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用与利息

信用与利息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是到期收益率,是指金融工具持有到期的实际收益与购买价格之比。目前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股份信用等。它的变化传递出中央银行银根松紧的信息,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家信用的目的主要用于弥补财政开支不足和进行生产性投资。

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

本章摘要

1.现代意义上的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经济行为涉及借方和贷方两个关系人:贷方为授信者,即债权人;借方为受信者,即债务人。理解信用的概念,必须掌握以下信用的基本特点:(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2)信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它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利息就其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属于分配范畴,在形式上表现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在现实生活中,利息被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主要表现在导致“收益的资本化”。

3.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的比率,体现着生息资本增值的程度,是衡量利息量与本金之比的尺度。计算利息的方法有单利计算法和复利计算法,两种计算方法各具利弊。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利率划分不同的种类,利率一般可分为存款与贷款利率、官方利率和公定利率及市场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等。

4.表现借贷关系特征的形式称为信用形式。按照借贷关系中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不同,信用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股份信用等。

5.信用形式的载体就是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尽管信用工具品种繁多,但其基本特征都相同,包括以下四点:偿还期、流动性、本金的安全性、收益性。

6.信用工具的收益率主要有四种表现方式:一是名义收益率,是指金融工具的票面利率。二是当期收益率,是指金融工具的票面利息与当期价格之比。三是持有期收益率,是指金融工具的实际收益(票面利息与本金损益之和)与当期价格之比。三是到期收益率,是指金融工具持有到期的实际收益与购买价格之比。

7.信用工具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可划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权益类工具和债务类工具;短期信用工具、中长期信用工具和永久性信用工具;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本章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信用、收益的资本化、基准利率、实际利率、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债券、股票、即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汇票、承兑、本票、支票、信用工具

二、单项选择题

1.利息是( )的价格。

A.货币资本  B.商品资本  C.借贷资本  D.银行存款

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

A.基准利率  B.差别利率  C.实际利率  D.公定利率

3.租赁设备由承租人维修保养的是( )。

A.经营租赁  B.古代租赁  C.传统租赁  D.金融租赁

4.企业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向个人消费者赊销高档耐用消费品属于( )。

A.民间信用  B.消费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5.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扣除( )。

A.利率变动率  B.汇率变动率  C.物价变动率  D.通货变动率

6.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 )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7.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的是( )。

A.银行信用  B.消费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8.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

A.消费信用  B.银行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9.( )是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他在一定时间内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须经付款人承兑后方为有效票据。

A.本票  B.支票  C.期票  D.汇票

10.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生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是( )。

A.本票  B.支票  C.债券  D.汇票

11.由货币当局确定的利率是( )。

A.公定利率  B.市场利率  C.官定利率  D.行业利率

12.在借贷关系存续期内,随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的利率是( )。

A.可调整利率  B.浮动利率  C.优惠利率  D.一般利率

13.在国际借贷市场上,低于LIBOR的利率被称为( )。

A.可调整利率  B.浮动利率  C.优惠利率  D.一般利率

14.信用的本质是( )。

A.信用是一个经济范畴  B.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C.信用是价值单方面的运动  D.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15.下列关于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三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有( )。

A.安全性与流动性呈正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

B.安全性与流动性呈负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

C.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

D.安全性与流动性负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

16.为了取得利息而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资本是( )。

A.产业资本  B.借贷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业资本

17.商业信用最重要的特征在于( )。

A.它是处于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的信用

B.信用的双方都是工商企业

C.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相一致

D.它与特定的资金交易紧密结合在一起

18.一些具有较高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较差、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大型基建项目的资金往往只能通过( )解决。

A.国家信用  B.社会信用  C.银行信用  D.民间信用

19.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日息都以“厘”作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厘,月息4厘,日息2厘,则分别是指( )。

A.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B.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C.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D.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20.优先股股票相对于普通股股票在股息分配和( )方面具有优先权。

A.表决权  B.发言权

C.剩余财产分配权  D.公司增发股票的认购权

三、多项选择题

1.商业信用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即( )。

A.借贷行为  B.买卖行为  C.债权行为  D.债务行为

2.以下说法正确是( )。

A.流动性与偿还期成正比  B.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

C.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誉成正比  D.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誉成反比

3.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 )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运动。

A.偿还  B.交换  C.盈利  D.付息

4.消费信用的形式有( )。

A.个人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  B.赊销

C.个人之间借钱购房  D.分期付款购买

5.优先股的优先权体现在( )。

A.优先认购新股权  B.优先分配利润权

C.优先剩余资产清偿权  D.优先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权

6.商业信用的特点是( )。

A.其债权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

B.借贷的对象是商业资本

C.信用的规模依存于生产和流通的规模

D.规模巨大且方向不受限制

7.融资租赁的特点是( )。

A.承租人指定租赁设备   B.出租人指定租赁设备

C.租金按照“完全付清”原则制定  D.租金按照“不完全支付”原则制定

8.普通股股东的权利通常有( )。

A.优先认购新股权  B.优先分配利润权

C.优先剩余资产清偿权  D.优先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权

9.按照发债主体不同,可将债券分为以下种类( )。

A.政府债券  B.金融债券  C.欧洲债券  D.公司债券

10.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A.分期付款  B.消费信贷  C.民间借贷  D.信用卡

四、判断改错题

1.( )在利率体系中发挥指导性作用的利率是公定利率。

2.( )由于以复利计息的方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对借款者有利。

3.( )一般地,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上升。反之亦然。

4.( )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则表现为负数,我们称为负利率。

5.( )利息是投资人让渡资本所有权而索要的报酬。

6.( )固定利率借贷条件下,通货膨胀给债务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增加。

7.( )浮动利率借贷条件下,通货膨胀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增加。

8.( )提高利率会增加出口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改善一国的对外贸易收支状况。

9.( )商业信用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特征,即只能由商品的经销商提供给商品的生产者,而不能相反。

10.( )由于本票是由出票人本人承担付款责任,所以,本票必须委托他人承兑保证付款。

11.( )银行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

12.( )与普通股相比,优先股的“优先”在于,优先股股东一般具有优先认股权。

13.( )在公司破产时,优先股在剩余资产的分配权上要优先于普通股及债权人。

14.(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企业投资成本越大,从而会抑制投资的增长。

15.(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一般都尽量采取增加税收的方法来弥补财政赤字。

16.( )在消费信用中,消费者在付清所有货款前,商品所有权已发生转移。

17.( )经营租赁中至少要涉及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商三方当事人。

18.( )一般地,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其偿还期呈正比关系。

19.( )政府债券由于信用等级高,一般没有市场风险,因此被称为“金边债券”。

20.( )由于汇票是由债权人发出的支付命令,因而,无须债务人承兑。

五、填空题

1.( )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出票人的一种票据。

2.在信用活动持续期间内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 )和复利计息法。

3.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一现象称为( )。

4.( )是指在一定时点上对物价变动因素进行剔除后的利率。

5.( )是指由货币当局规定的并强令执行的利率。

6.固定利率的借贷期限一般( ),它便于计算融资成本与收益,同时也锁定了融资成本或风险。

7.由于融资租赁是由承租人指定租赁设备,所以,其租赁合同具有( )特点。

8.由于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而商品均具有特定的使用价值,因此决定了商业信用具有( )上的局限性。

9.到期收益率是指信用工具的持有人在持有期所获得的实际收益率,它等于债券的年总收益与其( )之比。

10.从信用工具持有人( )来划分,可以分为权益类工具和债务类工具。

六、计算题

1.甲企业向A银行申请贷款1 000万元,年利率8%,贷款期限5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分别按单利和复利计息,甲企业应支付A银行多少利息?

2.某公司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为6%,5年到期。当前价格为115元。如果张某购买了该债券并持有2年,2年后以112元卖出该债券。

(1)计算即期收益率。

(2)计算到期收益率。

(3)计算张某的实际收益率。

3.某年物价指数为97,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边际收入税为20%,此时实际利率是多少?

4.某债券面额为1 000元,5年期,票面利率为10%,以950元的发行价格向全社会公开发行。某投资者认购后持有至第二年末以990元的市价出售。则该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是多少?

七、简答题

1.如何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2.如何理解信用的基本特征?

3.信用工具有何特性?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4.股票与债券有何区别?

5.如何理解股份信用?

6.简述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并说明消费信用的作用。

7.简述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含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八、论述题

1.试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试述利率变动的经济效应。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信用

答: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它反映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信用活动中,只有有价物使用权的让渡,没有改变所有权。信用经历了高利贷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和社会主义信用三个阶段。目前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股份信用等。

2.收益的资本化

答:收益的资本化,是指各种有收益的资产,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的一种方法。这一资产可以是一笔贷款的货币金额,或是其他可获得固定收益的资产。具体从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关系考虑,收益是本金和利率的乘积,即R=P·r。其中,R代表收益,P代表本金,r代表利率。由此,可推导出P= R r。这样,有些本身无法从价值角度决定其价格的资产,也可以取得一定的资本价格,例如,土地价格。

3.基准利率

答:基准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在一国利率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叫中心利率。它的变化传递出中央银行银根松紧的信息,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当中央银行改变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借款成本的高低,限制或鼓励信贷发放,从而影响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在西方国家通常是指央行再贴现率或短期资金市场利率,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在我国,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

4.实际利率

答: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它等于名义利率剔除物价上涨率之后的利率。用公式表示:1+Rn=(1+Rr)(1+Pe),其中,Rn为名义利率,Rr为实际利率,P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这一公式被称为费雪方程式,整理可得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换算公式为:Rn=Rr+Pe,或者Rr=Rn-Pe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费雪效应。

5.商业信用

答: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形式有赊销和预付。它既反映了买卖关系,又反映了债权债务关系。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在调节资金余缺的同时,也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但其在方向上是严格单向的,且受到规模的限制,因而其发展需要引导和规范。

6.银行信用

答: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它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信用无论在方向上,还是规模上都具有优势,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而成为现代社会信用的主要形式。

7.国家信用

答:国家信用也叫政府信用,主要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向社会公众或国外政府机构发行债券筹措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国家信用的目的主要用于弥补财政开支不足和进行生产性投资。主要信用工具有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

8.消费信用

答: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分期付款、消费信贷和信用卡。消费信用的主要作用在于扩大了即期消费,引导消费方向,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9.租赁信用

答:租赁信用,是指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将租赁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并在租期内收取租金、到期收回租赁物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有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两大类。租赁信用实际上是一种实物信用,企业只需支付一定的租金即可使用租赁物,从而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经济增长。

10.融资租赁

答:融资租赁,是租赁信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货物再出租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形式,主要特点是:租赁期间由承租人承担维修管理责任,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可以选择购买租赁物,租赁合同不可撤销,租金具有完全付清特点,即基本租期内的租赁物只租给一个特定的用户使用。

11.经营租赁

答:经营租赁,是租赁信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出租人将自己经营的设备或用品出租的一种租赁形式,目的在于使用设备。主要特点是:租赁期间由出租人承担维修管理责任,租赁期满后,出租人收回租赁物,承租人无权购买。租赁合同具有可撤销性,租金具有不完全付清特点,即基本租期内的租赁物租给多个用户使用。

12.债券

答: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如政府,企业等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其基本要素有票面价值、价格、偿还期限和利率。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可以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三种。债券反映了发行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且是这一关系的法律凭证。

13.股票

答:股票,指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收益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两种,二者的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不同。优先股的优先权在于其股东先于普通股股东领取固定股息,在公司破产时,优先从公司剩余财产中受偿。但优先股一般无表决权。

14.即期收益率

答:即期收益率,也称当前收益率,是指信用工具按市场价格出售时所获得的收益率,是票面收益与市场价格之比。

15.到期收益率

答:到期收益率,是指信用工具的持有人在持有期满时所获得的实际收益率,按单利计算,是指买入债券后持有至期满得到的收益(包括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与买入债券的实际价格之比率。按复利计算,是指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买入价格的贴现率。

16.汇票

答:汇票是短期商业票据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出票人命令付款人在见票或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书。它涉及三个关系人,即出票人、付款人和持票人。汇票需经过付款人承兑后方能生效,其中经银行承兑的汇票信用较高,更容易通过背书或贴现方式流通。

17.承兑

答:承兑,是汇票付款人在汇票上签名盖章,写明“承兑”字样,承诺汇票到期保证付款的票据行为。承兑的效力在于:付款人承兑汇票后成为承兑人,表明他已承诺付款责任,愿意保证付款,而不得以出票人的签字是伪造的、背书人无行为能力等理由来否认汇票的效力。其中经银行承兑的汇票信用较高,更容易通过背书或贴现方式流通。

18.本票

答:本票,又称期票,是一种承诺式信用凭证,是出票人承诺自己在约定期限内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支付承诺书。它涉及两个关系人,即出票人和受票人。本票在很多方面可以适用汇票法律制度。但是由于本票是由出票人本人承担付款责任,无须委托他人付款,所以,本票无须承兑就能保证付款。

19.支票

答:支票,是银行存款客户作为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因此,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可以看作汇票的特例。支票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不得超出其在付款人处的存款金额。如果存款低于支票金额,银行将拒付。这种支票称为空头支票,出票人要负法律上的责任。

20.信用工具

答: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信用工具按期限分为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主要是商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长期信用工具主要有股票和债券。

二、单项选择题

1.(C);2.(A);3.(D);4.(B);5.(C);6.(C);7.(C);8.(B); 9.(D);10.(A);11.(C);12.(B);13.(C);14.(D);15.(A); 16.(B);17.(B);18.(A);19.(D);2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2.(B、C);3.(A、D);4.(B、D);5.(B、C);6.(A、B、C);7.(A、C);8.(A、D);9.(A、B、D);10.(A、B、D)。

四、判断改错题

1.(错误)将“公定利率”改为“基准利率”。

2.(错误)将“借款者”改为“贷款者”。

3.(错误)将“利率上升”改为“利率下降”;或者将“债券价格上升”改为“债券价格下降”。

4.(错误)将“高于”改为“低于”。

5.(错误)将“所有权”改为“使用权”。

6.(错误)将“债务人”改为“债权人”。

7.(错误)将“债权人”改为“债务人”。

8.(错误)将“提高利率”改为“降低利率”。

9.(错误)将“经商者”改为“生产者”,将“生产者”改为“经商者”。

10.(错误)将“必须”改为“勿须”。

11.(错误)将“直接”改为“间接”。

12.(错误)将“优先认股权”改为“优先利润分配权”或“优先剩余财产索取权”。

13.(错误)删除“及债权人”。

14.(错误)将“利率下降”改为“利率上升”。

15.(错误)将“增加税收”改为“发行政府债券”。

16.(错误)将“已发生转移”改为“未发生转移”。

17.(错误)将“经营租赁”改为“融资租赁”。

18.(错误)将“正比”改为“反比”。

19.(错误)将“市场风险”改为“信用风险”。

20.(错误)将“无须”改为“须经”。

五、填空题

1.(汇票);2.(单利计算法);3.(收益的资本化);4.(实际利率);5.(官定利率);6.(较短);7.(不可撤销性);8.(方向);9.(市场价格);10.(要求权的性质)。

六、计算题

1.甲企业向A银行申请贷款1 000万元,年利率8%,贷款期限5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分别按单利和复利计息,甲企业应支付A银行多少利息?

解:按单利计算:利息=1 000×8%×5=400元

按复利计算:5年后的本利和=1 000(1+8%)5=1 469.30元,因此,应付利息为469.30元。

答:按单利计息,甲企业应支付A银行利息400元,按复利计息,甲企业应支付A银行利息469.30元。复利情况下比单利多支付69.30元的利息。

2.某公司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为6%,5年到期。当前价格为115元。如果张某购买了该债券并持有2年,2年后以112元卖出该债券。

(1)计算即期收益率。

(2)计算到期收益率。

(3)计算张某的实际收益率。

答:即期收益率为5.2%;到期收益率为2.6%;实际收益率为3.9%。

3.某年物价指数为97,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边际收入税为20%,此时实际利率是多少?

解: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边际收入税)-通货膨胀率=2.25%×(1-20%)-(-3%)=4.8%

答:实际利率为4.8%。

img1

4.某债券面额为1 000元,5年期,票面利率为10%,以950元的发行价格向全社会公开发行。某投资者认购后持有至第二年末以990元的市价出售。则该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是多少?

解:持有期收益率是指买入债券后持有一段时间的实际所得与其初始购买价格之比。这里的实际所得包括债券持有期的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

计算公式是:持有期收益率

img2

答:该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为12.6%。

七、简答题

1.如何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答:将现代经济说成信用经济是对现代经济的一种描述,是从金融、货币银行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它体现在信用经济的特点上。

(1)从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特点来看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的扩张性。以负债经营为主,经济生活主体拥有债权债务的规模和数量在年复一年的加速扩张,导致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债权债务关系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经济关系,信用货币是最基本的货币形式。

(2)从信用关系中的各部门来看表现为信用关系无处不在。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信用关系已成为一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基本要素,不仅企业单位之间普遍形成信用关系,而且家庭个人生活也离不开信用。

(3)从信用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作用来看表现为信用的配置资金功能。信用通过其分配闲置资金,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等职能,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因此,现代经济离不开信用,离开了信用,整个经济运行就会出现障碍。

因此,现代经济不是简单的商品经济,而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使经济加速,使经济的促进、影响面很宽,对经济的渗透力很强。

2.如何理解信用的基本特征?

答:(1)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它反映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信用活动中,只有有价物使用权的让渡,没有改变所有权。信用经历了高利贷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和社会主义信用三个阶段。目前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股份信用等。

(2)理解信用的概念,必须掌握以下信用的基本特点:①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②信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③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3)道德范畴上的“信用”含义是指,能够履行跟别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即讲信用。履行跟别人约定的事情,包含了诚实的道德。

(4)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范畴本质上也包括了道德意义上的“信用”。因为,“约定的事情”既有非经济约定,也有经济约定。所以,信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

3.信用工具有何特性?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答: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信用工具按期限分为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主要是商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长期信用工具主要有股票和债券。信用工具的特征有:

(1)偿还性。偿还性是指信用工具一般都有偿还的期限。偿还期是指从信用关系产生到债务人全部归还本金所经历的时间。

(2)流动性。流动性是指信用工具在不受或少受损失的条件下迅速变现的能力。不同的信用工具有着不同的流动性。

(3)风险性。风险性是指信用工具的购买者能否到期如数收回本金的可能性。信用工具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4)收益性。收益性是指信用工具在归还本金的同时,具有价值增殖的要求。信用工具的收益水平是通过其收益率来反映的。收益率是指信用工具在一定时期内的净收益与本金的比率,它与信用工具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与市场利率呈同方向变动。

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一般来说,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即期限越短,其流动性越强;期限越长,其流动性越弱。另外,发行者的资信情况对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发行者的资信等级越高,其流动性越强;反之,其流动性越弱。

4.股票与债券有何区别?

答:股票和债券是资本市场上筹措中长期资金的主要信用工具,都是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并且都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转让。股票指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收益的一种有价证券。债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如政府,企业等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股票和债券对持有者来说,都是一种虚拟资本,它们都是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存在,而其本身并没有内在的实际价值,两者具有共同的联系。但是股票和债券在性质、持有者的收益和偿还等方面却有着严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性质不同。股票是所有权凭证,证明股东对公司所有权的比重,股东也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和机会。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表示了在一定时期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持有者只有到期要求还本付息的权利,而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2)两者本金返还不同。股票是不归还本金的永久性有价证券,除非是公司破产清理或因故解散时,按其实际资产的价值,进行部分分配。债券除了永久性债券外都有偿还期,具有还本的要求,并要按规定支付利息。

(3)两者收益水平不同。一般来说,股票的股息和红利是不固定的(除优先股外),完全取决于公司经营状况和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债券是按事先确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具有相对比较稳定的收益,并且与公司经营状况和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无关。

(4)两者所承担风险不同。债券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股票的风险除了债券要承担的风险以外,还需要承担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即使公司破产清理时,也要先偿还债券,后分配股票资产。因此,股票的风险要比债券的风险大得多。

(5)两者支付偿还顺序不同。在偿还顺序上,债权人有优先取得公司财产的权力,其次是优先股股东,最后才是普通股股东。因此,股东的排列次序在债权人之后。

5.如何理解股份信用?

答:股份信用的载体主要是股票,而股票是指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收益的一种所有权凭证。本质上,股份经济体现的是一种投资与被投资关系,为什么这样的经济关系又是一种信用关系呢?这是因为:

一方面,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的存在是以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条件的。股份公司的资本是靠发行股票聚集的,而股票能够发行出去,其前提是必须存在有巨大的货币资金市场。信用关系的迅速发展使那些只有少量剩余货币的公众改变了只把它们存在箱子底的习惯,并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于是,一个不仅有大额货币资金进入,也有为数众多的小额货币资金进入的信用市场形成了。有了这个市场,以票面金额不大为特征的股票就可成为小额货币持有者的投资对象。

另一方面,在现代股份经济中所具有的以下特征和趋势,使其具有更多的信用经济特征。其一,存在着股票小额化与股权分散化的趋势,弱化了股东的投票权。因此,投资者购买股票的动因已不是拥有公司发言权,而是希望从股价的波动中取得稳定的收益,正如信用的增加值一样。其二,存在着股票虚拟化、价格市场化趋向。股票价格的波动很多情况下与真实经济的生产脱离关系,而是由二级市场上的股票供求所决定,正如利率是由资金供求决定一样。其三,存在债券股票化的趋势,比如,股票回流现象的出现、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等。

6.简述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并说明消费信用的作用。

答:(1)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授信对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从授信对象看,消费信用的债务人是消费者,即消费生活资料的个人和家庭。从授信目的看,是为了满足和扩大消费者消费资料的需求。

(2)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分期付款:它是指销售单位在赊销方式中提供给消费者的一种信用形式,多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消费者在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商品时,按规定比例支付部分货款,称第一次付现额(或首付额),就可以取得该消费品的使用权。然后按赊销合同分期等额支付其余货款和利息。在货款付清之前,消费品的所有权仍属于卖方。

②消费信贷:它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比如,住房抵押贷款和助学贷款就是典型的消费信贷形式。在这些贷款中,消费者只需提供消费金额的少部分,大部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从而促进了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③信用卡:它是由发卡机构、银行和零售商联合起来对消费者提供的一种延期付款的消费信用。信用卡是由银行或其他专门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的赊购凭证,它规定有一定的使用限额和期限,持卡人可凭卡在任何接受信用卡支付的单位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服务等。

(3)消费信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形式,其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促进经济增长。消费信用向目前不具备消费能力的人提供信用,使其消费意愿变为现实,增加了当前的有效消费,扩大了总需求,从而刺激了生产。第二,引导消费方向。消费信用一般针对耐用消费品,这类商品价值较高,能够一次性购买的人较少。而在消费信用的形式下,能够创造更多的需求,使消费者易于接受这类商品。

7.简述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含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答:(1)普通股是红利随企业利润变动而变动的一种股份,是股份公司资本构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份,是股份企业资金的基础部分。一般可把普通股的特点概括为如下四点:

第一,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普通股的股东有权获得股利,但必须是在公司支付了债息和优先股的股息之后才能分得,一般视公司净利润的多少而定。

第二,对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权。当公司因破产或结业而进行清算时,普通股股东有权分得公司剩余资产,但普通股东必须在公司的债权人、优先股股东之后才能分得财产。

第三,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即普通股的股东有权就公司重大问题进行发言和投票表决,但是要遵循一股一票的原则。

第四,普通股股东一般具有优先认股权。即当公司增发新普通股时,现有股东有权优先购买新发行的股票,以保持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原百分比不变,从而维持其在公司中的权益。

(2)优先股的“优先”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第一,股息固定。优先股的股息相对固定,当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时,优先股股东不会因此而获得高额收益。

第二,优先的公司盈余分配权以及剩余资产分配权。公司盈余进行分配时,优先股要先于普通股取得固定数目的股息。同样,在公司破产后,优先股在剩余资产的分配权上也要优先于普通股,但是必须排在债权人之后。

第三,一般没有表决权和发言权。在通常情况下,优先股股东的表决权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加以限制甚至取消,从而不能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第四,优先股一般是没有优先认股权的。

八、论述题

1.试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答:(1)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形式有赊销和预付。它既反映了买卖关系,又反映了债权债务关系。

(2)商业信用的特点有以下方面:

第一,商业信用直接以商品形态提供信用,但这种商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而是处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最后一个阶段上的商品资本,它还有待于转化为货币资本。

第二,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信用。

第三,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能及时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是工商企业优先采用的信用形式。

第四,在产业周期各阶段上,商业信用规模的变化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相一致的。

(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商业信用的范围有限。商业信用仅限于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企业之间,若得不到对方的信任,则商业信用不成立。

第二,商业信用的规模有限。商业信用以商品形态提供信用,且该商品是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商品资本,因而,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工商企业所拥有的商品资本量的限制。

第三,商业信用的授信方向有限。商业信用的标的物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各种商品都具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只能满足人们某一方面的需要。

第四,商业信用的期限有限。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一般情况下期限都不可能太长,都属于短期信用。

(4)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它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信用是现代社会信用的主要形式。

(5)银行信用的特点是:

第一,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在信用规模及授信方向上具有优势。银行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不但可以把企业暂时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而且可以把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集中起来。因此,银行信用集中与分配的资本就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现有资本,而是超出了这个范围,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规模上的局限性;同时,由于银行信用借贷的是作为一般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所以,银行信用可以通过贷款方式提供给任何一个需要的部门和企业,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授信方向上的局限性。

第二,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信用活动的主体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但它们在信用活动中仅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银行作为闲置货币资本的集中者也不是最终使用者,它必须通过贷款或投资运用到社会再生产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只是货币资本所有者和使用者的一个中介,起着联系、沟通或桥梁的作用。

(6)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是信用的两种主要形式。二者的关系表现为:①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②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③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2.试述利率变动的经济效应。

答: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率的这种经济杠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利息的支付及调整所引起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来实现的。

(1)利率变动的微观效应。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通过作用投资成本可以影响投资。就实物投资而言,利率提高,意味着企业投资成本增大,投资后的利润相对减少,从而会抑制投资规模的增长。反之,利率下降会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刺激投资的增加。就证券投资而言,利率降低,使证券投资变得有利可图,需求增加,证券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②利率变动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利率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分配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由于利率是储蓄者提供生息资产的收益,当利率较高时,生息资产的收益提高,即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居民就会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而高利率也会缩减企业的生产规模,这会导致居民个人的收入下降,消费减少。

③利率变动与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利率变动,可以促进金融机构资产结构的调整。当代金融机构的资产运作形式呈多样化趋势。贷款已不是唯一的资产运用方式。由于政府债券信誉好,安全性高,成为金融机构主要的流动性资产。而政府债券利率由中央银行根据金融政策要求确定,贷款利率则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等因素确定,这样,政府债券利率与贷款利率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利率变动后,金融机构的资产就会在企业贷款与政府债券之间进行调整,这就使得中央银行将利率指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成为可能,并且有效。

(2)利率变动的宏观效应。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利率变动对货币供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利率与货币供给成正比,与货币需求成反比。对筹资者来说,贷款利率下降,会刺激他们借入货币的动机,使货币需求上升;反之则相反。对投资者来说,存款利率下降,会抑制他们储蓄货币的动机,使部分储蓄性货币转化为流通性货币;反之则相反。所以,利率是调节货币供求的杠杆,提高利率可以紧缩银根,而降低利率则会放松银根。

②利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在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利率可作为预防和调节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高利率可抑制投资的过度增长,从而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当经济萧条时,通过降低利率,则可防止通货紧缩的发生。

③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利率变动将影响一国的对外经济活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进出口的影响;二是对资本输出输入的影响。当利率水平较高时,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提高,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减少,从而会引起一国对外贸易的逆差;相反,降低利率会增加出口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改善一国的对外贸易收支状况。从资本输出输入看,在高利率的诱惑下,外国资本会迅速地流入,特别是短期套利资本,可以暂时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但是在高利率情况下的外国资本注入也会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如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增加,这又会减弱提高利率紧缩银根的政策效果。

总之,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宏微观经济运行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