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书旨在专门讨论中国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确立、提升及维持,并以能力构造的视角切入。在正式展开之前,有必要对分析所涵盖的范畴进行基本的界定。中国商业银行的诞生不同于西方自由市场的内在选择,它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为应付国家资金出纳功能所设立的事业单位。尽管金融改革正在赋予中国商业银行越来越浓厚的商业色彩,但是由于其历史和传统的特殊性,仍旧有很多国情因素需要交代,譬如,中国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区别,中国商业银行的组成,以及各自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现行的监管体制及运行特点等。
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不同主要在于角色扮演的差异。现代商业银行是一个主要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并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盈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目标。与此不同,政策性银行由政府投资设立,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它们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业务活动中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并根据具体分工的不同,服务于特定的领域。例如,1994年后,我国就相继成立了承担国家大型项目贷款发放任务的国家开发银行、为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提供金融支持的中国进出口银行和筹集农业信贷资金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就中国商业银行的组成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所有权性质和类型的多样化。根据中国银监会网站披露的有关信息,经过近三十年的金融改革开放,到2006年底,我国已经形成了五个层次的商业银行体系:5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4]、1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2家城市商业银行[5]、268家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以及刚刚从农信社(即农村信用社)改制的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06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达到43.95万亿元,其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分别为51.3%和15.8%,两者总和已接近全部资产的七成。由此可见,在现有的银行体系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处于主体的地位。这一主体地位意味着它们是中国金融问题的集大成者,也代表以后前进的方向。所以,本书以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具体的分析对象。更进一步,上述两类银行最初的体制起点是不尽相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原先被称为新型商业银行,它的设立具有很强的试验性质。因此,对两类银行成长路径和竞争表现的探讨,将有利于总结金融改革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商业银行解决生存和发展的体制之困,提供基本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