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货币与货币制度
8.2.1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最早的商品交换是一种物物交换形式,即W—W。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参与交换的商品越来越多,物物交换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了交换的发展。为克服这种困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世界自发分化为两极:一极是众多的普通商品;另一极则是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某种特殊商品——货币。货币在这里发挥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用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手段,并且具有购买其他一切商品的能力,因而商品交换就表现为先与货币交换,再用货币去购买其他商品,即商品流通(W—G—W)。可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并成为交换的媒介。货币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具体体现在其执行的几种职能上: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
2.货币的发展
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所谓价值形式,是指用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示另一种商品的价值,就是价值表现形式,简称价值形式。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形式: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
(2)扩大的价值形式: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绵羊的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但商品价值未能获得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般等价物。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指从大量的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表现其他各种商品价值的材料。这种一般等价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在欧洲,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绵羊。一般价值形式表现为:
虽然从等式来看,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只是等式两边的移位,其实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4)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物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例如,在欧洲,最早的一般等价物是绵羊,在我国,最早的一般等价物是贝壳。许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难以分割、价值不统一、不便于携带、难以保存等。人们要选择一种价值含量高、价值统一、便于分割、便于携带、便于保存的商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人们终于找到了这种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贵金属。贵金属有四个自然属性:
一是具有同一性,贵金属质地均匀,重量相等;
二是具有可分性:贵金属可以根据需要加以分割而不丧失价值;
三是具有便利性,贵金属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
四是具有永恒性,贵金属不变质,适宜保存,作为财富储藏。
当人们选择贵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时,一般等价物就相对稳定了,货币也就产生了。
8.2.2 货币的职能
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五个职能,它们的表述和排列顺序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由于马克思生活的年代主要是金币流通,所以马克思是在假定以金币为惟一货币的前提下做的分析。
1.价值尺度
货币是一种尺度,可以用来衡量所有商品的价值。或者说当用货币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时,货币发挥的就是价值尺度职能。
把商品价值表现为货币,这就是价格。当人们说商品的价格时,货币的作用就是价值尺度。虽然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价格并不总是和价值保持一致,而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取决于商品的供求关系,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会低于价值,供小于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形成。
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单凭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也就是说,在给商品标价时,不需要在商品上摆上若干真正的货币,只要在标价牌上写上数量符号即可。
2.流通手段
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就是流通手段。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价值尺度的货币不一样,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而必须是真实的货币。用货币作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实在在地用货币和对方的商品进行交换。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甚至是货币符号。因为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货币只是交换的手段并不是目的,所以只要能代表足够的价值就可以作为流通手段。货币符号包括不足值铸币和纸币。但货币符号代替足值货币充当交易媒介后,货币与商品价格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足值货币流通时,是商品价格决定流通手段——货币的数量,而在货币符号流通的情况下,则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商品价格。
3.贮藏手段
当货币退出流通,暂时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由于货币是价值尺度,是价值的代表,流通手段又使货币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货币也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具有了贮藏职能。
4.支付手段
当货币不是作为交换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是由赊销引起的,在赊销中,因为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收入并不是同时进行的,在货币用于偿还赊销款时,已不是流通手段职能,而是不同于交换的一个独立环节,在货币付出的同时并没有相应价值商品的流入。没有商品在同时、同地与之相向运动,这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5.世界货币
当商品流通越出国境,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会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这就是世界货币职能。马克思认为在贵金属流通条件下,作为世界货币要求其本身要以金银的原始条块形式并按重量发挥职能,不能采用国内流通的铸币或纸币形式,因为它们一旦越出国境,就丧失了原定的法定意义。
随着贵金属铸币退出流通,黄金在世界范围内非货币化,世界货币问题就成为了国际货币制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了。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像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普遍使用的货币也是世界货币,但这与马克思说的无条件的世界货币是明显不同的。
8.2.3 货币的类型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的形式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不断演变,从币材角度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实物货币
用商品来充当交易媒介的货币称实物货币,也称商品货币。实物货币是最原始的货币形态。
在人类历史上,贝壳、烟草、可可豆、牛、羊、大米等许许多多的商品都充当过货币。商品交换中,实物货币基本保持原来的自然形态,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体积大、质量不一、不易分割、不便储藏等,因此实物货币很难作为理想的一般等价物。
2.金属货币
由金属充当币材的货币即金属货币。金属具有价值比较稳定、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等优点,在人类历史上,金属货币使用时间最长。
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铜、金、银。金属货币在流通的早期是以条块形式出现,以自然重量为计量标准,称为称量货币;后来逐渐演变为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并标明面额的金属货币,称为铸币。如铜铸币、银币、金币。
金属尤其贵金属的数量是有限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的数量越来越难以满足商品交易对货币的需求,且在大宗交易中,使用大量的金属货币极为不便,这些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实践中人们继续寻找更加合适的货币。
3.纸制的货币
纸制的货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
(1)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的纸质凭证。代用货币的发行必须有足量的贵金属准备,保证它随时能够向其发行机构,兑换成它所代表的贵金属或贵金属货币,所以代用货币也称可兑现的纸币。早期的银行券是典型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具有印制成本低、易于运输、便于携带、节约流通费用等优点,但是由于它本身与金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发行准备数量的限制,因此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代用货币逐渐脱离了贵金属,演化成了不可兑现的纸币——信用货币。
(2)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由银行发行和创造的信用流通工具。我们使用的1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有辅币、纸币、存款货币三种形态。
①辅币。主要充当小额或零星交易的媒介,一般由贱金属铸造,铸造权由政府垄断。
②纸币。主要充当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发行权由政府所有,发行机关大多为中央银行。
③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目前在整个商品交易中,存款货币支付的比重占绝大部分。
4.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电子货币的流通不借助任何有形实体,如支票,而是通过电、光波传递,比借助支票存款更具优越性。
电子货币的出现方便了人们外出购物和消费,成为家庭和个人广泛使用的支付工具。目前,我国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有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
8.2.4 货币制度的构成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为了有效地发挥货币的作用,就需要对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进行规范。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通过立法将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确定下来,这就产生了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货币材料
确定货币材料即国家规定用哪种材料来充当货币。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如确定用银充当货币材料就构成银本位制,用黄金充当货币材料则构成金本位制。但是,在普遍使用信用货币制度的今天,币材的确定已经不是一个重要因素了。
2.规定货币单位
对货币单位的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货币单位的值,即包含多少货币金属。例如英国的货币单位名称是“镑”,据1816年5月金币本位法案规定,1英镑含成色为11/12的黄金7.97克;美国的货币单位名称是“元”,据1934年1月的法令规定,其含金量为0.888 671克纯金。中国1914年的“国币条例”中规定货币单位名称为“圆",每圆含纯银6钱4分8厘(合23.977克)。
3.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
一个国家的通货一般分为本位币和辅币,它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1)本位币。
本位币也叫主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货币,是法定的计价与结算货币。在金属铸币时期,本位币是按国家规定的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铸造而成的足值铸币。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所谓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用本位币支付时,无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收款人都不能拒绝接受,否则被视为违法。
(2)辅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小额交易和找零用。可以按固定比例与本位币自由兑换。辅币一般用贱金属铸造,如铜、镍、铝等,其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为不足值货币。因此,辅币由国家垄断铸造,不能自由铸造。辅币是有限法偿货币,国家对辅币规定了有限的支付能力,即在每一次支付中,使用辅币的数量超过限额的部分,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如美国曾经规定10美分以上的银辅币每次支付限额为10美元。
(3)纸币的发行和流通。
流通中的货币,除了铸币形式的本位币和辅币外,还有银行券、不兑现的纸币和信用货币。银行券和纸币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制货币符号;但是由于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不同。
可兑换的银行券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其流通靠银行的信誉和可兑换的承诺。不可兑现的纸币又称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4.建立准备制度
为稳定货币,各国的货币制度中都包含准备制度的内容。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为金准备又称黄金储备,它是一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国库的金块和金币的总额,是一国经济实力的标志,也是货币稳定的基础。金准备的作用主要有:
(1)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
(2)保证存款支付和银行券的兑换;
(3)用于国际支付。
在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的准备制度不太一致。一般说来,作为发行准备金的有黄金、外汇、商业票据、政府债券等。
8.2.5 货币制度的演变
根据本位币的不同,货币制度先后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现行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金属货币制度。在银本位制下,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融化,并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银本位制是最早实行的货币制度之一,而且持续时间也比较长。
我国自宋代开始盛行流通银两,1910年(清宣统二年)颁布《币值则例》,银两银圆同时流通。1933年国民党宣布“废两改圆”,中国的银本位制方得以健全,1935年11月实行“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
是指以金、银两种货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国境,同时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种类型。
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后,大量金、银铸币进入流通,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也暴露了这种货币制度的不稳定性。在实行“平行本位制”下,出现金价、银价两种价格,引起价格的混乱,给商品流通带来了许多困难。同时,又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称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最后充斥流通领域的都是价值低的或不足值的劣币。
3.金本位制
又称金单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本位制三种形式。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实行时间最长的金属货币制度。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是:
(1)不兑现的纸币一般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2)货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不能兑换黄金等贵金属,其发行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
(3)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到流通领域,货币流通是通过银行信用活动调节的,银行信用扩张意味着货币流通量增加;反之,则减少。货币流通的调节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国家对通货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知识窗
人民币版本
第一套人民币(12枚)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亟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惟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
图8.1 第一套人民币一元样
第二套人民币(16枚)
为了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元等于1万元。
第二套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套完整、精致的货币,对健全我国货币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8.2 第二套人民币一元样
第三套人民币(13枚)
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比价为1∶1,并在市场上混合流通。
图8.3 第三套人民币一元样
第四套人民币(11枚)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我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图8.4 第四套人民币一元样
第五套人民币(6枚)
现行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是1999年10月1日一次公布、陆续发行的,各面额纸币年版号均为“1999年”。因此,通常称为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能由十几种增加到二十多种,主景人像、水印、面额数字均较以前放大,便于群众识别。2005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保持了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主图案、主色调、规格不变,从构成货币的基本要素来说,不是发行一套新的人民币。但由于在印制生产工艺、防伪措施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并将年版号改为“2005年”。所以把改进印制生产工艺、技术后的第五套人民币称为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
图8.5 第五套人民币一元样
资料来源:经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