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兰州高新开发区二次创业的思考

关于兰州高新开发区二次创业的思考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决好以上四个问题,就能吸纳全省企业集团高端和高新技术企业入区入园,总体扩大高新开发区的经济和税收总量,实现三年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回顾兰州高新开发区走过的路子,与过去比有发展、有进步,放在全国高新开发区的大环境中比,差距越来越大。本人认为,高新开发区要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创新观念和真抓实干,首先要继续解放思想。

关于兰州高新开发区二次创业的思考

宫 建

综观中外发展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支柱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和竞争力的核心。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科技强国作为国家战略,通常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予一定的税收等优惠,其目的在于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

2008年前,我国只对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给予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所得税的优惠,免税期满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而在高新开发区外的企业则不能享受这一税收优惠。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对高新技术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一份”,除了享受过渡期的税收政策和15%的优惠税率外,还取消了过去只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才能认定的地域限制,特别是新近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八个方面,即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把核心自主产权、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和规定产品(服务)应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范围等进行修订,解决原有政策前瞻性不足、覆盖面窄和操作性差的问题。随着解放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念的进一步到位,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加之其他的相应扶持政策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环境变得越来越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将大有作为。

一、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全省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容忽视

甘肃是老工业基地,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机制不活,设备老化,包袱沉重,甘肃又是资源大省,长期靠卖资源度日,有的地方资源已消耗殆尽,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的质量不高,后劲不足。兰州高新开发区是我国最早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由于受地域、环境和观念的影响,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水平上与全国其他开发区的差距在拉大,排在倒数第三位。充分认识甘肃和兰州的省情和市情,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重视基础研究和加快高新开发区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发展和崛起的秘诀。兰州高新开发区现有1800户企业,集中了全省80%的软件企业和70%的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技工贸收入达到250亿,比上年增长28%,财政收入超过6亿元,成为兰州乃至甘肃省的名片和发展、开放的窗口,鉴于高新开发区受地域的限制,土地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矛盾,扩区之路走的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一是要做好总部经济这篇文章,充分利用产业梯度转移和企业向中心城市迁徙时机以及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争取国内外和省内知名品牌和企业集团的研发、融资、销售、管理和核算中心在高新区聚集,生产向四周辐射的格局,特别是新的所得税法实施后通过法人所得税制增加部分所得税,总体增加高新区的税源。二是要利用削山造地扩充一部分土地增加土地供给总量。三是利用好现有土地,针对高新区发展空间受限的实际,按照产业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的扩大高新区规划范围,增加土地有效供给。四是总结高新创新园(孵化器)发展的经验,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聚居的规模,提高高新开发区发展的水平。解决好以上四个问题,就能吸纳全省企业集团高端和高新技术企业入区入园,总体扩大高新开发区的经济和税收总量,实现三年三步走的奋斗目标。

二、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步履艰难,前景广阔

兰州是我国“一五”时期重点开发和建设的地区,“一五”时期全国156个大项目中兰州就占了12个,兰州集中了100多所国家、省市和企业的科研院所,拥有兰州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在生物制品、动物疫苗、沙漠化防治、航空航天、冰川冻土、固体润滑、有机合成、真空技术、重离子物理等领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国内具领先水平,充分利用兰州的科研和人才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和高新企业的对接是加快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希望所在,更是增强兰州科技实力,保证兰州乃至甘肃经济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

近年来兰州高新开发区致力于培养一批好的企业,如兰州新星瑞迪公司生产的风力发电润滑油,解决了长期以来依靠进口的难题,此产品进口每吨12万元,而自主生产的成本只要2万~3万元,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的空白。再如中农威特生物科技和中牧生物制药近年来研发生产口蹄疫苗及合成肽疫苗,近年内可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还远销亚非和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前景十分看好;一批在新材料、新能源、IT行业和农业深度开发方面的孵化项目处在成长和壮大的关键时期;以莫高、奇正、天庆、耐弛为代表的总部经济和外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大显身手,如鱼得水;部分企业已尝试价值观的多元化,盯住资本市场,准备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前景十分广阔。

三、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必须创新观念,真抓实干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回顾兰州高新开发区走过的路子,与过去比有发展、有进步,放在全国高新开发区的大环境中比,差距越来越大。本人认为,高新开发区要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创新观念和真抓实干,首先要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思想最解放、改革开放最活跃的时期,就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广东、上海又掀起了新的一轮解放思想和改革开发的热潮,对于兰州高新开发区来讲就是要冲破传统计划经济固有的习惯思维和片面发展观,确立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新观念,冲破固步自封、井底之蛙的小农经济意识,弘扬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冲破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看业守摊的思维定式,增强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冲破等、靠、要的懒汉思维,树立事在人为,关键在我的能动观点,冲破唯书唯上、人云亦云的僵化思想,树立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想,可以干,“不怕干不了,就怕想不到”和“不进则退”“无功即过”的创新求变,探索前进的作风。高新开发区的各级领导要积极展示解放思想的主观能动性,勇立时代潮头,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维观念。其次是要重新明确兰州高新开放区的定位,着力把高新开发区打造成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化的基地(聚集地),以此来引领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潮流,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整合开发区资源,做大做强,提升排位。第三是紧密结合高新开发区的特点,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提供优质服务。兰州高新开发区聚集了一大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涉外企业,拥有许多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精英,这些人的学历层次高,维权意识强,对国税和政府部门的服务要求比较超前,近年来,高新国税在办公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在网上报税、认证、小规模纳税人自助申报、上门辅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五月,我们又确定副科以上干部每人联系一户高新技术企业,副县以上干部每人联系一户高新技术企业和纳税重点企业,在搞好政策咨询、培植税源、纳税评估的同时,每年要结合高新国税的实际,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一至两篇有价值可借鉴的文章,在高新国税局内、外网和有关媒体上交流,以此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工作。服务无止境,在抓紧改善办公硬件环境的同时,特别在讲求国税高端服务上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提高。四是按照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尽快与省科技厅、省国税局、高新管委会协调,对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内八个方面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新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等三个办法进行确认,尽快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确定的优惠税率。按照一区多园、总量扩大、省市整合的要求推进国家级兰州高新开发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兰州高新国税局分设组建时间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拥有一批优秀的干部队伍,作为一个全职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税局,具有层次少、服务好、效率高的“短、平、快”优势,与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倡导的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相一致、相匹配。新的时代、新的理念、新的形势,高新国税必将在省国税局和高新管委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全力投身到高新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实践中,顺势而上,在奋力推进兰州高新开发区又好又快地发展中作出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