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态竞争优势的特性

静态竞争优势的特性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伯特·格兰特认为,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在基本经营目标——盈利水平方面具有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竞争优势的实质就是与竞争对手相比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竞争优势的要素组合性表明,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因此竞争优势具有明显的市场特性。因果模糊性是指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的不明确性。

一、静态竞争优势的特性

学术界对竞争优势做出的解释不尽相同。有不少学者从静态环境的前提着手,通过对市场竞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静态的竞争优势观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罗伯特·格兰特(Robert M.Grant)和迈克尔·波特(Michale E.Porter)。

罗伯特·格兰特认为,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在基本经营目标——盈利水平方面具有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1]迈克尔·波特从顾客价值角度出发,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企业在同一市场上竞争时,对于同一目标客户群体,能够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利润率时,就可以说具有竞争优势,而这种能力差异在于“当一个企业能够实施某种价值创造性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不能同时实施时,才得以产生”[2]

上述竞争优势是较之竞争对手处于某种有利地位,其前提是假设外部环境不变或相对稳定,因此带有较明显的静态特征。

关于静态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性质,已有论者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3]:

1.这种较之于竞争者的有利地位或竞争优势的产生,固然与环境有关,但它主要还是以企业内生性资源和能力为基础。所谓内生性竞争资源和能力是指源于企业内部组织、文化、机制、人力等要素的运作而产生的竞争能力。这种内生性竞争能力促进企业价值增长,具有稀缺性、不可复制性和难以替代性(巴尼,1995)。

2.特定的竞争优势价值的有限性。基于内生性资源和能力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不易模仿和学习。但是,这并不等于永远学习和替代不了。再则,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在未来的环境下会贬值,甚至消失转换。因此,此时表现为优势,彼时可能不再是优势,甚至是前进的绊脚石。

3.构成长期竞争优势资源要素的无形性。由于建立在有形资源上的竞争优势易于模仿和学习,真正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特别是长期竞争优势的资源,只能是不易学习和模仿的无形资源和能力。

4.竞争优势具有比较相对性,即任何竞争优势都是与竞争对手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比较的。绝对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可能出现,而且也是公众和政府难以接受的(陈新锋,2000)。竞争优势的实质就是与竞争对手相比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竞争优势实际上是相对优势,表现在时间相对性、空间相对性和竞争要素的相对性三个方面。

5.竞争优势具有时空性。竞争优势的时空模型对企业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所处的竞争地位;另一方面,这一分析框架可以为企业制定长期竞争优势战略提供新思路。

6.企业竞争优势具有多要素组合性。企业竞争的演化表明,不同历史时期,消费者需求的焦点不同,竞争的关键要素也不同。实践证明,企业在最终产品上的竞争从来就不是某一要素的竞争,而是多种竞争要素的组合竞争。企业产品或服务所依附的竞争要素越多,就越有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要素组合性表明,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因此竞争优势具有明显的市场特性。更关键的是,企业的竞争不要停留在某一单一要素上,因为单一要素的竞争优势不仅难以持续,而且容易使企业陷入恶性竞争之中。

7.竞争优势既有静态性的一面,更有动态性的一面。竞争优势的静态性是指竞争优势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建立的,反映的是企业在该条件下比竞争对手在市场上具有的相对优势。这一优势虽可以通过隔离机制得以维护,但在环境的动态变化条件下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竞争优势的动态性表明,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创造出新的优势才能长期处于竞争优势地位(蒋学伟,2002)。由于路径依赖性,新的竞争优势一般在原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并提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动态竞争优势的概念比持续竞争优势的概念更加准确和重要,特别是对处于动荡变化环境中的企业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8.竞争优势具有因果模糊性。因果模糊性是指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的不明确性。一是由于不同时期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发生着复杂的变迁(Clayton M.Christensen,2001),表明在不同时期竞争优势的原因是不同的;二是竞争优势来源具有多样性,而且其获得不仅依赖几个大的正确的决策,还取决于无数个小决策,这阻碍了竞争优势的模仿者确切地知道应该模仿什么及如何模仿,从而抑制了模仿者模仿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