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与货币政策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者。1936年出版的凯恩斯的最重要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作和“凯恩斯革命”的标志,凯恩斯因此而拥有“资本主义的救星”、“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战后繁荣之父”等美誉。
一、基本背景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各种矛盾的激化,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萎缩、大量失业、工人罢工,经济增长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由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西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开始日益加强。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卷入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漩涡,而这时的苏联(前苏联)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已经取得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所有这些,便是当时的资本主义面对的世界经济基本现实,面对如此的经济发展困境,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的传统经济学理论显得苍白无力,资产阶级政府为此而感到慌恐。在经济实践上,大危机中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已经不得不冲破传统教条的束缚,纷纷开始采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措施,然而政府的这种做法却是与传统经济理论教条完全相悖的。因此,资产阶级政府当时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理论解释,为各自不得不采取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在上述背景之下,正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为当时危机中的资产阶级政府开出了非常及时的“解救良方”,提出与传统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政策主张,即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实现资本主义的充分就业(6),真正解救了“经济大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推动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通论》产生的深远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历史上近乎是空前的,后来被凯恩斯主义者尊称为“凯恩斯革命”。
二、凯恩斯的理论逻辑与货币非中性
凯恩斯经济学的首要目的在于探究失业原因和提出解决失业的对策,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他自己著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何者决定就业量(7)。庇古也说:“凯恩斯的整个著作集中表现在充分就业这一思想。”(8)可见,充分就业理论在《通论》中的重要位置。凯恩斯的就业一般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理为中心的,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整个理论的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9)。
(一)基本的逻辑思路
这里简略梳理一下凯恩斯理论分析的逻辑思路,便于总体上把握以有效需求原理为基础与中心的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思想脉络。若仅粗线条、逻辑式地简单表示,凯恩斯经济理论基本的逻辑思路是:一定时期的总就业量决定于社会总需求或有效需求,决定于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均衡状态(10)—→通常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水平是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非自愿失业现象是普遍的—→由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运行中经常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只有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条件下,设法刺激有效需求,并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二)两个重要概念
1.有效需求
凯恩斯主要考察的是社会总需求,他运用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之间的总量均衡关系来阐释有效需求,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有效需求是指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社会总的需求水平。这一解释内含以下三层意思:(1)它是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或有购买力的需求,包括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两个方面;(2)它是指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总需求水平;(3)它是指社会意愿的需求水平,即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社会需求总量,因而这也是整个企业家的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社会总需求价格与社会需求总量。可见,有效需求概念反映的就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充分就业水平下的“均衡产出”范畴的基本内涵。
2.充分就业
以萨伊定律为基础,传统理论坚持“市场出清”假定,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保证充分就业均衡趋势实现的自动调节机制,除了“自愿失业”(所谓自愿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的工人由于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不愿降低已有的工资水平或不愿接受当前的工作环境条件而产生的。)和暂时性的“摩擦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工市场的不健全、生产的季节性停工、原料的缺乏、机器发生故障、技术操作方式的变革等原因,使工人一时找不到工作、一时处于歇业或一时难以适应技术转换而产生的暂时的失业。)这些轻微的失业现象以外,不可能存在较长时期的失业:那些有工作能力而又真正希望就业的人,绝不会因摩擦性原因而招致较长时期的失业;只要工人接受低工资率,失业就会消除。
显然,传统就业理论无法解释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失业现象。凯恩斯不否认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是,他认为把资本主义的失业现象仅仅归结为这两类,远不符合实际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引入“非自愿失业”这一概念来补充。因此,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概念是与“非自愿失业”相联系的,充分就业就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这样一种就业情形。“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不自愿失业之存在。此种情形,我们称之为充分就业。摩擦的与自愿的失业,都与‘充分’就业不悖。”(11)“所谓充分就业者,即当对劳力产物之有效需求增加时,总就业量不再增加之谓也。”(12)这里的非自愿失业,就是指工人甚至愿意接受比当前实际工资更低的工资,但是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状况。
(三)货币非中性命题存在的实证前提及其理论基础
1.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
凯恩斯认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调节机制是有限的,并不能保证劳动市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即使工人存在货币幻觉,劳动供给是货币工资的函数,但是由于工资保障法以及工会组织的力量,必然会造成非自愿失业;即使假定货币工资有弹性,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实际工资下降进而扩大就业引起产量增加,但是由于实际工资的下降以及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又会引起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使得价格水平下降,价格水平的下降又阻止了实际工资的下降,充分就业的均衡还是不能保证实现。因此,凯恩斯断言,通常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水平是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资本主义经常存在着大量的非自愿失业现象。
2.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与有效需求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消费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与消费倾向,消费需求与消费倾向成正比。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对应法则f),凯恩斯称之为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就是:
C=f(Y)(式中的Y代表收入,C代表消费) (4.2.1)
“消费倾向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函数”关系(13),因此,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都被用于消费,习惯上人们总是把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消费。在消费倾向函数关系中,如果以△Y表示收入增量,△C表示消费支出增量,则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即“△C/△Y”)即为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指出,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在增加,但是边际消费倾向会越来越小,正是由于表现为这种状态特征的“心理上的消费倾向”的存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需求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从一种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与其供给价格之关系,可得该类资本之边际效率。说得更精确些,我之所谓资本之边际效率,乃等于一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该现值恰等于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14)按照凯恩斯的这一解释,资本边际效率就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凯恩斯认为,随着投资的增加,受投资者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对投资前景很容易丧失信心,因此,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也是一个规律,即资本边际效率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投资越多,资本产品的需求越多,投资品价格就会上涨,生产成本增大,投资预期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投资越多,产品未来的供给越多,买方市场势力可能导致厂商预期利润率下降。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凯恩斯解释资本主义周期性“商业循环”的一个基础。在凯恩斯看来,投资与否主要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这两个因素之间的比较,资本边际效率越高,市场利率越低,则投资越有利可图。因此,在消费倾向、利息率假定不变的条件下,投资量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投资的不断增加,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必然导致投资需求下降和社会投资需求的不足。
(3)流动偏好
现金是流动性(15)最强的资产,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或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的需要,人们在心理上更喜欢以现金形式来保存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或财富,这就是人们的“流动偏好”。其中: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日常交易活动;谨慎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投机动机则是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投机性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利率,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当利率极高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等于零;反之,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于是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就是“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凯恩斯把利率看作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既然人们普遍存在流动偏好,利息便是人们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利率水平是由货币供求均衡决定的。流动偏好形成人们的货币需求,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取决于流动偏好;当流动偏好一定时,利率取决于货币供给量。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流动偏好“规律”。
凯恩斯关于流动偏好与有效需求之间作用关系的论述,在此笔者称之为流动偏好的经济效应,该经济效应是凯恩斯经济理论中货币非中性思想最为直接的一种实证表达。凯恩斯从以下角度剖析了流动偏好的经济效应:
(1)流动偏好的存在减少和放缓了货币收入向储蓄和投资的转化,直接压低了社会总需求水平。(2)流动偏好的存在使得利率不可能降得太低,而为了鼓励人们部分地放弃流动偏好,又需要抬高利率,因而流动偏好通常造成迫使利率提高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趋势,从而使得资本边际效率相对于利率而言,总是呈现趋于偏低的态势,于是又直接制约投资需求的扩大。(3)利率的下降会有限度,而资本边际效率甚至可以为负,一旦资本边际效率等于甚至低于“流动偏好陷阱”,即“资本之边际效率突然崩溃”(16),人们的投资信心随之崩溃,整个社会出现严重的经济萧条。
3.货币非中性的货币数量观
不同于货币数量论者,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通过流动偏好首先影响利率,然后对物价水平发生间接的影响,因此,货币对物价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并非货币数量论者长期以来所坚持的那样一种直接的相关关系。对于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凯恩斯分析的过程逻辑为:货币数量的增加—→流动偏好尤其投机性货币需求得以满足—→利率趋于下跌,资本边际效率相对提高—→投资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存在乘数效应)—→消费需求随之增加—→随着需求的增加,如果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其它未被充分利用的社会资源,则刺激总供给增加—→这样,货币数量的增加,一方面伴随着需求的增加,可能促使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可能伴随着社会供给的扩大,促使价格下降。
因此,当总产量和就业量增加时,物价是否随货币量的增加而上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如何,这主要取决于有无多余的或未被充分利用的社会经济资源。据此,二者之间这种间接影响的最终结果总体上可归为三类不同情况:其一,最初当有未被充分利用的生产设备、资源和失业存在时,因货币量增加而增加的有效需求,只会使就业量、国民收入和总产量增加,并不影响物价;其二,当未被利用的生产设备、资源逐渐减少而就业量逐渐增加时,受经济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失调性因素(包括社会需求结构、还有社会供给方面的产品、产业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结构等等)、工资成本增加的压力以及其它各种原因的影响,物价就会随有效需求的增加而逐渐上涨,只不过物价上涨的速度会小于货币量的增长率(17);其三,当充分就业一旦达到后,则物价会随货币量的增加而作同比例上涨,这种情况就是绝对的、真正的通货膨胀。
4.基于货币非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
在寻证资本主义社会非自愿失业普遍存在的根源即有效需求不足这一实证前提,以及阐述货币非中性的货币数量观的基础上,凯恩斯从有利于提高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以及消解流动偏好的角度,相应地提出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既然心理规律作用下的有效需求问题客观上是外生于市场调节机制的,那么就只能依靠国家干预经济来补充解决。从比较静态和比较短期的角度来看,总需求决定着总供求的均衡状况,因此,国家干预经济主要体现为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
(2)由于消费倾向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函数,以及大萧条经济下货币利率“陷阱”的存在,因而财政政策尤其是政府投资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国家干预经济主要就是扩大财政支出,通过举办公共工程等方式增加投资需求。
(3)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改变货币供给量和影响利率。在经济衰退时期设法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在经济高涨时期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
(4)保持低利率,增强资本边际效率的投资吸引力,刺激私人投资。低利率有利于消除食利者阶层,提高社会总体需求水平,因此,中央银行应通过调节货币数量来影响利率,使之有助于扩大投资需求,扩大生产和就业量。
(5)主张半通货膨胀政策。货币价值稳定本身是凯恩斯理论分析过程中坚持的目标之一,因为通货膨胀有违社会公正,通货紧缩则更具双重危害性,但是,在大萧条经济下,通过权衡利弊轻重,凯恩斯主张半通货膨胀倾向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发行和降低利率尽可能地促使产量和就业量的增加(待经济高涨后,可以反向回笼先前增发的、实际多余的货币量),这样可能还会起到降低实际工资的作用。凯恩斯指出:“如果货币供给量(用工资单位计算)充分,20~30年以内之平均就业量即可相当过得去,若问题只是如此,则19世纪便可以找出一条出路;若这是现在仅有的问题,换句话说,假使我们所需要的,只是适度的通货膨胀,则我们今日一定可以找出一条出路。”(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