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招生工作健康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招生工作健康发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各行各业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招生工作中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编制招生计划,科学制订招生章程,严格招生录取规程,严肃招生纪律,努力实现招生工作的科学化,是保证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制定招生规模时,要充分调查研究。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招生工作健康发展

任建宏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把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追求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各行各业都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弘扬先进文化的前沿基础阵地。高校招生工作体现国家对经济、教育、社会发展采取的方针和政策,而且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第一个环节,关系着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还是稀有资源的今天,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考生的利益,是家长关心、考生关注、社会瞩目的大事。因此,在招生工作中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编制招生计划,科学制订招生章程,严格招生录取规程,严肃招生纪律,努力实现招生工作的科学化,是保证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招生工作中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宣传,增强服务意识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尽量让子女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更高更好教育需求,党和政府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尽快进入大众型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

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一个关键环节的招生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招生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坚持以考生为根本,以考生为中心,一切为了考生,一切围绕考生,一切服从考生,一切服务考生,突出考生的主体性,充分重视考生的价值,尊重考生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的各种合理需要。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作为我们制定招生路线政策、方针、录取原则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具体的招生事务中,要增强服务意识,注重情感投入,实施人性化管理。在进行招生宣传过程中,把为考生服务作为高校招生宣传的根本宗旨,增强高校的亲和力。要注重学校形象的长效宣传,避免每年6月、7月期间高考、录取期间的集中轰炸,造成浓厚的商业氛围。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调查研究,实现高校招生工作的科学化

(一)要合理编制招生计划,这是实现高校招生工作科学化的基础

招生计划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首要环节,决定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专业发展、办学定位等与国家经济建设相符合的程度,直接体现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在编制招生计划时,首先必须坚定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制定招生规模时,要充分调查研究。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学校的最大容量、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使学校的规模、结构、效益得到稳步协调发展。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分析和预测社会、考生和家长对专业的需求和认可情况,认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率,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与时俱进,合理确定招生专业并安排招生计划。

(二)要科学制定录取原则

录取原则体现的是学校对考生的要求和导向,不同的录取原则,所录取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校希望考生第一志愿报考,那么他们在制定录取原则时会采取志愿优先的办法,而不考虑分数高低。在艺术类专业录取中,在确定文化课和专业课所占比例时,有的学校是3:7,有的是4:6或者5:5,还有的是在文化课上线的基础上完全以专业成绩择优录取。因此,在制定录取原则时要依据学校的定位、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录取政策,使录取原则在符合国家录取政策的前提下,能够真正体现学校的意志。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教育部在高考考试科目和形式改革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比如推行“3+x”、“3+大综合/文理综合”以及各省自主命题等,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大一统的考试模式,是对“把统一性考试与多样性、选择性考试相结合”的有益尝试,符合大众化及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择的趋势。然而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只是形式的改革,而考什么、怎么考、录取制度中的录取依据,直接影响到中学教什么、怎么教。因此,在高考内容改革方面要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考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改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注重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要增加高考的可信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考出不同的成绩,让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能有效地选拔人才。在高考制度改革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这种重高考成绩,不重平时表现;重总分成绩,忽略单科成绩;重书本知识,不重实践能力;重视知识记忆,轻视综合运用;重统一录取标准,忽视学生个性和学校差异的招生录取制度,从而建立全面考查学生素质的制度。

现在采用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的方式,各省招生办提供给高校审查的电子档案形式单一,除了高考成绩、家庭通信联系方式和少量的体检结论外再无其它信息,高校很难依此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录取时也只能依据总分从高往低录取,以体现所谓的公平公正。因此,在改革当前以高考总分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同时,基础教育必须有政策导向,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对于真正全面发展的学生要得到评价制度的肯定,要在中学建立起科学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如天津市就正在研究以中学时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数据这一高考改革课题。在录取过程中为高校提供详实的综合素质档案,这样才能为高校的全面考查提供依据。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依法行政,把招生管理工作推上新台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招生工作的基础,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使招生工作有序运行的保证。因此,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和《教育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从而使招生工作真正实现依法管理。维护公民依法享有的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公平、公正的录取原则。既然招生内部的“法律”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那么无论是招生这个组织的内部还是外部,无论领导还是一般群众,只要置身于这个特定的工作,就要自觉地遵守它、维护它。招生工作人员担负着为国家选拔合格人才的任务,行使的是国家的公权。工作人员必须牢记这个公权来自于人民,要做到权为民所用,不能成为小部门或个人捞取好处的工具。尤其是教育还是稀有资源的今天,更要依法行政,有章可依。招生工作人员还应当加强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适应招生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同时,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强化自觉的行为能力,使个体行为融于集体的事业之中,使招生管理工作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高考录取环境,推动高校招生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之,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关键要做到管理中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以发展为动力,以制度为保障,以科学管理为依托,实现招生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及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小川,魏鹏,赵小剑.关于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谢杭.唐苏琼.招生宣传现场咨询技巧探析[A].2006.

[3]和谐高考.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

[4]王伟img34,曹乐松.高校招生工作中提高生源质量的方法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