的组织管理、经营销售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及监督检查工作。停止出售的邮资票品,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布通知规定。

第四节 集邮业务管理

一、集邮业务管理体制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集邮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一个总公司、省公司、市公司的三级经营管理体制,1993年11月,中国邮票总公司又进行了体制改革,将中国邮票总公司改为中国集邮总公司,负责邮资票品和集邮品的销售和经营。邮资票品发行的政府职能移交邮电部,成立了邮票发行局和中国集邮总公司,实现政企分开,专业化经营。1995年10月,邮电部对集邮业务管理又作出若干规定:集邮业务的经营方针、政策由原邮电部邮政司制定;集邮业务的经营管理由原邮政总局负责;中国邮票的出口业务和全国性集邮品的制作发行工作由中国集邮总公司负责。1998年3月,国家邮政局成立,下设邮资票品司,担负通用邮资票品的发行和管理职能。通信用邮资票品是指:由通信渠道下发、在邮政营业窗口出售的普通邮票、纪特邮票、国际回信券,各类带邮资的普通、纪念、特种、风光邮资信封和明信片、邮简、贺年(有奖)明信片(不包括企业金卡)等。通信用邮资票品由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计划财务部、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归口管理,省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部门负责通信用邮资票品的实物管理,省邮政局财务部门负责账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地(市)邮政局及其以下单位实物及账务全部由财务部门管理。2007年邮政政企分开后国家邮政局负责纪念邮票的选题和图案审查,负责审定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年度计划。

二、关于集邮业务管理的若干规定

(一)集邮业务的经营

(1)集邮业务的经营工作应坚持开拓市场,优质服务,遵纪守法,提高效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

(2)集邮业务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负责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公司应做好集邮业务的组织管理、经营销售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及监督检查工作。

(3)《邮政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邮资凭证售出后,邮资凭证持有人不得要求邮政企业兑换现金。《邮政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属于无效邮资凭证的,不得使用。邮资凭证发行后,各级邮政机构原则上不准预留库存,应积极组织销售,售完为止。确因集邮业务需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公司(以下简称省邮政公司)留少量机动,最多不超过进票数的10%。

(4)新发行的纪特邮票,必须按规定的发行日期出售,不得提前;现行纪念、特种邮票的发行期限为6个月。纪念、特种邮资封片规定出售日期,不规定停售日期,自发行之日起售完为止。普通邮票规定发行日期,不规定停售日期,全国各邮政局、所常年出售。停止出售的邮资票品,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布通知规定。邮政窗口出售期内的纪特邮票必须按面值或规定售价出售,不得低于或高于面值(或售价)出售,错体票和变体票不准出售,如经发现要及时追回并上报,对有意出售者要追究责任。

(5)超过邮政窗口出售期的邮资凭证和集邮品的销售价格,由中国集邮总公司及独立核算的各级集邮公司自行确定。未实行独立核算的集邮公司及集邮门市部和集邮窗口无权定价。停止使用的邮资票品,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停止使用前90日向社会发布公告,同时停止出售。已售出的邮资票品,持有人可以自公告之日起一年内向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换取等值的邮资凭证。

(二)集邮品的发行

(1)集邮品是利用邮票、邮戳制成的特殊商品,包括首日封、纪念封、邮折、邮卡、极限明信片、盖销票、邮戳卡(包括邮政日戳、风景日戳)等。

(2)集邮品的编号,原则上应以其分类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标志(国际上有通用标志的可继续延用),以发行顺序编号,并注明发行单位。

(3)集邮品的发行应遵守《万国邮政联盟成员国集邮公德准则》。集邮品的制作应力求完美,集邮品的纸质、规格尺寸及印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粗制滥造。

(4)纪念封的发行要贯彻积极慎重、统筹兼顾、科学安排、从严控制的原则。各省邮政公司要严格控制制作集邮品的品种和数量。

(5)纪念封题材的选择应以本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的重大或有纪念意义事件、节日、会议、活动或发生在本省的事件、活动、会议(包括国际性的活动)为主。人物纪念封的发行要从严掌握,对当代在世人物不发行纪念封。

(6)纪念封的制作,每年应作出计划,上报省邮政公司审批。设计图稿须经批准后,方能制作发行。政治性题材的图稿须征求地方党政有关部门的意见。

(7)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与地方有密切关系的邮资凭证,相关地方可酌情设计、制作首日封、极限明信片、邮折、邮卡等集邮品,自制的集邮品要报省邮政公司备案。

(8)省邮政公司以及下属的各级邮政部门均不得发行减资或免资封、片,不得滥发无面值纪念张,不得发行带有邮资凭证性质的附加费邮票和类似邮票图案的封缄票等票品。

(三)邮政日戳、纪念邮戳、纪念戳的刻制及使用

(1)邮政日戳(含风景日戳)必须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规定的规格标准刻制。

(2)邮政日戳除用做处理邮政通信业务外,集邮者要求用邮政日戳盖销邮票的,可予办理(国外及港澳地区来函所附信封等邮品上面已贴好我国邮票的,不予办理)。要求盖销的邮票,以我国现行有效的邮票为限,且必须贴在空白信封、明信片或空白纸上,只限用受理局当天使用的邮政日戳。有当地风景图案和该风景名称的风景日戳、图案经省邮政公司审查批准后方可刻制。风景日戳可在风景点的邮政窗口长期使用,用做盖销原邮电部门发行的集邮品和处理邮政业务的戳记。为纪念国家和地方有纪念价值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等,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省邮政公司批准,可以刻制和使用纪念邮戳。

(3)纪念邮戳分为全国性纪念邮戳、地方性纪念邮戳和集邮纪念邮戳。全国性纪念邮戳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设计式样,由各省邮政公司管理刻制;地方性纪念邮戳属于全省范围的,由相关省邮政公司设计和刻制;属于特定市、县范围的,由相关县、市邮政局设计式样报主管邮政公司批准后刻制,新邮票发行的首日和举办全国集邮展览(或世界邮展)期间,允许中国集邮总公司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参照《纪念邮戳的刻制使用办法》刻制和使用集邮专用的纪念邮戳。

(4)纪念邮戳只限盖销现行有效的各种邮票和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封上的邮票图案。凡已停售或停用的邮票、邮资明信片和邮资信封,都不能加盖纪念邮戳。

(5)纪念邮戳只限在邮戳所刻日期的当天并在当地用来盖销邮票(包括首日封),才承认其纳付邮资的作用。从纪念邮戳上标明的日期算起,一个月以内可应集邮者请求继续盖销邮票,但这时被盖销的邮票不能作纳付邮资之用。

img51

我国集邮业务发展史

集邮就是收集、鉴赏、研究邮票及其他集邮品的文化活动。初期的集邮,仅限于对邮票的收集。现已扩展为以邮票为主,包括封、片、简、戳、卡及其他邮政用品、集邮文献和纪念品的收集。

收集是集邮活动的第一步,是集邮活动的基础。收集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通信中收集,也可以向集邮公司订购、到私营邮票商店购买或与国内外邮友交换等。

集邮源于邮票的诞生。1840年5月1日英国出售世界第一枚邮票,并于5月6日正式发行,开始使用。从此,就有人收集邮票。据《吉尼斯集邮世界之最》记载,不列颠博物馆的约翰·格雷博士在1840年5月1日到邮局购买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并收藏起来,可认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集邮者。1841年10月29日伦敦《泰晤士报》刊登了世界上第一条征求邮票的广告。1850年法国人勒格拉开始专门收集和研究邮票。到19世纪50年代,发行邮票的国家增至20多个,邮票种类也开始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收集邮票,集邮开始盛行起来。1869年英国成立了“伦敦集邮会”后改名为“皇家集邮协会”;1872年在德国的吕贝克召开了世界上第一次集邮会议;1926年6月18日在法国巴黎成立国际集邮联合会。据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全世界集邮者不到一千万人,而现在己超过一亿。按人口比例计算,北美和大洋洲最高,每10人中就有1人参加集邮活动;其次是欧洲,发展中国家集邮者相对要少得多。可见集邮活动和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我国集邮活动是从1878年清代海关代办邮政发行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以后才开始的。1879年6月13日上海《申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征购邮票的广告,当时的集邮者大多是在华的外国人。辛亥革命以后,我国集邮活动有了发展,在上海、天津、北平、广州、福州、苏州、无锡、南京、杭州等地较为活跃。1922年在上海诞生了我国第一个集邮组织——“神州邮票研究会”;1924年改组为上海邮界联欢会,1925年,改名为“中华邮票会”;同年,杭州成立“新光邮票研究会”;1926年北平成立“北平邮票交换会”;1934年郑州成立“甲戌邮票会”。中华、新光、甲戌3个会是20世纪20~30年代中国集邮界会员最多、影响较大的3个集邮组织。1934年中华邮政决定设立国内邮票特销课,向国内外集邮者出售邮票。以后在上海、北平、迪化等几个城市的邮政部门设立了专为集邮者服务的集邮组,出售各种新邮票,成为我国邮政为集邮服务的专门机构。抗日战争时期,虽受战乱的影响,但在后方的主要城市仍设有集邮组为集邮者服务。集邮活动在后方的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等地也颇为活跃。抗战胜利以后,集邮业务有所发展,全国各主要大城市的邮局均设集邮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集邮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集邮活动得到迅速发展,1982年8月30日成立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多次举办全国性邮展和地方性邮展,同时积极开展集邮学术研究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集邮活动的发展。集邮已成为我国人民业余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际交往增多,特别是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为了文化交流,要求交换出售邮票。各地集邮组织难以承担此项任务,当时为了发展集邮业务,邮电部邮政总局采取了两项措施:①为适应国际交换邮票的需要,对解放初期发行的24套邮票再版发行;②积极筹建中国集邮公司,以便统一管理全国集邮业务和进出口邮票贸易。1955年中国集邮公司成立,1957年对外贸易部与邮电部联合发出《关于邮票进出口贸易由中国集邮公司统一经营的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外贸易部所属各出口专业公司,包括归口改造的私营进出口商,以及邮电部所属各地邮局,都不办理有关邮票进出口贸易。从此我国集邮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邮政部门的集邮业务从50年代起,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5年—1966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邮业务的初创阶段。1955年1月10日成立中国集邮公司,它负责统一管理全国集邮业务,担负制订集邮业务规章;规定邮票、邮品的佣金或批发折扣以及邮品销售价格;统一办理邮票进出口贸易等。1955年10月23日在上海成立集邮分公司,这是我国第一家集邮分公司,以后相继在广州、哈尔滨、天津、西安、武汉、南京、杭州、长春等城市也成立了集邮分公司或集邮门市部。到1966年,全国已有集邮分公司、门市部、集邮台等集邮服务机构200多个。

第二阶段:1966年—1978年,为停顿与调整阶段。1966年—1971年底,集邮活动被取缔。全国所有集邮业务被迫停顿,各地集邮分公司和门市部、集邮台相继关闭。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以后,国际交往增多,外国友好人士要求购买中国邮票。经国务院批准,1972年7月在北京成立“中国邮票出口公司”,仅恢复了邮票出口贸易。

第三阶段:从1978年起开始为发展阶段,1978年6月邮电部发出《关于恢复国内集邮业务问题的通知》,决定将仅为外国集邮者服务的“中国邮票出口公司”改为“中国邮票公司”(后改为中国邮票总公司),负责主管全国集邮业务,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分公司或门市部。从此我国集邮业务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到1998底全国集邮服务机构已达11058个,从业人员为13500多人,集邮协会会员已达360万人,业务收入从1979年的300多万元增至1998年的78亿元,占到邮政业务收入的27%,中国邮票出口到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同世界上11个国家邮政部门联合发行邮票,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亚洲邮展以及北京和上海邮票展览会,1999年举办了世界邮展。如今集邮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级政府鼓励和提倡的健康文化活动,集邮业务也成为邮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

集邮品开发要注重邮味

一、关于邮味

所谓邮味是集邮者对集邮品进行收集与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集邮者在玩与欣赏自己的藏品时,发现邮票上有文化,邮戳上有信息,进而还能分析出许多的故事。他们通过集邮品获得评价邮味的经验,并凭借这种经验去分辨和感悟集邮的文化内涵。集邮者在衡量邮品的时候,除了价格与质量的话题外,常常挂在嘴边的还有邮味足不足。

我们讲的邮味主要来自邮票。邮票是国家的名片,邮票是邮政的象征,邮政诱发集邮活动。邮味还来自邮戳,来自邮路,即邮递过程。邮味附着于邮票、邮戳、邮政用品之上,邮味来自邮政网络运行过程之中。

邮味是可以从集邮品上感觉得到的某种邮政信息。这种信息是集邮品的个性特征。集邮品作为收藏品、文化产品或商品是很有个性的。邮味是其明显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特征。集邮品的核心内容是邮票,当然也离不开其他构成邮味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即失掉了集邮品的个性。假如首日封不贴邮票,没有邮戳那只是一只纸袋子;明信片如果不与邮资结合也只是画片;邮折、邮册如果离开邮票只能是一种包装品。因而要保持集邮品的个性,就必须注重邮味。

邮味在集邮者的收藏中珍存,在集邮活动中扩散,在邮政运营中延续、发展。纵观集邮的历史,从集攒自然邮品到生产制作集邮品,从个人小范围收集到行业性大规模开发,历史变迁、人群更替,始终不变的是所有的集邮品的产生都脱离不了邮政机构的运行。集邮品已成为邮政特有的一种品牌产品。

二、集邮品与邮味的关系

常规集邮品是为配合新邮票发行而推出的大众化品种,由集邮总公司和各省发行的有编号的系列品种构成,有首日封、邮折、极限片、纪念封、原地封以及专题邮册和卡书等形式,是规模经营的主要品种。这些品种在体现邮味方面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首日封和极限片,为邮票专门订做,封、片、票、戳相得益彰,形式、内容浑然一体,如同水乳交融。例如集邮总公司发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首日封,由邮票设计者专门设计了56枚,分别贴上体现我国各民族的56枚邮票,一票一封销首日纪念邮戳。每枚首日封背后有介绍该民族情况的中、英文说明。这套首日封既是该套邮票的出生证明,又是国庆节日的珍贵纪念。因其设计美、制作精、邮味足,被大家公认为优秀邮品。还有宁夏集邮公司开发的《贺兰山岩画》极限片,图案选择与设计都很合理,邮戳的选用准确,符合国际邮展极限类的规则,邮味上乘,在去年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最佳集邮品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佳集邮品。邮味足的集邮品能刺激集邮者的收藏爱好,所以注重邮味就能吸引集邮者,吸引更多的集邮者来参与集邮活动就能扩大需求。有了需求作保证,我们的集邮开发才能形成规模。

特殊邮品是指那些经过实寄的邮品和航天搭载过的邮品。如集邮总公司发行的特种纪念封、航天搭载纪念封、首日实寄封,各省发行的原地实寄封等。这部分邮品强调突出邮味,是精品一族。以集邮总公司发行的(PFTN—1)特种纪念封为例,这是1993年发行的“维和行动”纪念封,由北京寄往中国驻柬埔寨联合国维和部队工程兵大队。贴普24邮票一枚,盖北京51支局邮政日戳,8月1日销票寄出。蓝色的联合国部队专用落地戳显示出寄达的时间为8月16日。封上面另外还盖有纪念戳和航空戳。集邮者一看就能分析出这封国际航空信件竟在邮路上走了半个多月,可见是因柬埔寨战乱所致。

实寄邮品早在1975年就曾发行过,这就是后来被编为PFN—1号的上海—北京—日内瓦—苏黎士中瑞首航封。后来又发行过两枚首航封,效果也很好。早期实寄的邮品略有遗憾,就是实寄封上缺少寄件人的地址。后来在集邮者的建议下,从PFTN—11号第43届世乒赛纪念封开始增加了寄件人地址。使实寄封更完善,邮味更足。2000年我国体育健儿在悉尼奥运会上勇夺金牌的壮举鼓舞国人,在集邮品上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录。每夺一枚金牌,就从悉尼实寄一枚纪念封,一共寄回了28枚。这套实寄封很快成为邮人竞相收藏的热门邮品。

特殊邮品的开发比常规邮品投入大,既费时又费力。如各省开发的首日实寄、原地实寄的邮品,要办理收汇款手续,按照订单逐个实寄,还要接待查询、拾遗补缺等等,这也不是简单的销售,而是地道的邮政服务。要知道我们的辛苦不会白费,正是我们的辛苦孕育出富含邮味的精品,当集邮者收到邮品后感到物有所值,其影响将是深远的。实寄邮品多了邮路上的运行环节,我们企业付出的成本可能会多一些,利润少了一点,但是,让这些邮味十足的品种在集邮者手中去升值,对稳定集邮者的收藏信心有很大好处。如果单从企业经济效益看,开发特殊邮品获利并不大,但这却给集邮者留出了升值的空间。因此,开发邮味足的特殊邮品对扩大集邮者队伍有积极作用。

边缘集邮品是邮味比较淡的品种。这类品种是将经营范围向集团消费和公关礼品领域延伸的产物。这类品种的邮味主要体现在邮票图案上,特别是那些仿制品,并非真邮票,所以大家叫它边缘集邮品。有纯金、纯银、玉石、水晶、陶瓷、真丝等各种材质;有镶镜框的,有装木盒的,有能摆桌上的,有能挂墙上的,形式多样。边缘集邮品的优点是附加值高,形成的收入多,发行单位和经销单位都很有积极性。实际上这类品种的经销方向和销售对象都发生了变化,经销方向实际上脱离了集邮市场,进入了礼品市场,是从礼品市场上吸纳资金,用来弥补集邮业务的收入。它的销售对象实际上已不是集邮者,而是机关、团体和需要送礼的人们。这是用社会上集邮以外的需求来弥补集邮需求的不足。边缘产品的邮味可以淡一些,但绝不能没有邮味。如果集邮公司经营的品种都是些没有邮味的礼品,那恐怕要更名为礼品公司了。因此,边缘集邮品绝不能脱离邮味,把握住这一点,坚持邮味为先,把许多新形式、新内容的好产品开发出来,还是大有作为的。

以上三大类集邮品与邮味的关系表明,邮味是集邮品的灵魂,集邮品品种不同,邮味可浓可淡,但绝非可有可无。因此集邮品开发必须注意邮味。

三、如何在集邮品开发中做到注重邮味

要注重邮味就应该把集邮品开发与邮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好集邮品的拓展和延伸作用。注意把握好集邮品内容与邮票内容相贴切;设计风格与邮票风格相一致;要保证邮票的各种技术数据和资料均准确无误。

要注重邮味就应该遵守邮政的相关业务规定。如调用邮政日戳或新刻制纪念邮戳要符合邮政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的规定;如果实寄邮品,就要符合邮政营业窗口收寄函件的相关规定;仿印、仿制邮票图案也要符合相关规定。集邮品开发涉及哪项邮政业务就应该符合该项业务的相关规定。

要注重邮味就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行业标准。例如:信封要执行“信封标准”,明信片要执行“明信片标准”。凡是国家颁布新标准的要执行新标准。

综上所述,集邮品需要有邮味,邮味来源于邮政;邮政需要集邮者的购买力,集邮者购买对象是集邮品。这构成了一种循环关系,处理得好就能获得一种良性循环的内在动力。在这种循环关系中邮政占着主导作用,我们应该用好邮政自己的资源,特别是邮票资源和网络资源,搞好集邮品开发,为集邮事业多作贡献。

——摘自《集邮品研究与开发》2004年

思考题

1.邮票的基本要素、属性和功能是什么。

2.邮票的种类有哪些?

3.试分析邮政部门经营集邮业务的依据和有利条件。

4.集邮业务经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结合我国集邮业务的特征,谈谈如何搞好集邮业务经营。

img52

1.制作一张贴片。制作贴片是集邮者的一项基本功,要制作一部好的邮集,首先要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贴片,这就是要求学生完成这份作业的本意。这张贴片要求采用信销票,首先按照信销票的处理方法把邮票洗净晾干、装护邮袋、用两面胶纸固定在贴片上。

2.邮品设计。自选主题,设计一枚邮票、纪念封或明信片等。

3.实践。与学院集邮协会联系,组织爱好集邮的学生上一次集邮课外活动课。形式有集邮知识小讲座、邮票欣赏、集邮书刊阅览、集邮小研究、集邮与学习讨论会等等。

4.参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参观的内容有本地区举办的集邮展览和有关邮政史的文物古迹,集邮公司营业厅或集邮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